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淮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A.敬辞:洒家、世先生、客官、令兄

    B.清代:张岱、吴敬梓、曹雪芹、施耐庵

    C.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

    D.绝句:《赤壁》《登飞来峰》《商山早行》《江南逢李龟年》

  •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B.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C.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D.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抒情为主,兼用记叙和议论。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尝古仁人之心   安其能千里也

    B.前人之述矣 四时俱

    C.乃重岳阳楼   僧募金重

    D.余强饮三大而别   往来无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B.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项链》《九三年》等。

    C.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

    D.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贡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

    (《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东晋书法家。②大将军:指王敦。③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王敦叛晋,后被诛。④从,同“纵”。

    (材料二)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聊斋志异》)

    (注释)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去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熬眠_______

    割破狼爪下皮_______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3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大将军先出_______

    (2)直不能屈_______

    4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王右军醒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假装吐口水弄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

    (2)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___________________,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

    5王右军和屠户面对危机都化险为夷,请结合材料谈谈他们给你怎样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石》中的“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请简述。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学校组织开展以“梦想•奋斗•青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秀•青春面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结合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内容,仿照给出的下句,完成宣传标语的上句。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2)【燃•青春接力】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

    ㅤㅤ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ㅤㅤ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ㅤㅤ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的青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ㅤㅤ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

    (3)【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

    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3)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借月亮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态度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锲而不舍的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的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而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直抵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而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懂得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

    ③人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心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明朗、坚定、睿智、乐观,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一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一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而不同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之后,最终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在生活中活得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了,或许,你会因此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3】读完本文,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态度的看法。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俄罗斯性格

    【苏联】阿托尔斯泰

    ①我的朋友伊戈尔年轻健壮,十分出众。每当他从坦克炮塔里钻出来的时候,简直犹如战神!但在库尔斯克那场猛烈的战斗中,伊戈尔中尉那辆坦克不幸被德国鬼子的一颗炮弹击中,他虽然活了下来,但脸被烧得模糊不清。八个月之后递给他一面镜子的护士特过身去,哭了起来,而他立即把镜子还给了她。他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就这副嘴脸也一样能活下去,一样能回到战场。”他被批准休假二十天,于是他动身回家探望父母去了。

    ②他下车后步行了十八俄里,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了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等他进得村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他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走到父母住的房子侧面,站在齐路深的雪里弯下身子往窗里探望。母亲正在暗淡的灯光下准备晚饭,她还是披着那条黑色的披巾,但老多了,耸着消瘦的肩⋯⋯他明白,决不能让她受惊,决不能让那张熟悉的、年老脸因绝望而战栗。

    ③好吧,就这样吧!于是他敲了敲房门,母亲在门里答应着:“谁?”“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他回答说,他的心猛烈地跳动着。不,母亲没有听出是他的声音,他自己也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声音,他的声音在多次手术之后已经变得沙哑、沉闷、含糊不清了。

    ④“亲爱的,你有什么事吗?”她问。“我给您带来了您儿子伊戈尔中尉的问候。”这时候她打开门,跑向他,一把抓住了他的双手。“我的伊戈尔还活看?他好吗?亲爱的,你快进屋坐吧。”伊戈尔坐在桌旁的一条长凳上。当年他坐在这个地方时,腿还够不着地板。那时候,母亲常常摸着他的头,说道:“吃吧,好儿子。”

    ⑤不一会儿,他的父亲回来了,这些年来也衰老了许多,他的胡须好像撒上一层面粉,他看了看客人,在门口踩了踩破毡靴,不慌不忙地解开了围巾,脱下短皮袄,然后走到桌子跟前,握了握客人的手。啊,多么熟悉的、宽阔的、慈父的手啊,这就是他小时候每当犯了错误父亲用来经罚他的那只又宽又大的手啊!

    ⑥伊戈尔中尉坐的时间越长,把自己的事当成别人的事讲得越多,就越是没有办法把真相和盘托出,坐在父母的桌子面前,他既觉得幸福温暖,又感到委屈心酸。他们就像当年那样坐下来吃晚饭,在吃饭的时候,伊戈尔中尉才发觉母亲特别留神地盯看他握勺的那只手,他苦笑一下,这时母亲抬起头来,脸上的肌肉痛苦地抽动着。

    ⑦他被安排在大炕上睡觉。三月的风在屋顶上呼啸着,父亲在隔板后面打着酣,母亲辗转反侧叹息着,久久没有入睡,中尉俯伏而卧,把脸理在手掌里。

    ⑧第二天早上,木柴燃烧的噼啪声惊醒了他,母亲悄悄地在炉边忙活着,他的皮靴已刷干净放在门边,他那当初从家里带到战场上的包脚布也已洗干净,挂在晾衣绳上……

    ⑨他回到了原来所在的团队。战友们怀着由衷喜悦的心情迎接他归队。

    ⑩大概过了两个星期,母亲来了一封信:

    “你好,我的宝贝儿子,我害怕给你写信,我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你那儿来过一个人,是个非常好的人,只是面貌太丑,他本想在这儿住几天,可是马上就又走了。孩子,从那时起,晚上我就总睡不着觉,我总以为,是你回来了。你父亲为此责骂我,他说,你这个老太婆真是老糊涂了,他要是我们的儿子,他会不认我们吗?⋯⋯是他的话,干嘛要隐瞒呢,有这样一张脸,就像到我们家来的那个人一样,是应该值得骄傲的。他尽量要说服我,可是作为母亲的心总是觉得,这个人就是你,是你回来看我们啦⋯⋯亲爱的伊戈尔,给我来个信吧,你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是我真的发疯了……”

    伊戈尔把这封信给我看了,我对他说:“你真是个傻瓜,快给你母亲写封信吧。请求她原谅你,别让她再难过了……你这副模样她是不会嫌弃的……”

    他当天就写了这样一封信:“亲爱的双亲,请原谅我无礼,回过咱家的那个人确实是我——你们的儿子……”

    过了几天,我和伊戈尔正站在靶场里,一个士兵跑来对他说:“中尉同志,有人找您。”我们动身回镇上去,当走近我和他合住的房子时,我看见他心情激动,忐忑不安,一直咳嗽不停。我想:“坦克手呀,你这个坦克手,怎么还会这样紧张!”我们走进屋去,他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他说了一声:“妈妈,你好哇!这是我呀!……”于是我看到一个瘦小的老太太扑上去紧贴在他的胸前。

    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看来,一个人是平凡的。但是,当严峻的灾难降临的时候,他的心中会产生一种伟大的力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护士“转过身去,哭了起来”,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伊戈尔受伤后的相貌,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B.为了不让父母受到惊吓,也为了自己的尊严,伊戈尔假称自己是苏联英雄格罗墓夫中尉,以他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双亲。

    C.伊戈尔敲门时,文中写到“他的心猛烈地跳动着”,这是因为他怕母亲听出自己的声音,得知自己受伤的事实。

    D.这篇小说以时间为线索,按照“受伤——回家——归队——相认”组织情节,其中,母子相认是动人的情节,更能表现主题。

    (2)结合文段,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四面是厚厚的积雪,空气潮湿,周围了无人迹,冰冷的风不停地吹开他军大衣的下摆,在他耳边孤独凄凉地呼啸。

    (3)文学作品中的“伏笔”,指的是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请从文中找出两处伏笔并说说其作用。

    (4)作者在小说结尾对“俄罗斯性格”进行了诠释,请从伊戈尔、父亲或母亲中任选一个,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对“俄罗斯性格”的理解。

  • 11、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彩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凝视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刊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神彩飞扬  ____________   (2)不刊入目  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下文看,第③段写弟弟第一次去广场“工作”就被打,其作用是_________

    4第⑤段插入弟弟在网站上创作小说这部分内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_________

    5文中多处写到“风衣”,请选出对这一描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 故事发生在暮秋之际,天气已经很冷了,写弟弟穿风衣,符合季节特点,因为风衣可以御寒。

    B. 写弟弟穿风衣,揭示了弟弟不是一般的乞讨者,用风衣能更好体现弟弟身上的艺术气质,他的“工作”绝不是为了钱。

    C. 风衣在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还很好地起到串联“弟弟挨打”、“坚持到广场弹吉他”等情节的作用。

    D. 因为穿风衣还能掩饰弟弟有残疾的腿,体现了弟弟坚强的个性。

    6依照文意,请在第⑩段省略号处填写上恰当内容,以体现弟弟的心声。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芬芳润心田

    要求:(1)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