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成功克隆了控制生殖隔离的关键基因并阐明了分子机理,同时揭示了基因的演化规律以及其在不同水稻种质资源之间的分布。该研究为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高产品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材料表明( )
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必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D.开展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真理性认识
2、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强化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意识是国家安全的固本之策和长久之计。近年来,关心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日益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为维护国家安全,青年学生应该( )
①在发现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时挺身而出,履行职能
②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③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年10月20日,英国时任首相特拉斯因颁布激进经济计划导致市场剧烈动荡,引发议会反对党和她所属保守党党内的强烈反对,于是黯然辞职。10月25日,保守党新党首苏纳克接受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正式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这表明( )
①当英国议会对首相不信任时,唯一的结果就是只能首相下台
②英国首相受到议会的监督,必须对议会负责
③英国政府首脑需要提请国王任命
④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中国复眼”是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探测雷达,是由多个小天线构成的一个大天线,就像是昆虫的复眼一样。“中国复眼”具备三维成像、形变监测功能,可实现对上亿公里外小行星和类地行星的观察,拓展了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可以满足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地月态势感知等科研需求。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探索规律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
②“中国复眼”为人类深空观测提供了新的工具
③人们能揭示出深藏于行星运动的客观规律
④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规律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近年来,中国动漫一边向下扎根,吸收传统的智慧;一边向上开花,借助当代科技和艺术的力量,不断提升内容力、艺术力、传播力,创造出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大鱼海棠》中的福建土楼,《白蛇:缘起》中的八卦图阵……这些作品都是以当代视角讲述历史故事,让历史迸发出时代光芒。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动漫的成功得益于( )
①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内涵
③充分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贵州“村BA”强势出圈、临沂郯城村民把秸秆变成工艺品实现点“草”成金、江西婺源加快农文旅融合让“梦里老家”可触可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深挖乡村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赋能,取得积极成效。乡村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 )
①以文塑形,打造村庄独特品牌,实现经济效益居首位
②以文铸魂,固守乡土文化记忆,赓续中华文脉强自信
③以文润村,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④以文富民,让农民实实在在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10月11日,在“2023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简称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一批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集中亮相,备受瞩目。“乐鸣敦煌”系列仿敦煌洞窟壁画乐器致力于再现“丝绸之路”上乐器大荟萃的真实情形,希望以“敦煌”品牌乐器为载体,持续促进中外音乐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这说明( )
①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造就了文化多样性
②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
③艺术品的创作真实再现了历史面貌
④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家住某小区的王大爷饲养了一条大型犬。一日,王大爷在小区遛狗时,该犬将邻居李大妈咬伤,该过程被小区监控记录下来。双方就责任认定和赔偿等问题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本案责任认定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B.本案中李大妈的受伤并非王大爷所为,故王大爷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C.若李大妈因挑逗狗而被咬伤,则王大爷可以免责或者减责
D.王大爷应承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9、青海省依托自然资源、地形优势和光照条件,借助光伏发电产业,建立“牧光互补十水光互补”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下经济,探索出一条光伏生态园和藏羊养殖产业发展相结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这种新发展模式( )
①立足光伏发电产业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②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
③综合考察了各部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④从实际出发,实现了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H国某政党联盟提出的对现任总理领导的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在国民议会投票中通过。根据H国宪法,不信任动议通过后,议会内席位最多的政党联盟将获得优先组阁权。若该政党联盟未能成功组阁,H国总统将解散国民议会并成立看守内阁,随后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由此可推断H国( )
①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对总统负责
②内阁总揽行政权力,对议会负责
③总统并无实质权力,形式上有权任命总理
④实行多党制,能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整体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长达数月的拉锯战之后,美国国会2023年9月30日通过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在最后时刻避免了民主党拜登政府的“停摆”。不过,民主、共和两党并未停止党争,其背后更隐藏着利益集团之间的搏杀。这表明( )
①美国总统在某些重大事务上受国会制约
②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可调和
③美国两党分别代表该国不同阶级的利益
④利益集团已深深地渗入美国的政治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王同学说:“对夏天的虫子无法谈论冬天的冰,因为它根本活不到冬天,自然不知道冬天的冰是什么样的。同样的道理,大学生刚毕业,如果不锻炼两年,怎能做好销售工作呢?”下列与王同学所犯逻辑错误最相似的是( )
①对于是否批准这几家公司货款的议题,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但还有一点小异议
②鲁侯为供养海鸟,派人敬酒,演奏音乐,准备牛、羊、猪肉等。三天后海鸟死了
③微型小说有故事情节,短篇小说有故事情节。所以,所有小说都是有故事情节的
④人脑用多了会受到损害。因为人脑是物质的,机器用久了会磨损,人脑也不例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提出关于推动绿色环保塑料(PCR)循环再利用的建议。这反映了人大代表行使(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提案权
D.质询权
14、“墨菲定律”与“帕金森定律”“彼德原理”并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的三大发现。墨菲定律是指,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意识具有预见性,预感到的事情在未来一定会发生
②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所有结果都是必然要发生的
③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转化,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④量变会引起质变,应当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隐患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志愿军战士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影片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将“钢七连”呈现在世人面前,彰显出的七连“打不垮更打不死”的战魂,令无数观众动容,影片于2021年9月30日上映,刷新了众多电影纪录。电影《长津湖》的成功在于其( )
①演绎信仰之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②立足当代现实,引领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厚植家国情怀,实现历史真实与艺术完美结合
④丰富民族精神,赋予了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A国国会召开上下议院联席会议,会议投票表决同意B党总理候选人甲担任该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随后,新总理及新一届内阁在向该国国王宣誓后就职。可见,在该国( )
①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②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权
③政党制度的本质是谋求执政
④政府总揽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美国两家民意调查机构于2022年10月13日至16日期间对800名美国选民进行的民调显示,8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一般或差”,16%的受访者评价“好或优秀”,68%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很快就会陷入衰退”,9%的人相信美国“已经陷入衰退”。对美国经济认识的差异( )
①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自身的复杂性
②充分证明了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因为认识主体的立场、知识水平等有不同
④说明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真理不可能只有一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2年2月22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
①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体现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旨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④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来推进乡村振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深化行政机构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是( )
A.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B.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经济发展
20、2023年6月“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在福州市举办。至今,福建与美国相关地方共缔结17对国际友城,搭建了民间友好交往的桥梁和渠道,并在经贸、人文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中美民间友好交流有利于( )
①增强中美人民情谊,消除政治分歧
②拓展中美交往空间,促进民心相通
③推动经济贸易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④跨越语言文化差异,认同对方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习近平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一篇题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的短文。该文提出要深入群众、作风务实、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善于分析矛盾、把调研成果运用于决策部署。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调研就是收集大量感性材料的过程
②要达成“准”的效果离不开矛盾分析法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调研的根本立足点
④求“深”就是要以上升到思维具体为最终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张载提出“一物两体”的命题,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用之两息”。王夫之则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统一。下列体现王夫之哲学观点的有( )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之祸之所伏 ②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先流
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2023年10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就当前的巴以冲突表示,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我们反对一切针对平民和民用设施的暴力袭击,谴责任何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我们呼吁各方立即停火止暴,保护平民,避免人道主义灾难。这表明(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我国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推动巴以局势缓和、降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2023年5月13日,脱口秀演员李某某在表演中侮辱、诋毁人民子弟兵,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坚决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涉案公司及个人,最终该公司被罚1335万元。就上述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某的行为侵犯了人民子弟兵的身份权
B.该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李某某的言论
C.李某某的言论侵犯了人民子弟兵的名誉权
D.李某某需承担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的责任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公民的旅游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还不相适应,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修边幅、不讲卫生、不守秩序、不遵法规、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等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 舆论的关注和批评。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意义。
(2)作为一个普通公民,请你为如何提高个人旅游文明素质提几点建议。
26、政府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强调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材料二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28、“建设美丽中国” 是当下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的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依据唯物论知识,请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9、2016年9月15日中秋夜,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第二次飞行,也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为2022年建立永久空间站迈出了重要一步。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将开展在轨测试与检查,航天员中期驻留,空间站的维护运行和燃料补给能力等,并开展相关实验,为后续空间站建设提供技术储备。
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我国太空探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