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学生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操作如下:
(1)取少量淀粉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加热几分钟。淀粉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冷却后的水解液,向其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银镜产生。他由此认为:水解产物中没有葡萄糖。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用5t含淀粉80%的粮食,可以制得葡萄糖的质量为______。(假设淀粉的转化率为81%)
3、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生产制备了少量硝酸,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先用酒精喷灯加热催化剂,然后通入反应气体,当催化剂红热后撤离酒精喷灯,催化剂始终保持红热,温度可达到700℃以上。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2)高温时,2NO2(g)2NO(g)+O2(g),因此氨气与氧气反应难以生成NO2。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当2molNO2分解时,反应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kJ能量。
NO2(g)N(g)+2O(g)
NO(g)N(g)+O(g)
O2(g)2O(g)
(3)在2L的密闭绝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O2气体,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2 | 0.008 | 0.005 | 0.004 | 0.004 |
①反应开始至第2s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②在第5s时,O2的转化率为_____。
③容器中混合气体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比值为_____。
④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生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同时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O2生成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气体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容器内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e.密闭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改变
f.混合气的密度不再改变
4、蕴藏在海底的大量“可燃冰”,其开发利用是当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课题。CH4(g)+2H2O(g)CO2(g)+4H2(g)ΔH3=+akJ·mol-1
化学键 | C—H | H—H | H—O |
键能kJ/mol | b | c | d |
(1)写出甲烷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C=O的键能为_______________kJ/mol(用含a、b、c、d的式子表示)
(3)恒温条件下,在体积恒为0.5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甲烷和水蒸气,发生上述反应。测得甲烷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0~10min内用H2O的浓度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υ(H2O)=_____________
时间/min | 0 | 10 | 20 | 40 | 50 | 60 |
n(CH4)/mol | 0.50 | 0.35 | 0.25 | 0.10 | 0.10 | 0.10 |
(4)恒温恒容情况下,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CO2和H2的体积分数比为1﹕4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4molH-H键断裂
(5)写出甲烷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介质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5、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M、N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时间是____min,该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____。
(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填序号)
A.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B.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该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 N的同时,生成1mol M
(4)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C.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Ar D.使用催化剂
6、向含有4 mol HNO3和1 mol 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溶液中金属阳离子a、b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
(1)b表示的关系曲线_______(填离子符号)
(2)n1=______
(3)P点时,n(Fe2+)=______mol
(4)向P点溶液中加入铜粉,最多可溶解________g
7、根据①~⑩元素的编号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一 | ① |
|
|
|
|
|
| ② |
二 | ③ |
|
| ④ | ⑤ | ⑥ | ⑦ |
|
三 | ⑧ | ⑨ |
| ⑩ |
|
|
|
|
(1)能显+1价,还能显-1价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难形成简单离子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既不和所有的酸作用,又不和所有的碱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跟氙、氪形成二元化合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新发现的一种单质是由60个原子组成球状结构的分子。这种单质叫足球烯,它是由________元素组成的。
(7)其单质能和冷水剧烈反应的元素是________。
(8)a元素能以正化合价与b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为固态且难溶于水,则a元素是_______,b元素是_______。
8、现有①BaCl2固体 ②金刚石 ③NaOH固体 ④固体甲烷四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用序号填空,下同),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熔点最高的是____。
(2)写出NaOH的电子式____,甲烷的空间构型____。
9、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发生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O物质的量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1)上述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反应。
(2)在第5s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
(3)0-2s内,用O2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mol/(L·s)。
10、请分析下图装置。
⑴Fe电极是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
⑵Cu电极是_____电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⑶若用浓硝酸做电解质溶液____做负极。
11、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含 N的五氮阴离子盐,这是全氮含能材料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突破。
(1)N 中,N 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____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2)砷(As)与氮位于同一主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 砷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为−3 价 ② 砷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属于酸 ③ 热稳定性:AsH3>NH3
(3)非金属性O 强于N,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得电子能力O 大于N。
1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设备已省略).
(1)A中盛装液体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写出MnO2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Ⅱ、Ⅲ依次放入_____(填字母)。
| a | b | c | d |
I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硅胶 | 无水氯化钙 | 浓硫酸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实验可得Cl2溶于水所得溶液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黄色,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为_____色。
13、在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molO2和3molSO2使之反应生成SO3气体:2SO2+O22SO3,2min时,测得O2的物质的量为1.6mol,则:
(1)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υ(SO3)=_____________
(2)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14、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图甲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1)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O2的同时生成 3n molH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v逆(CO2)=v正(CH3OH)
D.1mol CH3OH中H—O键断裂的同时2mol C=O键断裂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2)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容器内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平衡时 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3)下图是科学家正在研发的,以实现上述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装置。写出甲槽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5、Ⅰ.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A、B、C、D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前2min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在2min时,图像发生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加A的物质的量
D.加入催化剂
Ⅱ.2SO2(g)+O2(g)⇌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3)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中曲线变化可知,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入V2O5后,改变的是图中的________。(ΔH或E)
(4)在2L绝热密闭容器中投入2mol SO2和bmol O2,如图是部分反应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10min时,v(SO3)=________。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浓度________。
③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
A.v(SO3)=2v(O2)
B.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t时刻,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