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的支柱产业不包括( )
A. 贸易、金融 B. 机械制造 C. 信息服务 D. 运输、旅游
2、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热量 C. 季风 D. 地势
3、下列不属于“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形成的有利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交通
4、广西平果储量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是
A.铜 B.钨 C.锡 D.铝土
5、造成贵州省部分山区仍比较贫困的原因是( )
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
②土层贫瘠,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
③贵州没有实行富民政策④信息相对闭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本初子午线是指( )
A. 0°经线 B. 180°经线 C. 20°W经线 D. 160°E经线
7、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树木落叶;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树木大多常绿。该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8、猴面包树因果实形似面包、猴子喜食而得名,是特定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一种树干粗大的树种。湿季时枝繁叶茂,树干吸收大量水分;干季时树叶稀少,以减少蒸发,依靠树干内积蓄的水分维持生长,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猴面包树广泛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影响物种生长,长期以来科学家关注并记录各种气候数据用以研究。以下关于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B.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5月
C.某天不断变化的卫星云图是用来预报气候的
D.人类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气候,使猴面包树在全球分布
9、一个国家要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确的做法是( )
A.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B. 一切按领导的主观意志办
C. 顺其自然,靠天吃饭
D. 照搬外国经验,仿效他人做法
10、关于上海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全国有辐射带动作用 B. 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 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D. 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11、我国农作物熟制搭配正确的是( )
A.珠江流域:三年三熟 B.长江流域:一年一熟
C.黄河流域:两年三熟 D.松花江流域:一年两熟
12、下列语句中描述西北地区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3、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严重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 B.会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C.该工程西起新疆,东到上海 D.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14、下图为2020年上半年的某个节气当天在某地拍摄的日出日落照片。下列关于该地当天天气或空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高气温4℃ B.天气晴 C.微风 D.空气质量为良
15、我国十五计划中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关于四大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雨水北调主要是解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
B.四大工程中,全部位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是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优化了能源结构
D.西电东送中,最大的水电站是三峡
1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17、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景观与我国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农作物一年三熟
C.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18、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是
A.加大了东部地区的建设投入
B.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C.缓解了西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D.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19、黄土高原地区的人类活动类型中不利于水土保持的是 ( )
A.陡坡耕种 B.植树造林 C.修建小水库 D.修筑梯田
20、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一熟 D.两年三熟
21、西北地区植被景观从东向西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 和________为主,东部________ 以________ 、________ 景观为主; 西部________ 中有大面积________ 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________。
23、我国四大牧区中出产细毛羊的是 牧区,出产牦牛的是 牧区。
24、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现。如图为南极科考大事记和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83年中国加入《南极条约》后,在南极建设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地区特殊地理环境进行大量的科学考察,为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读下图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其原因___。
26、我国西北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__;四大高原中纬度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7、北方地区的地方特产很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洛阳_________、兰州_________等.
28、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利用其有利地理位置发展了 型经济。
29、在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_________
30、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31、读“西北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位于山脉A以西,东临____地区,四大地理单元中跨____(经度、纬度)最广。
(2)图中C高原,它主要位于____(省区全称),地表特征为____。
(3)图中B地区的牲畜代表有____(写出一种),该区特色农业是____。
(4)甲、乙两地区的界线山脉主要是____、____。
32、能源生产的地区不平衡和国家间分配、消耗不均,是产生能源问题的根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第一季度,见证了历史性的第四次油价暴跌。4月,传闻沙特阿拉伯将退出“欧佩克”,全面宣战俄罗斯。世界主要产油国大打石油价格战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沙特对欧洲的原油售价降至每桶10美元左右,国际油价累计下跌了近70%。
材料二:
(1)参照图中俄罗斯的内容,完成对中东地区的相关描述。
(2)读图可知,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简述该地区对世界石油产业影响巨大的原因。
(3)中国与俄罗斯进行经济合作,如何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近年来,中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而中东地区的石油运到中国则是利用海上运输,请在图一中画出中东地区的石油运往上海的海上航线。
33、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地区东起①太行山脉,西至②___________,南连③秦岭,北抵④_________高原(古长城),包括山西省、________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甘肃省的一部分地区。
(2)观察“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是______________ .
(3)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是_______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说明造成原因(至少答三点)。
(5)黄土高原地区十分重视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工作,针对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请将下列措施与对应地貌类型连接起来.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_
34、读左图和右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材料二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
(1)左图中①海峡西岸的②是___省,③处有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____。
(2)有“购物天堂”和“东方明珠”之称的是________。代表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是_________。
(3)A特别行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________
A、海上运输业 B、加工工业 C、博彩旅游业 D、金融贸易业
(4)台湾岛被誉为“祖国的宝岛”,下列描述中可信的是________
①“海上米仓”“东方甜岛” ②东南部沿海降水少,光照充足
③山地、平原面积各占一半 ④是“水果之乡”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关于港珠澳大桥重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助于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
B、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发展
C、缓解香港人少地多的压力
D、有利于内地与港澳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6)关于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大陆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港澳的经济发展无需依靠祖国内地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和祖国内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35、某学校开展了“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图一)和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图二)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反映出水中泥沙含量___,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__(填“上”或“中”)游河段。
(2)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乙地表植被________,水土流失多。观察比较:图一中水样A与图二中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黄河中游流经________髙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地表呈现________的景观。
(4)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