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A.祗辱奴隶人之手 B.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C.汉阴 D.箕畚运渤海之尾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颁”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B. 陶渊明是我国最早的山水田园诗人,比较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王维和孟浩然。

    C. 《小石潭记》是宋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D.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明朝诗人魏学洢的《核舟记》。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时代,网购对于大部分老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对年轻人却是很熟悉的。

    B.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C.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来说无比重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

  •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④①⑤②③ B. ⑤②③④① C. ④①②⑤③ D. ②③④⑤①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经》多采用__________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有几个字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歌反复描写蒹葭、白露等景物,请回答:描写这些景物对于抒发感情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3)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请参照示例,为祥子“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简洁的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

    示例:图1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漂移”和“迁移”能否互换?下列句子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不能互换。

    B.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大陆漂浮在水面上移动,迁移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适合于动物。

    C.漂移与迁移意思相近,都有移动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D.如果互换,就不能准确表达其意,就体现不出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A.学科之间是互通的。

    B.地质学家也要懂生物学。

    C.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D.我们要学会发散思维。

    3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括号里边内容的作用(  )

    A.补充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更令人信服。

    B.是一种假设。

    C.说明作者善于想象。

    D.多此一举,没有必要。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二则名言,按要求作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这两句面对孤独表达形象、思想深刻的诗句,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