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
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
2、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W可以形成自然界中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W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B. 固态X2Y是分子晶体
C. W可以形成原子晶体 D. 玛瑙、水晶和玻璃的成分都是ZY2
3、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标有相应的警告标志。浓硫酸包装上的标志为
A. 易燃品 B. 腐蚀品
C. 剧毒品 D. 爆炸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 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5、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Q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 Y核外电子总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小的.下列正确的是
A.WX的水溶液呈中性
B.由 X、Y、Q、W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简单离子半径:Z>Q>W
D.该化合物中与 Y 单键相连的Q 不满足8 电子稳定结构
6、食品保鲜所用的“双吸剂”,是由还原铁粉、生石灰、氯化钠、炭粉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可吸收氧气和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双吸剂”中的生石灰有吸水作用
B.“双吸剂”吸收氧气时,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C.炭粉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4H+=2H2O
D.吸收氧气的过程中,铁作原电池的负极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N2的结构式: B. Ca2+的结构示意图为:
C. CO2的电子式为: D. 乙烯的球棍模型:
8、X、Y、Z、W、Q属于周期表前20号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和X位于同一主族,Q是第19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只有一种
B.原子半径:r(X)<r(Z)<r(Y)<r(Q)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Q
9、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①X的分子式为C9H15O3 ②可以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 ③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 ④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⑤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 ⑥等物质的量的X分别与足量的Na和NaHCO3充分反应,同温同压下生成的气体体积相同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0、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顺序正确的是
①道尔顿原子模型②汤姆生原子模型③卢瑟福原子模型④电子云模型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 CO32-
B.某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C.某溶液中滴加了 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验证某碱性溶液中是否有 Clˉ,取样后先加过量的稀盐酸除去 CO32-和 OHˉ,再加 AgNO3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ˉ
1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3杂化类型的是:
A.H2O2 B.NH3 C.C2H6 D.SO2
13、一定量的某饱和一元醇跟金属钠完全反应可得到2g氢气,将同质量的这种醇完全燃烧,可生成176gCO2。该醇是( )
A.甲醇 B.乙醇 C.丙醇 D.丁醇
14、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得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5、下列离子组中,能大量共存是
A.、
、
、
B.
、
、
、
C.、
、
、
D.
、
、
、
16、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B.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D. 煤制水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17、下列各有机物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有两个吸收峰,且峰的面积比不是3:1的是
A.甲酸甲酯 B.2-甲基丙烯
C. D.1,3,5-三甲基苯
18、在一定温度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I(g),发生反应2HI(g)H2(g)+I2(g),4s时生成0.2molH2,则以HI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5mol·L-1·s-1 B.0.1mol·L-1·s-1
C.0.2mol·L-1·s-1 D.0.8mol·L-1·s-1
19、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有几项( )
①H2O的熔、沸点比VIA族其他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⑤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型
B.在SCl2中,中心原子S采取sp杂化方式,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C.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21、若某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5周期ⅢB族
B.该元素位于d区
C.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N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
22、已知联氨(N2H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N2H5++H2O
N2H62++OH-。常温下,将盐酸逐滴加到联氨的水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OH[pOH=-lgc(OH-)]随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X表示pOH与lg的变化关系
B.反应N2H62++H2ON2H5++H3O+的平衡常数K=10-15
C.联氨的溶液加水稀释时联氨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N2H5Cl的水溶液中存在等式:c(N2H62+)+c(H3O+)=c(N2H4)+c(OH-)
2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植物油试样X中滴入溴水,震荡后溴水褪色 | X的碳链上含有碳碳双键 |
B | 向溴代烃Y中加入NaOH醇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r2的CCl4溶液,溶液橙色逐渐褪去 | Y一定是C2H5Br |
C | 室温下,用精密pH试纸测得相同浓度CH3COONa溶液的pH比HCOONa溶液的大 | 甲酸的酸性比乙酸强 |
D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片刻后,再向其中加入新制Cu(OH)2,加热无红色沉淀产生 | 蔗糖未发生水解 |
A.A B.B C.C D.D
2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用硫酸做催化剂的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 有红色沉淀生成 | 葡萄糖含醛基 |
B |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 |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Na2O2与水生成的碱有漂白性 |
C | 将已氧化的Cu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 | 黑色的Cu丝变红 | CuO被内焰中的乙醇蒸气还原 |
D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 有晶体析出 | 溶解度:Na2CO3>NaHCO3 |
A.A B.B C.C D.D
25、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①CH3CH2OH②③CH3CH2Br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芳香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卤代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依据反应:2Ag+(aq)+Cu(s)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
①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_;Y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
②银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③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盛有饱和KCl琼脂溶胶的盐桥中,向CuSO4溶液一端扩散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金属腐蚀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可以采用电化学手段进行防腐。
①洗过的铁锅,未及时擦干容易生锈。写出铁锅生锈过程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为了减缓某水库钢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下图甲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铜 B.钠 C.锌 D.石墨
③图乙所示方案也可以减缓钢闸门的腐蚀速率,则钢闸门应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___极,钢闸门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7、依据要求填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________。
(2)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
(3)分别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C2H6、C2H4、C2H2,需要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2H6、C2H4、C2H2,需要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
(4)CH3CH(NH2)COOH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
2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参照元素A~H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D、E、F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D、E、H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在B所形成的化合物CH4、CO、CH3OH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与C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等电子理论推测CO分子的结构式可表示成________,一个CO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6)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D和H所形成的HD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形。
29、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a、b均为碳棒)
(1)a极的名称是__极,反应式为__。
(2)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发生__反应。
(3)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_。
3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电化学相关问题: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1)如图甲所示,为双液原电池结构示意图,请问其中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铅蓄电池构造示意图,在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的质量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极的质量___________。
(3)碱性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请问其中用到的离子交换膜是___________。
(5)若利用图丁所示装置在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铜,则待镀金属应连接电源___________极;若利用图丁所示装置电解精炼铜,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质硫酸铜溶液的浓度将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电解法制备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如何利用实验方法验证图戊所示装置中电极得到保护___________。
31、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 800 | 90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0.5 | 0.6 | 1.0 | 1.6 | 2.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H ______ 0(填“<”“>”“=”);
(2)900℃时,向一个固定容器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初始到2s内A浓度变化0.05mol•L-1.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______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______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 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molA、0.40mol B、0.40mol C和0.50molD,此时v正 _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含碳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_(填字母)。
(2)能够发生加成反应的烃有________种。
(3)一卤代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4)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F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实验室利用 Perkin 反应制备肉桂酸的一种方法如下:
+
+CH3COOH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溶解度(25℃) | |
水 | 乙醇 | |||||
苯甲醛 | 106 | -26 | 179 | 1.04 | 微溶 | ∞ |
醋酸酐 | 102 | -73 | 140 | 1.08 | 易溶 | 溶 |
肉桂酸 | 148 | 133 | 300 | —— | 微溶 | 溶 |
合成过程: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加入 1.5g污水醋酸钾、3.8mL醋酸酐(约0.040mol)和 2.5ml 苯甲醛(约 0.025mol),加热、搅拌、165~167℃回流 1.5~2h。提纯过程(水蒸气提取装置如图):
(1)合成过程应采用_____加热(填标号)
A.甘油浴(甘油沸点 290℃) B.水浴 C.煤气灯 D.电炉
(2)空气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
(3)“煮沸吸附”中树脂状物是肉桂酸发生脱羧反应产生苯乙烯聚合而成的。写出苯乙烯聚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酸化”的目的是_____。
(5)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调节 pH”过程,分批加入Na2CO3以防止大量气体将反应液冲出
B.“水蒸气提取”过程,当馏出液无油珠时,说明蒸馏结束
C.“洗涤”肉桂酸粗品使用的溶剂是乙醇
D.“纯化”过程可使用体积比为 3:1 的水和乙醇混合液进行重结晶
(6)本实验的产率约为_____%。
34、有硫酸与硝酸的混合液,取出其中10 mL,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质量为9.32 g。另取这种溶液10 mL与4 mol·L-1的NaOH溶液25 mL恰好中和。计算:
(1)混合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2)混合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3)另取10 mL的混合液与0.96 g铜粉共热时,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体积是______L?
35、高纯度氧化铝(Al2O3)的用途很广。实验室用(NH4)2SO4、H2O2、氨水、Al2(SO4)3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Al2O3:
(1)“除杂”操作是加入H2O2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3,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少量的Fe2+。
① 酸性溶液中Fe2+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③ 检验“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配制Al2(SO4)3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铵明矾[NH4Al(SO4)2·12H2O]强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NH3、N2、SO3、SO2和H2O。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强热分解需用酒精喷灯,另外还需用到的硅酸盐质仪器有______(填标号)。
a 烧杯 b 坩埚 c 玻璃棒 d 泥三角
3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德伊纳夫、斯坦利·惠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LiFePO4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①基态Co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图为___;
②基态氧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该能层能量最高的能级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伸展方向。
(2)[Co(NO3)4]2-的配体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写出一种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___,1mol该配离子中含σ键数目为___NA。
(3)LiFePO4属于简单磷酸盐,而直链的多磷酸盐则是一种复杂磷酸盐,如:焦磷酸钠、三磷酸钠等。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如图所示:
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____(用n代表P原子数)。
(4)①Li2O被广泛用作玻璃的组分,其熔点高于Na2O,原因是___。
②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其晶胞参数为an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Li2O的密度为___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