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一些物质的分类如图,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A组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电解质是___________。A组物质中Na2O2具有强氧化性,和A组中CO2一样SO2也为非电解质,但SO2有还原性,写出Na2O2和SO2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B组中两种金属均可在氯气中燃烧,lmolCl2与足量金属铁粉充分反应生成+3价的三氯化铁,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个。
(3)D组中两种单质均能与H2O反应,写出熔点低的那种金属与H2O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属于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4)写出A组物质中属于酸式盐的物质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5)向少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可生成硫酸钡,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题干中相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D.向少量的稀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至溶液显中性
(6)磷元素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亚磷酸)、H3PO2(次磷酸)等多种。其中已知:H3PO2+NaOH(过量)=NaH2PO2+H2O。则NaH2PO2属于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
3、导电性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电解质电离本质及反应机理的有效方法。
(1)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 可以是_______(填序号)。
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 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 ③蔗糖晶体 ④酒精 ⑤氯化钠溶液 ⑥ 氢氧化钠溶液 ⑦稀盐酸 ⑧硫酸铜溶液
(2)写出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3)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如下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_______(填字母),并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 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4)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 Ca(HCO3)2易溶于水。若在(3)题图中,电解质溶液为 Ca(OH)2溶液,向溶液中逐渐通入 CO2。则: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 气体量的关系(x 轴表示 CO2通入的量,y 轴表示导电能力)。
A.
B.
C.
D.
4、2022年3月32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启,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三位宇航员老师在中国空间站天宫一号中进行授课。王亚平老师用醋酸钠(化学式:)的过饱和溶液做了一个“太空冰雪”的趣味实验,在微重力环境下,使一颗“水球”瞬间变成了一颗“冰球”。这个实验激发了高一同学们的探究热情,他们想重现这个实验。
【查阅资料】
过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超过其饱和限度,而溶质仍未析出的溶液。过饱和溶液能存在的原因是,溶质不易在溶液中形成结晶中心(即晶核)。当溶液中存在杂质、受到扰动或加入一块非常小的溶质晶体作为“晶核”,马上就能析出晶体。
任务一、认识醋酸钠和醋酸钠溶液
(1)醋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从物质的分类上看,醋酸钠属于__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D.非电解质 E.强电解质 F.弱电解质
(2)探究醋酸钠溶液的性质
同学们将醋酸钠溶液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10A。继续往溶液中添加适量醋酸钠固体,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电流表示数不断增大,最终示数为0.24A。据此推测,在醋酸钠的水溶液中存在着能导电的微粒是_______(填微粒符号)。
任务二、制备醋酸钠固体并进行实验
(3)醋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4)往盛有氢氧化钠浓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醋酸溶液,直至过量,控制溶液最终的pH值为7。请写出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随着醋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的电导率随滴入醋酸溶液的体积变化趋势与图相符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6)根据资料和实验,王亚平老师“水球”变“冰球”的实验能够成功的条件是_______(填字母)
A.实验在微重力的环境下进行
B.实验的温度低于水的凝固点
C.醋酸钠的加入量大于其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D.实验的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
(7)称取80.0g氢氧化钠固体配成浓溶液,缓慢滴入500mL的醋酸溶液,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计算理论上最多可获得醋酸钠晶体的质量_______。(列式计算)
5、(1)钡餐的化学式_______。
(2)Na2O2的电子式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
(4)写出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6、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由A到E逐渐增大。①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②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③在通常状况下,B的单质是气体,0.1molB的气体与足量的氢气完全反应共有0.4mol电子转移。④C的单质在点燃时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此淡黄色固体能与AB2反应可生成B的单质。⑤D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
(1)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 。
(2)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3)B单质与C单质在点燃时反应的生成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
(4)D元素的低价氧化物与E的单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C与D能形成2:1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的 。
(6)元素D与元素E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 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和E的单质状态不同 b.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D和E的单质都能与钠反应 d.D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E的最高价含氧酸
e.D的单质能与E的氢化物反应生成E单质
7、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及个数,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①2H2S+O2=2S+2H2O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_,
②Fe2O3+3CO=2Fe+3CO2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_______,还原剂______。
8、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 。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 。
(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后很快产生气体 。
(4)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体积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
(5)完全相同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的盐酸和1 mol/L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 。
(6)夏天的食品易变霉,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
9、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P2O5 ②空气 ③Mg ④CaO ⑤H2SO4 ⑥Ca(OH)2 ⑦ ⑧碘酒 ⑨C2H5OH ⑩NaHC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请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0、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Z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若将等物质的量的X、Y通入NaOH溶液中,可获得NaN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与X反应.生成N2和H2O,每生成7 g N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欲收集纯净干燥的氨气,下列试剂可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浓硫酸 B.碱石灰 C. NaOH固体 D. CaCl2固体
(4)工业生产中利用氨水吸收SO2和Y,原理如图所示。
“混合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获得的铵盐只有一种溶质,写出此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则Y被吸收过程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11、(1)在Fe+4HNO3=Fe(NO3)3+NO↑+2H2O的反应中,HNO3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碱性
若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NO,则被还原的HNO3为_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为___________mol。
(2)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3.4g氨气中所含氢原子数为___________ ;所含质子数为________
(3)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氢气和气体A的质量分别是0.2g和3.4g,则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
12、如何利用实验室常见的药品试剂探究11号~17号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已知实验室有你想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纸等一切用品。
猜想与假设:
(1)用_________三种金属分别与水反应,通过观察生成气泡的速率便会得出从________到_________金属性逐渐减弱。
(2)因实验室不可能有硅单质,但可以测0.1mol/L的_________ 溶液和_________ 溶液及Na2SO4溶液的 pH,推断三种盐溶液的水解情况,得出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三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从而得出从__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制取饱和的氯水和饱和的氢硫酸溶液,用将__________方法,通过__________现象便直接得出非金属性S比Cl弱。
设计和实施方案:
(1)用列表的方式(从实验方案、实验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完成你的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请你用物质结构理论知识解释结论_________。
13、将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产生1.16 g白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中逐渐加入1.00 mol/L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1)A点的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点至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混合物中AlCl3的质量是________g,NaOH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14、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氢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生成物的总能量,从化学反应的本质角度来看,是由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形成产物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3)如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往烧杯中央滴入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_______(填字母)。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4)已知:
则_______
。
(5)在一定条件下,和
发生反应依次转化为
和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可用如图简单表示(图中的
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写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15、金属镓(Ga)是合成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的重要基础材料,一种由砷化镓废料(主要成分GaAs,含、
等杂质)制备镓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ⅰ.Ga和Al位于同一主族,性质相似。
ⅱ.难溶于水。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酸浸”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取A、B两组样品分别进行实验,“酸浸”时向A中不断通入,其他条件、操作完全一样,得到镓元素的浸出率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浸出速率A___B(填>、=或<),推测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碱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解”时以Pt为电极材料,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