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百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中的变化表明到南宋时我国(     

    唐宋南北方人口密度统计图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C.北方经济持续衰退

    D.南方人口总数超过北方

  • 2、秦始皇时,“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这说明当时(     

    A.注重丞相的决策权力

    B.君权与相权斗争加剧

    C.建立了分权制衡机制

    D.形成君主的高度集权

  • 3、某同学计划假期走访博物馆或纪念馆,搜集“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的相关资料。以下他应参观的是(     

    A.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B.“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C.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D.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

  • 4、“霹雳一声震乾坤,打倒土豪和劣绅”。这首《农友歌》歌词反映的情景发生在(     

    A.国共北伐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5、明清时期,前来中国进贡的外国使节称为“贡使”。据记载,贡使来华,旨准京城觐见,来往国书,献奇珍异物。帝嘉许,与之贸易,倍偿之。这种“贸易”形式(     

    A.有效阻止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造成了封建政府的财政负担

    D.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 6、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加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 7、下面是董仲舒的部分言论。据此可知,董仲舒的这些言论(     

    言论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未有夫人君之权,能制其势者也,未有贵贱无差,能全其位者也

    A.确保了西汉政权的稳固

    B.迎合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

    D.具有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

  • 8、19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中国思想界出现三本代表性的著作: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861年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原则;1862年郑观应的《救时揭要》,关心时务,经世济用。这反映了(     

    A.资产阶级改良派登上了政治舞台

    B.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C.民族危机下思想界出现了新动向

    D.思想变革是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 9、20世纪初,《安徽俗话报》认为“一国的矿产若落在外国手里,那一国的死命,便也握在外人掌中。……那时全国的人,只有供他奔走,仰他鼻息了。万世子孙,那有翻身的日子呢。”所以在《安徽俗话报》看来,中国失去了矿产的利权,便是一种已经灭亡的现象了。这一认识(     

    A.反映出民族意识的萌发

    B.深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C.推动了保路运动的兴起

    D.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变化

  • 10、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等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B.和平民主,反对独裁

    C.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D.坚持科学,崇尚民主

  • 11、中共某次会议通过的决议认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必须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巡行此议决。”这表明中共当时

    A.调整了党的最高纲领

    B.制定出党的最低纲领

    C.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宣布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12、《三国演义》里“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和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 13、西汉萧望之曾借昭公三年出现雨雹、而后季氏专权的故事来解读雨雹现象,借此批评专权的霍氏,结果得到宣帝赏识;而夏侯胜以武帝在位时灾异频现说明其德有亏为由,反对宣帝为武帝立庙乐,最终受宣帝处罚。这说明(       

    A.西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走向强化

    B.君权神授思想成为政治主流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官员直言敢谏

    D.政治斗争工具的效用受皇权影响

  • 14、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A.表明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

    B.反映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D.折射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 15、图1、图2、图3所示的青铜器的出土可以说明先秦时期(     

    A.华夏文明源出河南

    B.青铜器物种类多样

    C.青铜工艺世界领先

    D.华夏音韵绵延不绝

  • 16、1902年清末著名思想家严复撰文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未闻以牛为体则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严复意在(     

    A.驳斥中体西用的落后观念

    B.宣传改革传统教育体制

    C.营造维新变法的社会氛围

    D.强调中西文化有机融合

  • 17、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

    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 18、1938年9月,延安电影团成立,其拍摄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以黄帝陵作为影片的开头,内容涉及延安丰富的教育文化活动、自然景色和风土风貌、边区的政治民主运动、自力更生的经济建设、富有激情的文艺活动等等。据此可知,延安电影团的成立旨在(       

    A.丰富边区人民的文艺生活

    B.保存边区丰富的战地资料

    C.揭露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

    D.鼓舞边区军民的抗战信心

  • 19、依据下图中相关信息,判断图中处应填写的是(     

    A.政事堂

    B.枢密院

    C.中书省

    D.军机处

  • 20、史书记载国力雄厚,财政充裕却亡国的政权是(     

    A.汉朝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 21、据一些学者的统计和修正,从1894年到193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42.493亿两增至192.252亿两,净增了3.52倍。中国的人均GDP则由1894年的10.2两,增至1930年的40.8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放松侵略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官僚资本推动

    D.民族工商业发展

  • 22、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其行政设置与内地划一的同时,其他的管理体制也仿内地一并推行。据此可知清政府(     

    A.旨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C.此举激化了民族矛盾

    D.说明民族平等政策得到了贯彻

  • 23、《清帝退位诏书》中写道:“脱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诏书中的“民军起事”是指(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保路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

  • 2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分条目罗列他对于历史及时事的看法,除典章制度、史事本末外,还特别注意赋税、盐铁、漕运、军事等事务。据此可知,顾炎武(     

    A.批评心学空谈

    B.发扬传统文化

    C.推动社会转型

    D.强调经世致用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背景

    (1)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________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________________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________

    (2)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________发动起义。

  • 26、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约法规定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________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使其统治权,________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 28、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________;中国共产党为此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实施________

  • 29、西北

    (1)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________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________地区。

    (2)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平乱,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3)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________,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 30、明朝后期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_____和宋应星《_________分布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 31、唐朝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剧。875年,_____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虽然被镇压,但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 32、________,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________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________

  • 33、公元前3100年左右,如果你来到古代埃及,有幸与当时的法老进行交谈。在目睹修建的金子塔同时,在赞叹其宏伟的同时,不仅要问为什么要修建?法老告诉你,他相信________,下辈子还会统治埃及。

     

  • 34、与此同时,群众性的________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________________运动,有力推动了纺织、面粉等________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________________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三国至唐时期的书法具体表现是什么?(从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整理)

  • 36、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37、统一全国

    (1)什么叫“宁汉合流”?

    (2)东北易帜指的是什么?

  • 38、任何权力如果不加以有效约束,就会被滥用,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尤其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一统天下,置御史大夫。汉设御史台,归属办理宫中内务的少府,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京师长安附近七郡为司隶校尉部,司隶校尉除三公之外对朝廷百官都可弹劾。

    魏晋以后,监察制度的变化有二:一是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独立监察机构;二是不再设置固定的地方监察机关,改由中央不定期地派遣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吏,而御史的职权,也不断加强。

    宋元时期,宋代监察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在地方设立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成为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元代尤重监察御史,御史台与出令的中书省互不统属;御史大夫有权直接选任台官,因而大大提高了监察官员的地位。

    材料二古代监察机构及官员相对独立,有职有权,是廉政建设中制衡机制的体现。从整个政治结构来看,是同体监督;但从结构内部的相互制约来讲,其相对独立,又是异体监督的表现。监察官员权力过大,不加制约也不行。开元年间,唐玄宗就规定弹奏应先通过御史台副长官御史中丞,再通报中书、门下,然后方可弹奏。唐中宗时又下令弹劾官员必须先送奏章,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当廷弹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御史的权力。宋代又给尚书省以奏报御史失职之权,使政府与监察部门相互牵制。这种制约权力的方法,在廉政肃贪、保证监察制度的正确施行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时期的监察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是如何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的。

    (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谈谈你对古代监察制度的看法。

     

  •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漫画《时代的标志》:Welcome to Moscow(莫斯科欢迎您)据说莫斯科的麦当劳是全世界经营最好的分店。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的主要行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现象出现的政治背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要求:以对多极合作时代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