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泰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 NBA 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B. 苏雪林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著作等身的学者、桃李满天下的教授。

    C. “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

    D. 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庆元旦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échuo   揉造作jiāo

    B. juàn   zhuó   自自弃 bào

    C. 广mào chēn   羽扇guān

    D.   虚wàng   guà 面面斯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先生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 行悉心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B.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 纳谏》都出自该书。

    C.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这些 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愧(nǎn)            见(piē)               守(kè)             一气成(hē)

    B.驾(yù)             言(zhēn)             婷(pīng)          伤痕累(lèi)

    C.养(huàn)          伤(zhòng)            (héng)          置辩(xiè)

    D.刻(qǐn)            烟(chuī)               (hé)            如坐针(zhān)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甲)

    庆历中,欧阳文忠公谪守滁州。有琅琊幽谷,山川奇丽,鸣泉飞瀑,声若环佩,公临听忘归。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去十年,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闻而往游,爱其山水秀绝,以琴写其声,为《醉翁操》。盖宫声三叠。后会公河朔,遵琴作之,公词以遣遵,并为文以叙其事。然词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后三十余年,公薨,遵亦殁。其后,庐山道人崔闲,遵客也,妙于琴理,常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子瞻,以补其阙。

    方其补词,闲为弦其声,居士倚为词,项刻而就,无所点窜。然后声词皆,遂为琴中绝妙,好事者争传。遵之子为比丘,号本觉法真禅师,居士书以与之,云:“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沈君信手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词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者矣。”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乙)

    醉翁操

    (宋)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篑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弦”。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水有时而回渊。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两三弦。

    (注)①薨(hōng):君主时代称诸候或大官等的死。②谱其声:标注指法符号。③点窜:指删改。④荷篑:典出《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⑤童巅:山顶光秃。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阅读诗文,选出参与古琴曲《醉翁操》创作的人员正确的一项

    A.沈遵、崔闲、苏轼、本觉法真禅师

    B.欧阳修、崔闲、东坡居士、本觉法真禅师

    C.沈遵、欧阳修、崔闲、苏轼

    D.智仙、沈遵、崔闲、东坡居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去十年(既然) B.琴作之(援助)

    C.此曲无词(遗憾) D.然后声词皆(准备)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

    (2)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

    4依据原文填空。

    同是写琅琊山泉声美妙,《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是直接描写“山行六七里,_________”;(甲)文中王辟之是以声写声“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醉翁操》上片则是用“_________”两字发无疑之问。

    5结合《醉翁亭记》、(甲)(乙)诗文,说说你对《醉翁操》中“此意在人间”中“意”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八月秋高风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怒”字和《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怒”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2加横线句子表达了杜甫的什么情怀?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搜集中国古代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或故事,探究自强不惜的精神内涵,将表格中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探究材料

    内涵

    名言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开拓进取

    故事

    范仲淹断齑画粥

    不屈不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议论文阅读。

    拒绝诱惑

    ①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常附着在猛兽身上,悄悄咬破其静脉吸血。那些受害者还以为蝙蝠是在给自己挠痒痒。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就像吸血蝙蝠一样的不良诱惑,干扰我们的生活工作,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毁掉我们的一生。这些诱惑让你舒舒服服地上当,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诱惑,做好本职工作。

    ②官员拒绝权利的诱惑,做一个执政为民的好公仆。官场其大,权位其高,居高官、享厚禄,应该常思为民请命、为人民服务。(甲)无独有偶,据《左传》记载,宋襄公十五年,有人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便立即跑去献给大夫子罕。子罕说:“美玉是你的宝贝,不贪是我的宝贝。假如我收了你的宝贝,那么咱俩就都没有了宝贝了,你还是拿走吧”。他们在历史的轴卷上留下了峥峥风骨,在后人心里树起了高尚人格的不朽丰碑。拒绝诱惑,往往升华出一个官员灿烂的灵魂。

    ③文人拒绝荣华的诱惑,做一个文质兼美的笔杆子。鲁迅,用犀利的眼神冷对人的恶性;以笔为枪,捍卫一个民族的尊严。高薪的伪职,他弃之如敝屣;权位利禄,他鄙之如尘土;阿谀奉承,他憎之如仇敌。他埋头写作,用一个拒绝了诱惑的声音,发出混沌中最警醒的吶喊;用一颗拒绝了诱惑的心灵,引导千万国人走出彷徨;用一枝拒绝了诱惑的笔杆,坚定地镌刻了“民族魂”三个不朽的大字!

    ④反观之,难以拒绝诱惑的人,往往自己给自己酿了一杯鸩酒。

    ⑤周幽王被褒姒的倾城一笑所诱惑,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戏弄了诸侯。导致犬戎攻破镐京而无诸侯来援,周幽王身死人手,成为了千古笑料。清代乾隆朝宰相和珅出身贫寒而位极人臣、建功立业,最终却没能抵御住诱惑而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大贪官,贪污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纵使富可敌国,最终也落得抄家自尽的结局。(乙)

    ⑥现在有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不错的同学在网络世界里走火入魔,在现实世界里迷失了方向,学习一落千丈!有的同学在网吧里玩游戏无法自披,甚至危及身体健康。有的没有钱进网吧,竟然敢狠心伤害自己的父母。还有的分不清虚拟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大打出手。要知道,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正在亲手埋葬着自己辉煌青春和前程。

    ⑦其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拒绝诱惑。商人拒绝暴利的诱惑,做一个合法经营的好老板:记者拒绕虚假新闻的诱惑,做一个如实报道的媒体人;学生拒绝网游的诱惑,做一个专心学习的好少年……

    ⑧拒绝诱惑,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也许平淡平凡,但却能活出心灵的伟大。我们不妨用一颗对生命日有热忱的赤子之心,拒绝诱惑,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生命一个真实,用自己最美的姿态去主宰属于自己的潇洒青春!

    1下列选项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用吸血蝙蝠的例子,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B.第④段是过渡段,有启下的作用。

    C.第⑦段举出了大量的例子来论证“社会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拒绝诱惑”。

    D.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诱惑,做好本职工作。

    2下列选项中分别填入原文(甲)(乙)两处最恰当的是( )

    ①唐玄宗早年勤于国事,一片德心始创“开元盛世”,然而一代明君,却为博红颜一笑,“从此君王不早朝”,最后却落得“宛转娥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的下场。

    ②东汉杨震借宿自己曾经提拔过的王密府中,王密趁夜送来黄金,并以无人知晓为由诱惑杨震收下,杨震毅然回绝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

    ③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④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开始跑得快的不一定是成功者,但经不起诱惑跑错方向的一定是失败者。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填写下表。

    结构

    论证内容

    论证方法

    引论

    由吸血蝙蝠譬喻引出中心论点

    ①________

    本论

    ②________

    举例论证

    ③________

    当政者、学生没有拒绝诱惑导致失败

    结论

    ④________

    道理论证

     

     

     

  • 10、修鞋的

    筱敏

    ①火车站喘息着吞吐人群,浓烟般的人群从甬道里喷出来,在广场上骤然散开。他便是一星尘末,随着气流的裹挟,被喷吐到城里来了。

    ②他在广场张目一望,就失了方向。广场是令人心慌的大,像黄河出海处的淤滩,失了流速的泥沙一时张皇,也就失了方向。阳光是一种陌生的气味,它不是沁进去烘暖人和庄稼,却是在表皮上白晃晃贴着,镀银一样只管四处制造白晃晃的反光。方砖是这种反光,路面是这种反光,楼墙、街衢、汽车,每一扇门和每一页窗都是这种推拒人的反光。

    ③他梦里的目的地确是这样银光熠熠的,但银光熠熠的城市并不认识他。他没能把自己做颗种子种进那些光里,到底还是途中的流沙,在虚拟的目的地茫然地流徙。

    ④于是,他蹲在路旁看见许多流徙的脚,于是,他成了一个修鞋的。

    ⑤鞋摊占地一平方米,但这一平方米是城里人的,不是他的。他只是个非法闯入者,非法逗留者,他必须随时提防那些身着制服手提棍棒的管着这儿每一平方米的主人,他必须能在眨眼之间卷起他的摊子消失。在梦境之城里,他是一个必须以不断的逃亡证明自己不存在的非人。

    ⑥这会儿修鞋的栖在一株路树下面。这树据说叫榕,大叶榕还是菩提榕,他不大认识,然而树荫倒是密密的结实。他的修鞋摊子张开,没有一点儿声响,他半蹲半蜷的坐态,更没有一点儿声响,惟独发出一点儿声响的,是那晨露一样的目光,在浑浊的街市里,以一种清澈的期待盯视着路人。

    ⑦最好听的是鞋钉敲进鞋跟的声音,还有麻线纳过鞋帮的声音,还有粘合胶的小罐扑地一下撬开盖子的声音,还有卖烤红薯的女子的胶轮车吱吱呀呀来而复去的声音……

    ⑧土地的气味从他体内散发出来,很浓郁,让他瞌睡,但土地这件事他是不想的,他就是被冲走了的土地。关于土地,如果说他也曾有过,他所能记起的就是荒旱,一颗汗珠子滴下去,溅起来的不是青苗,而是黄扑扑的浮尘。好容易有一场雨,却不是滋养土地的,而是毁坏土地的,他看见一片一片土地被冲走了,剩下一棱棱干枯的不长东西的沟壑,接着又是荒旱,接着又是一片土地被冲走了,最后他也被冲走了。不会再有一道水流反转过来,把他重新带回去。

    ⑨他的腿屈起成一个作坊台面,在那里侍弄各色鞋子,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土地对于他永远是个神话。他的卑贱不可以耕耘神话,惟愿能平平安安侍弄那些游走在神话之上的鞋子。

    ⑩他惟一理解的是这棵他叫不出名字的路树,他想对于这棵路树,他也已经是个面熟的人。他听见人说这种树命贱,贴着墙缝也能长,树身上挂下来的每一条气根都是一条命,触到地面就能长成新树,甚至可以独木成林。于是他时常欣悦地数头顶的气根。那些气根真是多啊!而且每天都有嫩生生的端尖冒出来,垂挂着向地面奔去。但修鞋的还是担心,毕竟这些气根不知道,它们要去往的土地,已经是水泥封严了的,水泥很光滑,一丝缝隙也没有,他不知道那样的地面怎么样挤得下一条命。他这么担心着,那些气根已经悠悠然垂到他的眉棱处了。

    有一天,穿制服的人出现了,修鞋的卷起摊子拔腿飞逃。现在他知道他不必逃得太远,钻进一条岔道很多的小巷子大体就躲过去了,他还能找到一处断墙,掩着自己向外张望。他看见穿制服的人今天颜色不大一样,更不一样的是他们手里抄的是特大的剪子,扬手间金属声刮着空气刺骨地响,他们熟练地一路剪过来,把路树垂挂的气根和低斜的枝杈全都剪干净了,路面瞬时宽敞明朗,像灯箱广告里的画。修鞋的明白,无论有多少条命,也无论命有多贱,那些气根是再也扎不到地里去的了。

    (节选自《捕蝶者角落三章》)

    注:气根指暴露于空气中的根,尤指一种生长在附生植物和与土壤不接触的攀援植物上的根。

    1理解第①段中“喘息”和“喷吐”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2欣赏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广场是令人心慌的大,像黄河出海处的淤滩,失了流速的泥沙一时张皇,也就失了方向。

    2)他宁愿膝头不断地长出来鞋子,他宁愿鞋油的气味盖过去土地的气味。

    3请结合选文分析修鞋者的形象。

    4文章第⑩两段关于路树气根的描写,有什么用意?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窑变

    余显斌

    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名瓷之家。各种瓷器,琳琅满目。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不许摸。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在他这儿买瓷的,尤其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用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一查,果然是宋代的。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纯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这时,一辆三轮车冲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车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没事吧,大哥?”他火了:“没事?瞧我这罐。”三轮车司机说:“不就一个罐吗?能值多少钱!”

    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不送来?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三——三万元啊?”他眼一翻:“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三轮司机呆了一会儿,一咬牙:“我赔!”他哼一声:“民工吧,你有钱吗?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纸箱,去了买主那儿。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所以,撞碎那件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握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缩缩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选自2017年5月《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请在横线上补全小说情节(每空限填5个字)。

    出门送赝罐→①_____→换罐去交易→②______→③______

    【2】小说的①-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段中“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其实前文已有伏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5】请说出你对标题“窑变”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一:请以“一次   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人要凸显个性,叙事要有波澜,能突出中心;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5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等,否则扣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