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程x2+x=0的解是( )
A.x=0 B.x=﹣1 C.x=1 D.x1=0,x2=﹣1
2、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过点A作
轴,垂足为C.过点B作
轴,垂足为D.连接AO,连接BO交AC于点E.若
,四边形BDCE面积为2,则k的值为( )
A.
B.
C.-5
D.
3、如图:在菱形中,
,过点
作
于点
,交
于点
,点
为
的中点.若
,则
的长为( )
A.
B.1
C.
D.
4、在利用正六面体骰子进行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小颖同学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出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可能是( )
A.朝上的点数是5的概率
B.朝上的点数是奇数的概率
C.朝上的点数大于2的概率
D.朝上的点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
5、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红球1个、绿球1个、白球2个,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A.
B.
C.
D.1
6、(2016黑龙江省大庆市)由若干边长相等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有( )个.
A. 5 B. 6 C. 7 D. 8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与△OCD位似,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已知A(﹣6,4),C(3,﹣2),则△OAB与△OCD的面积之比为( )
A.1:1
B.2:1
C.3:1
D.4:1
8、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A、B两点,C是⊙O上一点,且∠ACB=65°,则∠P等于( )
A.45° B.50° C.55° D.60°
9、如图,是
外一点,
、
切
于点
、
,点
在优弧
上,若
,则
等于( )
A.
B.
C.
D.
10、如图,点A、B、C在⊙O上,∠CAB=70°,则∠BOC等于( )
A.100°
B.110°
C.130°
D.140°
11、如图,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三个顶点
,
,
分别在
,
,
上,
,
交
于点
,已知
与
的距离为
,
与
的距离为
,则
的值为__________.
12、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x2﹣4x﹣m2=0的一个根,则m=______.
13、如图,在矩形中,
,
,
是边
上的一个动点,将
沿
对折成
,则线段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
14、如图,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分别交AB.AC于D.E两点,若∠A=40°,则∠EBC=___°.
15、当2≤x≤3时,二次函数y=2x2﹣4x+7的最小值是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4),将OA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转90°至OA/,则点A/的坐标是_______.
17、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12个红球和若干个白球,在不允许将球倒出来数的前提下,小明采用如下的方法估算其中白球的个数: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然后把它放回口袋中,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小明重复上述过程100次,其中60次摸到白球,请回答:
(1)口袋中的白球约有多少个?
(2)有一个游乐场,要按照上述红球、白球的比例配置彩球池若彩球池里共有3000个球,则需准备多少个红球?
18、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1,0).
(1)当,
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二次函数最小值;
(2)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
),
(
,
).若对任意实数
,函数值
都不小于
,求此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9、直线与双曲线
交于A、B两点,已知点A的横坐标为1,点B的横坐标为5.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的面积.
20、如图,抛物线经过
,
两点,且与
轴交于点
,点
是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
交
轴于点
,连接
.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若
是以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Q 的坐标;
(3)若为
的中点,过点
作
轴于点
,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
轴于点
,
为直线
上一动点,当以
、
、
、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时,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
21、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1)解不等式①,得______;
(2)解不等式②,得______;
(3)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4)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
22、某杨梅采摘园收费信息如下表:
成人票 | 儿童票 | 带出杨梅价格 | |
不超过 | 超过 |
|
|
| 每增加1人,人均票价下降1元,但不低于儿童票价 |
(1)某公司员工(均为成人)在该杨梅采摘园组织团建活动,共支付票价元,求这次参加团建的共多少人?
(2)某社团共人去该采摘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购买了
张儿童票,其余均为成人票,总费用不超过
元,求本次活动他们最多共带出杨梅多少斤?
23、【提出问题】
如图1,直径AB垂直弦CD于点E,AB=10,CD=8,点P是CD延长线上异于点D的一个动点,连接AP交⊙O于点Q,连接CQ交AB于点F,则点F的位置随着点P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特殊位置探究】
(1)当DP=2时,求tan∠P和线段AQ的长;
【一般规律探究】
(2)如图2,连接AC,DQ,在点P运动过程中,设DP=x,y.
①求证:∠ACQ=∠CPA;
②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解决问题】
(3)当OF=1时,求△ACQ和△CDQ的面积之比.(直接写出答案)
24、在Rt△ABC中,∠ABC=90°,∠BAC=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ED,点B、C的对应点分别是E、D.F为AC的中点,连接BF、DF、BE,DF与EA相交于点G,BE与AC相交于点H.
(1)如图1,求证: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
(2)如图2,连接CE,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与字母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所有与△AEC全等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