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淮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俯(kàn) (kāi)油 颠(pèi) 不可捉(mō)

    B.烧(zhuó) 竹(miè) (qì)约 忧心忡(zhònɡ)

    C.(nínɡ)望 (chì)热 修(qì) (xiān)为人知

    D.(yè)住 吞(shì) (chàn)抖 深(wù)痛绝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 3、以下是小雅所做的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笔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B.《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的文言笔记小说,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内容短小精悍,风格质朴简淡。

    C.夏至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其中“夏”是“大”的意思,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D.古代有些年龄称渭有性别之分: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是指男子成年。

  • 4、下列文言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创作,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表达了中华儿女向它学习的决心。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

    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经”即儒家经典,我们常说的“五经”指《易》《书》《诗》《礼》《论语》。

  •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ùn)  不亦乎(yuè)  不学则(dài)

    B. 语(lùn)   不思则(wǎng)   吾身(xǐng)

    C. 矩(yú)   其忧(shèn)   食(dān)

    D. (gōng)   不舍夜(zhòu)   博学志(nǔ)

     

  • 7、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A. 只有  才   B. 如果  就   C. 虽然  但是   D. 宁可  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创始人。

    C.“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

    D.有很多成语源自《论语》,如:温故而知新、任重而道远、舍生取义等。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可 以 为 师 矣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饭疏食饮

    (2)温故而知

    (3)三十而

    (4)不逾

    【4】翻译下面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6】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怎样的好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名句积累。

    (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乡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旧衣裳

    韩浩月

    蓝黑色的半袖棉T恤,穿了大约有一两年的时间,洗了几十水,已经没法正式穿出门去了,但是把它当家居服穿,还是很舒服的。夏天刚洗完澡,身上还有没擦干的水珠,把那件旧T恤套在身上,水分瞬间会被吸干,这个过程,皮肤能清晰地感知,然后通过神经传输给大脑中枢,从而产生某种快乐。

    在装衣服的箱子里,总是能一把抓出那几件旧T恤中的一件——它们带来的手感不一样,经过洗衣机无数次的摔打,它们比新衣服要绵软许多,经过太阳光无数次的穿透,它们仿佛也吸收了更多阳光的能量。

    旧衣裳是带着味道的。我小时候穿过叔叔的上衣,衣服的后背有一些波纹形的白色痕迹,那是流汗之后留下的盐分。乡下的井水,是无法彻底把那些盐分洗掉的,久而久之,旧衣裳就有了盐的味道。

    现在的洗涤技术很先进了,不但有各式各样的洗衣液、带香味的柔顺剂,还有高温洗”“消毒洗。奇怪的是,尽管手段很多,还是没法彻底去除一个人在衣服上留下的味道。旧的衣服,熟悉的味道,会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也许这就是那么多人喜爱穿旧衣服的原因吧。

    一次,与一位老先生结伴到外地游玩,在某著名景点拍照留念的时候,他忽然说,二十年前,他就曾身穿现在穿的这件T恤在同一个位置留影。大家都很惊讶,惊讶的是他那件衣服居然可以穿二十年。能陪伴一个人二十年的物件,无论是什么,都会让人产生感情。

    爱穿旧衣服,不是不喜欢新衣服,也不是不舍得丢掉旧衣服,而是有诸多复杂的因素,让人对旧衣服念念不忘。这里面,除了物尽其用的观念在作祟,恐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旧衣服是带着情感的。我甚至觉得,旧衣服的一根根纤维,就仿佛人身体内的一根根血管,是流动着记忆与情绪的。

    我当奶爸时穿过的衣服,现在还留着几件。我穿着它们抱女儿出去玩,去打疫苗,排各种各样的队,她经常在我怀里睡着了,汗涔涔的额头抵在我的领口或胳肢窝,留下属于一个娃娃的气味,怎么洗也洗不掉,我经常嘲笑她,说她臭烘烘的。从婴儿到幼儿,我的衣服就是女儿的随身手绢,擦口水啊擦鼻涕啊,头一低就蹭上来小牛犊一样,让人躲也躲不开。我留下的那几件衣服,算是我们父女感情的见证。

    旧衣裳旧衣服之间,我偏爱前者。《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时衣裳的说法就很普遍。唐代诗人似乎对旧衣裳情有独钟。李群玉写下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情意绵绵。韩偓所作病起乍尝新橘柚,秋深初换旧衣裳,漾着温情,意味深长。元镇的句子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梳头暗淡妆,透出朴素、随性之美。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这句话年轻人深以为然,然而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会对新衣失去兴趣。旧衣如旧友,都有温暖妥帖的感觉,穿旧衣会旧友,亦会产生岁月不老、我们未变的意味。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3日(有删改)

    【1】作者写了哪些和往事有关的旧衣裳?

    【2】文中为什么写唐代诗人那些和旧衣裳有关的诗句呢?

    【3】选文通过旧衣裳表达了哪些情感?

  •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乔诺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A_____(捡  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

    ②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B_____(消灭  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③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④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⑤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在文中A、B两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A.______   B.______

    2第④段加点的“最了不起的奇迹”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划浪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比较下列两个句子有何不同的表达效果:

    [原文]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

    [改文]这片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有我肩膀这么高了。

    5下列关于植树老人可贵品质的概括,选文中未直接体现的一项是( )

    A.坚持不懈 B.严谨认真 C.善良热情 D.吃苦耐劳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作文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见不同的风景,你会遇见春夏秋冬,那里诉说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景;你会遇见亲情友情,那里流淌着小日子赤诚相伴的温馨;你会遇见自己,那里安放着单纯、童真等美好的事情……

    请以“与你相遇”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是风景,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品质等。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