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和
发生反应: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
的转化率大于
的转化率。(______)
A.正确 B.错误
3、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2)T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3)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_R(填“强于”或“弱于”),可作为二者非金属强弱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退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2+或H++OH- =H2O设计一个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正极材料是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
(2)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____极到____极。
(3)正极的产物为____,负极上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5、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
(4)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
(5)P、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
(6)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
6、根据下列提供的一组物质回答问题:
①NH4Cl②MgCl2③H2S④Na2O2⑤MgO⑥Cl2⑦NaOH⑧H2O2⑨NH3⑩CO2
(1)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共价化合物有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4)CO2的电子式_____;Na2O2的电子式_____
(5)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
7、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
A.物质燃烧
B.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
C.铝和稀盐酸反应
D.与
反应
(2)某研究学习小组尝试用盐酸与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如果用盐酸与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3)如图是和
反应生成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
和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用催化还原
还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H1=-akJ/mol
②∆H2=-bkJ/mol
若用还原
至
和
,则该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H3=_________kJ/mol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8、(1)已知在2L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3A (g) + B (g)2C(g)
起始物质的量浓度(mol/L):1.5 1 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0.9 0.8 0.4
则:①0到2s用物质C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开始到2s末,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事实不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D.vA︰vB︰vC=3︰2︰2
E.容器内气体C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2)①锌电池有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式是:2Zn+O2=2ZnO。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当导线中有0.4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 L。
②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右,该燃料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从电极_____到电极_____;电池的总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到铜丝表面生成黑色的___(填化学式),再迅速把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看到铜丝表面___,反复多次,试管内有___气味的___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反应中乙醇被___。
10、A、B、C、D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名称是___,它在元素周期表第___周期,第___族。
(2)A、B、C相比,其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
(3)C与D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1、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
12、“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我们在实验室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顺序是_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_______;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6)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该反应的限度,也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填序号)。
①乙酸与乙醇不再发生反应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13、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X(s)+bY(g)cP(g)+dQ(g),式中a、b、c、d为化学计量数。在0~3 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物质 时间 | X | Y | P | Q |
起始/mol | 0.5 |
| 1.0 | 1.5 |
2min末/mol | 0.7 | 2.7 | 0.8 |
|
3min末/mol |
| 2.7 |
|
|
已知2 min内v(Q)=0.075 mol·L-1·min-1,v(P)∶v(Y)=2∶5。
(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Y)=______,2min末时n(Q)=______。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用Y表示2 min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2min末,Q在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
(4)在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2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
b.向容器内充入稀有气体Ar(不参与反应),会导致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c.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e.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14、以下为工业从海水中提取液溴的流程图:
已知:溴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请回答:
(1)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步骤①至步骤④的实验,当进行步骤①时,应关闭活塞_________,打开活塞_______,(a、b、c、d均为活塞)
(2)步骤③中当出现________(填现象)时:判断反应完全。B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从从“溴与水混合物Ⅰ”到“溴与水混合物Ⅱ”的目的是_______
(4)步骤⑤用"图2”装置进行蒸馏,该装置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装置C中直接加热不合理,应改为_____,蒸馏时冷凝水应从_____端进入(填“e"或"f")。
(5)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但得到的液溴中常溶有少量氯气,除去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A 加入适量的KI溶液 B 加入溴蒸气
C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
15、Ⅰ.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
A.NH3 B.CO2 C.NaOH D.HNO3
Ⅱ.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选填A、B、C、D)。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二氧化碳 D.氨水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①结束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E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E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