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文等外语,仅从白话本、汉译本这些第二手资料入手来做学问,固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但不大可能成为学术大家。

    A. 掌握古文字和外语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

    B. 占有第一手资料才能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

    C. 正确解读语言文字是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 语言文字功底影响学术研究的深度与水平。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可睹       或:有时     迷花倚石忽已       暝:天黑

    B.我欲之梦吴越       因:因为     行即骑访名山       须:等待

    C.势五岳掩赤城       拔:超出     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D.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熊咆龙吟岩泉       殷:震响

  •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芭蕾是世界通用的艺术语汇。       ,拓展中国芭蕾的艺术想象与表现空间,形成了芭蕾艺术的中国风格。

    ①不断借鉴戏曲以及国外的芭蕾文化精髓

    ②找到属于中国的芭蕾语汇

    ③几十年来中国芭蕾继承和发扬民族舞蹈传统

    ④不仅使故事题材本土化

    ⑤丰富创新自身的舞蹈与舞台语汇

    ⑥也使舞蹈风格和舞台表现民族化

    A.②④①⑥③⑤ B.②④⑥③①⑤ C.④③②⑤⑥① D.④⑤②⑥③①

  • 4、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特起 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B.自数十里外望之 之二虫又何知

    C.若稍饰楼观亭榭 乱易整,不武

    D.突兀母立于兹

  • 5、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B.三秦 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山东, 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D.中国,指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技术作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外部世界(自然)的规律性认识及运用规律创造出的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各种方法和手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从最初的狩猎、采集,到后来的驯养、种植等,都需要人类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有充分认知,并根据认知结果寻求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来展开实践活动。这种在对劳动实践对象的属性认知基础上寻求和探索相应的劳动工具和方法的行为,构成了科技活动的最初样态。

    与此同时,劳动实践对象遵循着特定的生长规律,这要求人类在运用科技开展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尊重其客观规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最终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有机结合,科技活动遵循自然规律的要求成为早期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伦理准则。而在工业社会,随着资本逻辑横行,追求利益最大化让包含科技在内的人的多数活动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出现了科技与伦理相分离的异化景观,科技沦落为向自然无节制索取物质利益的冰冷工具。科技与伦理分离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让人们充分意识到重塑科技活动的伦理维度、实现科技生态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实现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即在科技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时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科技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原则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统一体现在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及全过程中。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动机而言,科技要自觉放弃原有的唯经济增长的错误认识,使科技发展和应用从一开始就在自然资源可循环再生、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伦理预设下开展。就科技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而言,科技要具.备对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有害废弃物进行有效降解的能力和方法,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之覆辙,实现科技的无废化、清洁化生产应用,真正实现科技活动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化转变。

    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还要求实现科技与人的有机统一,这是确保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条件。在工业文明社会中,私有制下的资本逻辑在促进科技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让科技逐步走.上与人分离的异化之路。科技由早期社会中协助人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的为人性特质,蜕变为“与劳动(人)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利益)的独立力量”。资本逻辑下科技与人分离的结果,使得科技活动漠视自然规律对人的生存的重要性,而单单寻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

    因此,要实现科技与自然有机统一的伦理诉求,就要克服科技与人分离的异化状态,回归科技为人而存在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才能促成科技回归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摘编自刁龙《从伦理视角看科技生态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技术既是对象属性的认识,也是具体的手段,二者的统一促成了科技与伦理的结合。

    B.在早期人类社会,科技与伦理已经有机结合,遵循自然规律行事是当时普遍的伦理准则。

    C.在工业社会,对利益的过度追求使科技发生异化,最终导致既与自然分离,也与人分离。

    D.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要求科技活动抛弃追求经济增长的思想,生产过程无废化、清洁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内涵之后,用狩猎、种植等人类实践活动对其内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B.文章通过历史演进的论证方式,凸显了早期人类社会和工业社会在处理科技与伦理关系上的差异。

    C.文章第三段从两个方面着手,对科技生态创新伦理中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问题,进行了较为深人的阐述。

    D.文章大体按照阐释概念、提出面临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的顺序对科技生态创新伦理进行了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其探索行为在早期以最初样态的形式呈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技活动。

    B.人类之所以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不为,是因为认识到了科技活动的对象具有特定的生长规律。

    C.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向市场推出质优价廉的可降解塑料袋,这体现了科技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D.只有使科技重新具备为人性特质,才有可能使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而缓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盘飧市远无兼味,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3)____________,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5)《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并且还挥霍无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相师的表现。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一句,写出琵琶女半夜醒来满脸泪痕的凄苦;“___________”一句,写出诗人听闻琵琶女遭遇后,泪洒衣襟的情形。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小雨”和“草色”的两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桑树起兴,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也比喻了其最初的美好生活。

    (2)韩愈在《师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不懂句读就跟从老师学习,不懂道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的行为进行了评论。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确指出了自己建功立业、留芳于后世的人生目标。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介绍植树经验时说到,种树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极其平凡,但其他种树的人却不容易做到。

    (2)屈原在《离骚》中以水为喻,感慨光阴似流水,岁月不待人,借此表达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以声写声,以形写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直接描摹音乐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11、完成下列语句。

    (1)惟觉时之枕席,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___________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欲投人处宿,____________。   (王维《终南山》)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 。   (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______ ,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6)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8)_______________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倾怀

    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①蛩:蝗虫、蟋蟀的别名。

    1从字数分类,这首词属于(  )

    A. 单调   B. 中调   C. 长调   D. 小令

    2以下与本词风格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B. 《踏莎行·郴州旅社》

    C.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D. 《苏幕遮·燎沉香》

    3赏析结尾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贽列传

    ①陆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在奉天,朝夕进见,帝亲倚之,同类莫敢望。尝为帝言:“今盗遍天下,宜痛自咎悔,以感人心。陛下诚不吝改过,以言天下,使臣持笔亡所忌,叛者革心。”帝从之。故奉天所下制书,虽武人悍卒无不感动流涕。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

    ②道有献瓜果者,帝嘉其意,欲授以试官。贽曰:“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也。”帝曰:“试官虚名,且已与宰相议矣,卿其无嫌。”贽奏:“非功而获爵则轻,非罪而肆刑则亵。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或规其太过者,对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皇它乎?”

    ③帝自用裴延龄。贽言:“延龄僻戾躁妄,不可用。”不听。俄而延龄奸佞得君,天下仇恶,无敢言。贽上书苦谏,帝不怿,竟以太子宾客罢。延龄揣帝意薄,谗百绪,帝遂发怒,欲诛贽,赖阳城等交章论辨,乃贬忠州别驾。韦皋数上表请贽代领剑南,帝犹衔之,不肯与。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二》)

    [注]①建中四年,泾原兵变,朱泚谋逆,唐德宗避乱于奉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言天下( )     (2)叛者革心( )

    (3)皇它( )        (4)谗百绪( )

    【2】用“/”为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

    及 辅 政 不 敢 自 顾 重 事 有 可 否 必 言 之。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

    【4】阅读选文中陆贽与唐德宗的对话,判断陆贽的进谏方式与下列文本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李斯《谏逐客书》

    B.贾谊《过秦论》

    C.李密《陈情表》

    D.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旧唐书》分析陆贽的仕途经历:“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本文节选自《新唐书》,请结合节选内容及下面的《新唐书•陆贽列传》“赞曰”的内容,概括新、旧唐书对陆贽不得志原因分析的异同。

    赞曰:“(德宗)在危难时听贽谋,及已平,追仇尽言,怫然以谗幸逐,犹弃梗。至延龄辈,则宠任磐桓,不移如山,昏佞之相济也。夫君子小人不两进,邪谄得君则正士危,何可訾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3月3日,来自济南大学、沈阳建筑科技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政法大学的5名大学生,通过层层考试,从391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被济南市环卫局招聘为“掏粪工”。按照规定,他们至少要在粪便清除工岗位上干三年。这一消息经过报道之后,迅速在网上蹿红,有网友封其为“最牛掏类5人组”。有网友认为大学生当掏粪工是作秀,他们掏的不是工作而是“编制”;也有网友表示,大学生掏粪工体现出来的知识和人才的贬值,令人寒心;也有网友认为,是金子在哪里有能发光,大学生当掏粪工反映了大学生新的职业观。

    面对众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