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孝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①小明给同学起不雅绰号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没有规则,就无法上课;没有规则,就没有正常的体育比赛;没有规则,就没有有序的交通;没有交通秩序,我们甚至连按时上学都得不到保障。这说明(     

    ①有了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②凡是有规则的地方人们就没有行动自由

    ③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规则

    ④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3、“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从“国”字的说文解字中,体现出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①领土完整、国家统一②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④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202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管理,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界线。这体现了(     

    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恰当的是(     

    ①向人祝贺说“恭喜”,请人指点说“赐教”②起身作别说“久违”,求人谅解说“拜托”

    ③探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④麻烦别人说“打扰”,请人别送说“留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下面选项中能体现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的是(     

    ①蔬菜大棚里农民大爷正在采摘有机草莓            ②百货公司里琳琅满目的商品

    ③在电视里观看“天舟一号”成功发射               ④在新华书店寻找《中华好诗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7、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意识到(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应养成亲社会行为

    B.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亲社会行为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生存发展

    D.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个人离不开社会

  • 8、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落实课程内容有利于(     

    ①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劳动习惯,切实提高劳动意识

    ②让学生投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更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③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转变劳动观念,涵养实干精神,建立健全国家劳动法律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2023年12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1亿,网络流行语被未成年人广泛使用,网络模仿现象突出。这警示我们(     

    A.短视频信息多元,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B.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交友平等自主,需要慎重结交网友

    D.学会“信息节食”,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 10、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微行为

    微点评

    有序停放共享单车

    ①遵守公共秩序

    参加学农社会实践活动

    ②培养亲社会行为

    担任垃圾分类活动宣讲员

    ③服务社会,担当责任

    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

    ④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某校高一学生刘某(16岁),伙同他人持刀威胁,劫取三轮车司机张某某现金600元及手机一部,被人民法院判处抢劫罪,处以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罚金人民币查仟元。据了解,刘某从小就不守规矩,我行我素,初二时开始酷爱网游而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案例警示我们(     

    A.不守规矩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B.玩游戏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C.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加重处罚

    D.要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 12、一首七律这样赞美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先当战士逆行渊,后作专家种学田。拨雾荆人还物象,悬壶楚地扫魔鞭。山松不老怀真理,娟丽崇兰结众缘。化鹤三江欢陌客,惊魂九派震愚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位院士为了抗击疫情,完全放弃了个人利益

    ②两位院士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利益为重

    ③两位院士具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④两位院士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3、“我是中国空军,你们的行为己严重影响我飞行安全,现向你提出严正警告!”2023年8月,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编队,遭遇外机“亮肚皮”挂武器挑衅,我军飞行员临危不退,严正警告,最终将外机驱离。飞行员以实际行动(     

    ①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②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担当

    ③捍卫国家尊严,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④表明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全部利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4、互联网在增加社会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容易把人限制在电脑前,限制在固定的住所之中,由此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对此现象,我们的正确评价是(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③使用互联网,容易使个人隐私被侵犯

    ④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但是不应该把自己“宅”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青年志愿者,尽己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23年8月11日,广东5000名青年志愿者整装待发,正式前往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及肇庆市、惠州市龙门县乡村基层投身“百千万工程”,开展服务。这启示我们(     

    ①服务社会,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②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成就“个人梦”

    ③只要实现中国梦,也就实现了个人梦④应当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社会中,我们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这说明(     

    ①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身份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我们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在相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7、“我向总理说句话”是中国政府网联合人民网等多家网络平台及各地政府网站开展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2023年,该活动征集了很多网民建设性的建议,推动了政府公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这说明网络(     

    ①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②拓宽了公民参与的渠道

    ③提高了文化传播的质量④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快递员小张在收件人签收快递的时候,发现屋里的人正用手机和电脑频繁与外界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小张不动声色地离开出租房后,及时拨打电话报警,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案件中的小张(     

    ①具有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值得褒扬

    ②胆小怕事,不敢跟犯罪分子面对面作斗争

    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险些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④有勇有谋,能够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因为(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享有的权利

    ②我国已形成完备的国家安全体系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杜甫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无儿无女,经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诗人杜甫非常同情她,无论老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诗人杜甫的行为启示我们(     

    A.对他人的疑惑给予耐心的解答

    B.要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C.应该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难处

    D.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特长,真诚地欣赏他人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养狗是我的权利与自由,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小王很不服气。

    请你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帮助小王明别是非。

  • 22、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年龄相对提前,犯罪类型增多,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危害,一些影响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因行为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得到应有惩处,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23、一群年轻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愿就业。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请根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分析(6分)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材料二:“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2016年央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歌曲《六尺巷》受到观众的好评。此歌曲取材于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和探访热潮,人们纷纷前往实地领悟、体会其互敬礼让、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

    (1)材料一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2)材料二体现了哪种亲社会行为?

    (3)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哪些帮助?

    (4)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说明了什么?

  • 25、德德在今天我倍儿爽的作文里写道:体育老师告诉我们,中央发布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规定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作为足球迷,我感觉倍儿爽,太棒了……

    (1)足球运动能提高身体素质,可以维护公民的哪项权利?我国出台了哪些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至少写出两部)

    (2)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此项权利?

    (3)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积极行使这项权利?

     

  • 26、树立规则意识 ,自觉遵守规则

    材料一:在飞机场,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在服装厂,纺织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在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在公共场所,人们保持安静。

    材料二:马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不停地大声打手机。“孩子睡着了,请你小声点。”“打手机是我的自由!”“‘自由’也不能损害其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呀!”

      材料一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维护社会秩序,为什么要靠规则?

     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 27、观察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的图片,回答问题。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喜欢的传统乐器)

    (1)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通过前郭县的全称,可以看出我国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2)列举你所知道的我省的两个少数民族?

    (3)我国各民族血脉相连,各族人民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4)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该怎么做?

     

  • 28、【奋斗美好生活,少年童心向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着力描绘民心“和暖”新图景:“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民生工作的安排部署,说到了社区工作者的心坎上。创新铺就社区“和美”新画卷: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好为民服务、创新服务模式,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是社区工作者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心愿。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集民智、汇民意、凝民心,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共建共治共享将为城乡社区注入新活力,汇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共同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共同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某中学计划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主题学习活动。

    (2)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从中学生的视角抒发对党的忠诚和热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