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卞之琳和戴望舒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我爱这土地》和《萧红葛畔口占》。

    B. 小说往往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 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均为国别体史学著作。

    D. 茨威格,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人类群星闪耀时》。

  • 2、下面对古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B.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两字逼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C.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 ,拿“陋室”比古代贤人的居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像古代名贤一样具有高洁伟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D. 《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 3、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既可悲又可笑: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B. 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描写了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路,在自然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与饥饿、寒冷、恐惧和死亡作斗争的故事,表现出人战胜自然、战胜死亡的积极思想。

    C. 《孔乙己》《社戏》和《藤野先生》里的“我”都是作者自己。

    D. 《变色龙》《蒲柳人家》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 4、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A.桓侯故使人问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气象正矣。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而近者玩习不能究一川径隧起止之势。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有改动

    (注)①融怡:暖和。②斩刻之形:形容过分雕琢刻画的风格。③即:靠近、接触。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拘狭不能得明晦隐见之迹。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1)画见其大____

    A. 目似瞑,暇甚(《狼》)   B.此中有真(《饮酒》其五)

    (2)远望____

    A.潭中鱼百许头(《小石潭记》)  B.二者不得兼(《鱼我所欲也》)

    (3)盖身即山川取之______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B.面山居(《愚公移山》)

    3细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赏析。

    作者通过观察景物特点进行作画的。如春天的山影浅淡如同美人的微微一笑,___________,冬天的山惨淡无色就好像睡着了没有精神。画家这样创作旨在告诫我们_______

    4画家李可染创作山水画的技法之一是让科学规律服从于艺术规律,其效果是追求景与情的巧妙结合,以期达到意境的独创性。郭熙的山水画能达到“山水之意度见矣”,他的创作技法和效果与李可染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简要阐述。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释)①此词作于秦桧任宰相时,朝廷为求和,解除岳飞兵权。②寒蛩:秋天的蟋蟀。③旧山:家乡的山。④瑶琴:饰以美玉的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以静衬动描写了一幅喧闹的深秋夜景图,渲染了一种热闹的氛围。

    B.“惊”字再现词人难眠的情景。“起来”句写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

    C.下阕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深感寂寞的心情。

    D.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含蓄委婉,抑扬顿挫,情景交融,艺术手法高超。

    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下面几位家长的说话内容,完成下题。

    甲:现在,真正不打孩子的家长不多。

    乙:是啊,俗话说得好:“不打不成才。”

    丙:那可不行。我是从来不打孩子的,好好说服教育,孩子会听你的。

    丁:是啊,是不该打。可一时气急了,就顾不得那么多了。那天,我那小子摔破了两个邻居家的瓷玩具,就挨了一顿揍。

    丙:克制自己嘛。我认为父母应和孩子多沟通,绝不能动拳头!

    甲:孩子上小学时应该打,上中学就不要打了。

    乙:我认为,为了孩子的明天,父母不要吝啬自己的巴掌!

    1家长谈论的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长丁所说的“我那小子摔破了两个邻居家的瓷玩具”这句话有歧义。要消除歧义,这 句话应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积累。

    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   》)

    有时我常常想:它的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陶渊明《饮酒》中展示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及旷达心胸的诗句是  

    《愚公移山》中愚公认为大山可以移除的原因是

    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雄浑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题。

    沙漠中的绿色使者

    骆昌芹

    (1)大家都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人间仙境然而你可能不知道新疆克里雅人竟在大沙漠中也发现了桃花源。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浩瀚无边一望无垠的沙丘犹如大洋中的惊涛骇浪。沙漠边缘生长的胡杨林构成了无数条阻止风沙肆虐的绿色长廊

    (2)胡杨类属于杨柳科它跟北方生长的白杨、青杨、山杨等属于同一科。胡杨可高达10m左右可存活大约100年。目前我国沙漠中大约有400种杨柳科多为矮小的灌木而胡杨仅存于塔克拉玛干这样恶劣的大沙漠之中。

    (3)令人惊奇的是即使是长在同一棵胡杨上的叶片也各不相同有三菱形的有椭圆形的也有心形的因此北方人习惯称其为异叶杨。那么胡杨的叶片为什么是如此模样?有人认为胡杨树叶片狭长而细小是出于适应沙漠环境的需要避免叶面水分的蒸腾和沙漠里高温的侵害从而增强其抗旱能力。

    (4)据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仅有10-40 mm。在炎热的夏季地表温度可达70-95 摄氏度。在这样十分严酷的环境中胡杨依然能顶住酷暑独自栖身于沙漠的边缘——靠发达的根系维持自身的生长需求源源不断地汲取地下15 m的水分使其变为自身的养料。据科学考察胡杨的侧根向四周伸展长度在10 m以上根系发展最远的将近30m

    (5)沙漠毕竟是沙漠它并非是胡杨生长的沃土。由于天山和昆仑山的雪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这些盐分在深层土壤中积累导致了沙漠底层的土壤中含盐量很高。与那些惧怕盐碱地的植物相比胡杨具有非凡的耐盐碱能力它能将自己体内的盐分和汲取的盐分通过树干的裂纹排出体外所以在树干表面形成了透明的乳白色的晶状体。

    (6)胡杨不仅具有耐旱、耐盐分的能力抗风沙的能力也胜过其他植物。胡杨的根系十分发达无论是长向侧面还是深入土层的根部都是密而长使整棵树不易被呼啸的狂风所刮倒。即使被风沙埋住了整个主干它又能很快地从树干周围生长出无数的须根。这些须根逐渐萌生出许多小胡杨来甚至出现成片的胡杨林。由此可见胡杨在恶劣的环境里所能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是十分惊人的。

    (7)胡杨排出的胡杨泪中所含的盐分常常高达70%。胡杨泪的成分为碳酸钠即俗称的苏打可以用它来蒸馒头、做糕点化工厂还可以将其和羊油混合在一起制成高档香皂。而一棵胡杨每年落下的可达30 kg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型化工厂。胡杨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盐分当地人常常采集胡杨叶喂牲畜冬季贮存胡杨叶作为牛、羊最佳的冬饲料。中医用胡杨叶熬成汤对治疗高血压很有帮助。胡杨木质干硬、材质密是制家具的上等木材。

    (8)胡杨是沙漠地区的特殊树种目前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沙漠地区。由于胡杨林对改善沙漠环境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1】选文第(1)段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写起,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胡杨的相关知识?

    【3】第(4)段加横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根据科学考察,胡杨的侧根向四周伸展长度在10 m以上根系发展最远的将近30m

    【4】第(4)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据资料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仅有10-40 mm。在炎热的夏季地表温度可达70-95 摄氏度。

    【5】选文以沙漠中的'绿色使者'为题,有怎样的好处?

     

  • 10、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菜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头上已经袅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热乎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抓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来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吐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还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颗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颗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颗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老伴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说出了口:“庙里的师父说过,只要心意到了,都是一样的。”老伴说的庙是村里的华佗寺庙,她常去那里烧香。

    老王说:“我走后,你去庙里烧烧(香),保佑保佑。”

    老伴没有吭声。老王知道,即便他不交代,老伴也会去庙里磕头许愿的。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颗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华啊!好大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总,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咱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中,真不是钱的事儿……新年好,古得拜!”老王挂断电话,开上车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呢,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虎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他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给拦下了——一位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左手拄柄关公大刀坐在路中间,右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得进村。

    杨经理忙从口袋里掏出口罩,一边戴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反省,不,隔离呢。”

    杨经理闻听,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横幅的上边写着“别来无恙”,下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动静,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总,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不能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这回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总,武汉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里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啥啊?鱼?鹅?”老王打断杨经理的话,马上又说,“对对对,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摘掉口罩,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7期)

    【1】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情节。

    (1)______—老王开车去武汉送白菜—(2)______—老大爷夸赞老王是骄傲—(3)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析小说两次写到的老王的笑。

    (1)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容。

    (2)老王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3】小说中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采用独立句成段的形式。作者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请从内容、情节、人物或读者等方面任选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 11、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张峪铭

    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去催生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绎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宁静可以致远。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景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宁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色。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能感受被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牧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在动,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让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筹交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雷动的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可叹的是,想在喧嚣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一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围。到头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上,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带来的安乐是有限的,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大,修炼得百毒不侵。

    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苇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宁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筑就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选自《现代阅读》2014年第1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开头①②两段写土地要休息有什么作用? 

    【3】文章④⑤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内容简要说说有什么作用?

    【4】人和土地一样需要宁静。细心阅读一至五段,体会东坡和莫言的事例,为什么说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七段中“‘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这句话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声响的世界上:“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写的是音乐高低起伏与疾徐变化的声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写的是自然静默肃穆中丰富多样的声响;“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写的是人世间欣欣向荣追求幸福的声响……可是,今天我们可能听不清、听不见这样的声音了,因为纷繁的现实中,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那么,在这喧嚣不已的环境中你认为该如何去聆听想听、愿听、该听的声音?请以“聆听 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全面理解材料,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