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如:家君、在下、愚见、寒舍。
B.《我的叔叔于勒》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莫泊桑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一般指绝句和律诗。如:《赤壁》《泊秦淮》是绝句,《游山西村》《钱塘湖春行》是律诗。
D.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构成了一幅图画。
B.山楂开始红了,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露出半个脸儿。
C.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
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论争,他都发表一些“出格”的言论,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B.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C.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D.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4、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好诗词,如这样简洁却充满无穷张力的精神结晶,是最能与时间之盾抗衡的矛。
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四顾茫茫,感受到的,是一种广阔时空下的孤独感。
③但恰恰是这种孤独感,让他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再孤独,让这首诗拥有无数拥趸。
④诗却因这种“空前绝后”,吸引着源源不尽的来者。
⑤诗人的目光,贯穿时间这条长线,悲怆于既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来者”。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③⑤④①
5、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B. 必先苦其心志 苦:受苦
C.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而:表示并列的连词
D. 非徒愈病 徒:只,仅仅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B. 曾益其所不能 有所广益
C.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左手倚一横木
D.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国恒亡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说明了这些人虽然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历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 孟子认为逆境造就人才。第二段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艰苦的磨炼。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从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使良医不得尽其术。
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小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②。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③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④。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1)蒋捷(生卒年不详),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⑶僧庐:僧寺,僧舍。⑷无情:无动于衷。
【1】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年听雨图”把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的奢靡生活表现了出来。
B. “壮年听雨图”描绘了一幅江阔水大、风急云低的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包孕其中。
C.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词人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已经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
D. 在作者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萧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B. “鬓已星星”运用夸张手法,表明白发不多。
C. “一任”两个字表达了听雨人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D.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7、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激情、浪漫、梦幻,是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最好描述。导演们使用了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巨大的水墨文化卷zhóu____,数千张世界儿童的笑脸,用世界的语言传递古老神奇的中国文化。当罗格的那句“无与lún____比”响彻北京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世界对中国的赞美,更是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当焰火、星光、五星红旗在鸟巢辉映之时,我却似乎看到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种种劫难,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从火烧圆明园到南京大屠杀,______________,我们用不屈、坚韧、勇敢、自信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北京奥运仅仅是开始,开幕式也只是一个宣言。作为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卷zhóu____________ 无与lún________比”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举办一次“争当文明小市民,争做环保小使者”演讲比赛,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比赛写一段开场白(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②居高声自远, 。(虞世南《蝉》)
③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冰心《成功的花》)
⑤文字创作也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惟有不断创新,才能带给读者惊喜,引领新的时代,正如
赵翼《论诗》中的诗句:“ , ”。
⑥曹操《龟虽寿》中“ , ”运用比喻,表现了作
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9、阅读下面两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A)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杨宅的甜水有人送,洗衣裳的苦水归车夫去挑。这个工作在条件之外,祥子为对付事情,没敢争论,一声没响的给挑满了缸。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给买东西。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
(B)“先洗洗,上点药,再说别的。”曹先生看着自己的手说,太太正给慢慢地往上缠纱布。“先洗洗!”高妈也又想起话来。“先生并没说什么呀,你别先倒打一瓦!”
祥子还不动。“不用洗,一会儿就好!一个拉包月的,摔了人,碰了车,没脸再……”他的话不够帮助说完全了他的意思,可是他的感情已经发泄净尽,只差着放声哭了。辞事,让工钱,在祥子看就差不多等于自杀。可是责任,脸面,在这时候似乎比命还重要,因为摔的不是别人,而是曹先生。假若他把那位杨太太摔了,摔了就摔了,活该!对杨太太,他可以拿出街面上的蛮横劲儿,因为她不拿人待他,他也不便客气;钱是一切,说不着什么脸面,哪叫规矩。曹先生根本不是那样的人,他得牺牲了钱,好保住脸面。他顾不得恨谁,只恨自己的命,他差不多想到:从曹家出去,他就永不再拉车;自己的命即使不值钱,可以拼上;人家的命呢?真要摔死一口子,怎办呢?以前他没想到过这个,因为这次是把曹先生摔伤,所以悟过这个理儿来。好吧,工钱可以不要,从此改行,不再干这背着人命的事。拉车是他理想的职业,搁下这个就等于放弃了希望。他觉得他的一生就得窝窝囊囊的混过去了,连成个好拉车的也不用再想,空长了那么大的身量!在外面拉散座的时侯,他曾毫不客气地“抄”买卖,被大家嘲骂,可是这样的不要脸正是因为自己要强,想买上车,他可以原谅自己。拉包月而惹了祸,自己有什么可说的呢?这要被人知道了,祥子摔了人,碰坏了车;哪道拉包车的,什么玩艺!祥子没了出路!他不能等曹先生辞他,只好自己先滚吧!
“祥子,”曹先生的手已裹好,“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灯。算了吧,洗洗,上点药。”
【1】选文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______,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
【2】请结合(A)(B)两篇选文分析祥子的性格特点。
【3】祥子在杨宅和曹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谈谈你的看法。
10、苍蝇的光荣与伟大
①如果按照数量平均分配,地球上每个人大约拥有1700万只苍蝇。属于你的那一群,可能生活在最低气温零下70°C的北极、海拔5364米的珠峰大本营、贝加尔湖1.7千米深的湖底,或是利用浓密的毛发在体表形成一个小气泡,漂在美国莫诺湖捕食、产卵。
②你最熟悉的,大概是那些臭名昭著的从洞穴时代起就与人类形影不离的家蝇。它们在垃圾堆、臭水沟振翅游荡一番,熟门熟路地飞进厨房,靠脚底的味蕾品尝食物的滋味,用反刍出来的胃酸和唾液里的消化酶溶解食物,然后用细长的口器凑上去吸食美味的汤汁。
③研究这些小家伙,需要异常强大的忍耐力。伦敦昆虫学家麦克阿丽斯特,是这种双翅目昆虫的忠实粉丝。不久前,她专门写了一本书,作为“献给苍蝇的赞美诗”,书名就叫《苍蝇的秘密生活》。在她笔下,这群昆虫无所不为,无所不在,闹哄哄地生活,尽心尽力地为人类做贡献,却从没得到认可。麦克阿丽斯特最喜欢的苍蝇,是一种身长1~3毫米、芝麻大小的小蝇。它们像蜜蜂一样勤恳工作,为可可树传授花粉,没有它们就没有巧克力。芒果、红辣椒、黑胡椒、胡萝卜和洋葱,都要靠苍蝇传粉。
④有些苍蝇是食尸动物和食粪动物,它们负责吃掉排水沟里的污泥,回收动物腐烂的尸体和粪便,让它们尘归尘土归土。这类苍蝇大约有1100种,法医和侦探可以通过观察它们卵的发育阶段,来判断凶案发生的时间。
⑤每年雨季,许多鸟迁徙到非洲维多利亚湖,在密密麻麻如同云雾的双翅目蠓虫群中大饱口福。对当地穷人来说,这些飞舞在半空中的蛋白质是天赐的美食。他们把蠓虫挤压成黑色的肉饼,油煎,做成汉堡包,每个约含50万只蠓虫。
⑥古埃及人欣赏苍蝇不屈不挠骚扰人类的毅力和勇气,把它们视为“圣物”,用金子制作苍蝇形状的护身符,奖给新王朝最英勇的战士。现代科学来了,苍蝇是第一批被送上太空的生物,在国际空间站的实验室“到此一游”。果蝇有75%的致病基因和人类一样,是遗传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发布报告称,他们对苍蝇大脑工作原理的研究,可以用于改善互联网搜索引擎。弗吉尼亚州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苍蝇大脑的线路图,试图分析它们是如何思考的。
⑦遇到危险时,苍蝇不但会拍拍翅膀飞走,还会屈起6只脚迅速弹跳。科学家认为,这个过程是苍蝇基于气味、记忆、饥饿、恐惧等,用大脑思考得出的逃生策略。
⑧蜘蛛蝇是她钟情的苍蝇之一。它们体型又大又圆,身体表面的稠密毛发泛着金属般蓝绿的光。它们把卵产在蜘蛛的必经之路上,专挑狼蛛、活板门蛛、漏斗网蛛等体型大、寿命长的蜘蛛下手。一有机会,幼虫就会黏在蜘蛛腿上,钻进蜘蛛腹部,把它从里到外啃食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副空壳。
⑨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小东西有着足够的耐心。如果蜘蛛还没有长大,幼虫会蛰伏沉睡好几年,直到寄主成长为一顿丰美的大餐。更可怕的是,它们拥有异常强大的繁殖能力。普通家蝇一生中产卵500个,有的苍蝇还会更多。雄性马蝇在追逐异性时,能够以每小时145公里的时速狂飙40公里。受气候变暖影响,到2080年,家蝇的数量将增加244%。
⑩早在2.6亿年以前,这群长翅膀的小家伙就已经在古生物的粪便中快乐生活。作为大自然的幸存者,它们轻巧地掠过沧海桑田,见证无数生物的诞生和消逝,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作别年轻的人类。
(高珮莙 选自《中国青年报》)
【1】列举苍蝇光荣与伟大的具体体现。(3例即可)
【2】第②小节内容是否会削弱“苍蝇的光荣与伟大”这个主旨?请简述理由。
【3】按要求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⑴ 一有机会,幼虫就会黏在蜘蛛腿上,钻进蜘蛛腹部,把它从里到外啃食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一副空壳。(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⑵ 雄性马蝇在追逐异性时,能够以每小时145公里的时速狂飙40公里。(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赏析)
【4】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划线句中举一系列数据说明苍蝇的数量多、分布广、迁徙繁殖能力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苍蝇的喜爱。
B. 文章第③小节“在她笔下,这群昆虫无所不为,无所不在,闹哄哄地生活,尽心尽力地为人类做贡献,却从没得到认可。”句中“无所不为”贬义词褒用,表达了昆虫学家对这群苍蝇的喜爱之情。
C. 第⑦小节中“遇到危险时,苍蝇不但会拍拍翅膀飞走,还会屈起6只脚迅速弹跳。”完全表现了苍蝇的本能反应迅速。
D. 文章结尾“作为大自然的幸存者,它们轻巧地掠过沧海桑田,见证无数生物的诞生和消逝,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作别年轻的人类。”作者是警示人们如果不注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人类的消亡将比苍蝇早。
【5】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材料一:15 世纪中期到16 世纪初兴起一股刻意描绘苍蝇的风潮,最早的代表作是克里斯蒂的《嘉都西会修士肖像》画面下方的框边画了一只苍蝇的侧面。意大利画家克里韦利也在圣母子像的前方栏杆左侧画上苍蝇。根据《历代名画记》记载,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画家曹不兴描绘屏风时,一不留神掉了画笔而弄脏了画作,只好巧妙地添上几笔画成苍蝇,结果孙权以为是真的苍蝇,伸手驱赶。
(宫下归久朗《名画里的苍蝇》)
材料二: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的确,谁也没有发现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鲁迅《战士和苍蝇》)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1】通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论证的思路。
①—②提出问题:作者由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论点。
③—⑥分析问题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
⑦—⑧分析问题:从正面论证了磨难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⑨分析问题:人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历尽磨难生命才会精彩。
⑩解决问题: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各种磨难。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
【4】第⑧自然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
【5】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第⑨自然段“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理解?
12、写作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朗读者》的制作者、主持人董卿说:所谓“松柏之志,经霜犹茂”。苦难本身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的,要看它对谁来讲。对于温室里的花来讲,就是灭顶之灾;对于一棵松柏来讲,它如果能够扛过所有的苦难,那才是财富。
你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呢?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写,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