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反映出( )
北魏至唐丁中、赋役年龄表
年代 | 成丁年龄 | 赋役初始年龄 |
北魏太和 | 15 | 15 |
隋开皇 | 18 | 18 |
唐武德 | 21 | 20 |
天宝 | 23 | —— |
A.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B.政府财政危机的加剧
C.赋税征收标准的变化
D.土地所有权发生变更
2、“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上述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1918年,《中华医学杂志》曾刊发题为《避疫面具之制法及用法》的文章,其中有以下图文。对此文解读正确的有( )
面具上不须用药,其功用仅如滤过纸,乃理学的作用,不必持化学的作用也…… 今上海聂云台先生所办之恒丰纱厂,因防疫面具需用纱布,造成中国纱布。此乃国货,价廉而物美,深望凡吾医家及非医家共同提倡之。 |
①近代中国社会仍强调程朱理学的作用 ②将防疫宣传与提倡使用国货结合起来
③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初步发展 ④口罩普及标志着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内船桅林立,岸上堆满货物,一派繁荣景象。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B.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C.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D.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5、秦王嬴政每征服一国,就把诸侯后代、原国内的贵族和豪门大户迁往他处,或迁往秦统治中心,或迁往边远地区。嬴政统一全国后,又“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由此可见,嬴政的大规模移民政策( )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B.有利于贵族等级制的重构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
D.为推行郡县制创造了条件
6、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
A.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B.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7、明朝官方纸币为大明宝钞,“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宝钞发行后不久因其滥发而贬值,民间重银轻钞,政府屡禁不止。“一条鞭法”后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朝廷不得不开放银禁。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B.经济发展影响政府的货币政策
C.政府主动放松了对市场的管理
D.货币经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奖励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奖励优秀的社会科学著作。这些规定( )
A.构建起较系统的科教文化蓝图
B.为中国科技文化事业指明方向
C.推动中西科技文化建设的交流
D.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建设色彩
9、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吉尔伽美什》穿插大量神话故事,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史诗
②《荷马史诗》中,诸神和英雄的故事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③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④《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对后世国家有借鉴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对下列图画出现的共同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16世纪德国学者绘制的番茄植株和果实图 | 清朝吴其濬绘制的玉米图 | 16世纪英国人绘制的马铃薯图 |
A.原产古代亚欧大陆农作物的传播交流
B.丝绸之路开辟带来农作物传播与交流
C.原产非洲大陆的农作物的传播与交流
D.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农作物的外传
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12、如表所示为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上海流行新的城市用语。城市流行用语的变化反映出( )
时间 | 新的城市用语 |
1872年 | 租界、洋房、礼拜、女王、啤酒、香水、电表 |
1893年 | 电气灯、电报、东洋车、马路、外国戏院 |
1906年 | 领事、公司、洋务局、制造局、招商局、师范学堂、银行 |
A.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B.近代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C.物质生活取得巨大进步
D.中西方文明对抗与融合
13、2011年8月22日,安徽正式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在今合肥、巢湖分设合肥县和居巢县,同属九江郡。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九江郡守需要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
B.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C.郡守、县令、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命
D.郡、县长官不得世袭
14、 “烽火戏诸侯”出自西周末年的一个历史典故。周幽王废嫡长子宜臼,立美人褒拟之子为太子。周幽王的做法破坏了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D.皇帝制度
15、近年来,中国在伊朗、叙利亚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积极探索解决办法。中国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推动和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表明我国( )
A.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建设者
C.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D.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16、南宋大多数时期,枢密院处于宰相的控制之下,“至开禧(宋宁宗年号,1205—1207年),遂为永制”。据统计,在南宋王朝的150多年的时间内,三省长官和枢密使连续不兼职的时间仅十五六年。这一调整( )
A.解决了严重的冗官冗费问题
B.反映出专制皇权统治的衰落
C.有利于提高决策与行政效率
D.是重文轻武政策破产的标志
1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4.1%。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的技术基础是( )
①电子计算机 ②航天技术
③通信技术 ④交通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18、有学者指出:“经过二战时期战时经济对计划的刚性需求和细化安排,计划经济变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一种不可更改、天条铁律般的固定模式。不仅备战经济、战时经济如此,就是战后和平年代的经济,亦复如此。”这一观点可用来说明苏联( )
A.计划体制阻碍战时工业发展
B.走市场经济道路具有一定必要性
C.战后经济深受传统体制掣肘
D.经济领域完全背离马列主义原则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C.满足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
D.为了实现人民平等和民主
20、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21、下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关于赋税的部分言论。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中后期( )
人物 | 言论 |
第五琦 | 方今之急在兵,兵之强弱在赋,赋之所出,江淮居多 |
唐宪宗 | 天宝以后,戎事方殷,两河宿兵,户赋不入,军国费用,取资江淮 |
王式 | 国家用度尽仰江、淮,若阻绝不通,则上自九庙,下及十军,皆无以供给 |
A.江南逐渐成为经济重心
B.大运河的战略意义凸显
C.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D.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
22、西方主流史学界认为,中国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形貌上的类似之处,但二者的结构和宗旨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两种制度都( )
A.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顶层设计
B.促进了疆域扩展与民族心理认同
C.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
D.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
23、《左传·隐公四年》,载卫国内乱,公子州吁通过政变上台而担心君位不稳,其亲信建议“王觐为可”。成公十五年曹国公子臧刚即位,“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据此可推断,当时( )
A.政治伦理关系严密而有序
B.礼崩乐坏的局面尚未形成
C.王权统治合法性得到重视
D.周王仍有较大政治影响力
24、作为计算机技术的分支,人工智能正在融入金融、医疗、教育、农业、零售等各行各业,如:7×24小时的智能客服服务、无人便利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已在几个城市合法上路的自动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的变革,也是社会的变革。这表明人工智能
A.打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局
B.加剧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C.削弱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D.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25、酝酿——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1)背景:在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以______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妥协退让,压制______运动,放弃对革命的______,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
(2)初创:毛泽东针对陈独秀______错误,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章,阐明______________思想、_______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_______的极端重要性。
2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____在战后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27、印象派绘画
(1)特点:直接描绘________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________变化。
(2)代表:莫奈的《____________》及组画《干草堆》《鲁昂大教堂》。
(3)影响:改变了绘画方式,影响了________创作。
28、1982年_______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_______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9、19世纪末20是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________;爱因斯坦提出了________,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30、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1)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代表,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2)《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____________,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康德的主要主张
(1)人非工具,应当以人为本。
(2)提出____________的原则:人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
32、内容
代表中国____________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__________的前进方向,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33、孟德斯鸠设想的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分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34、美术
(1)印象派的发展:经历了________、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阶段,涌现出了________、高更和________等著名画家。
(2)现代派绘画的出现
①特点:对色彩和视觉进行深入研究,采用夸张、变形与________的表现方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
②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________。
35、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局势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世界格局?为此提出何种外交方针?在吸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果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新的入民民主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出了怎样的战略调整?有何表现?对中国有何影响?
(3)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着怎样的剧变?主要原因是什么?
(4)21世纪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36、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实际相结合创立的三大理论是什么?
(2)概况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37、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苏联和中国都曾取得过辉煌成就,但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请回答:
(1)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既促进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又阻碍了苏联经济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什么?
(3)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8、为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宋朝承袭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道作为监察区。
39、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