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青年报围绕“公民对诚信的认识”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调查内容 | 平时会主动维护个人信用 | 认为个人应树立信用即“身份证”的意识 | 期待建立全网信用平台打造诚信社会 |
所占比例 | 92.2% | 63.6% | 59.8% |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大多数公民懂得诚信是种可贵品质,努力做诚实的人
②大多数公民不能正确处理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构建诚信社会人人有责
④诚信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通过网络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了太空科普授课。这体现了( )
A.网络促进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展之际,某班同学专门组织了一场“大国点名:我参与,我行动”的大讨论。下列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
①人口普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利益至上
②人口普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完全等同
④“大国点名:我参与”,国家利益只有通过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为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图示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
A.①刑事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
B.①法律;②社会规则
C.①刑罚;②主刑
D.①驱逐出境;②附加刑
5、刘某在网上销售掺假的蜂蜜,违反了他与网络平台签订的“不得销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商品”的约定,人民法院判令刘某赔偿该网络平台人民币2万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网络平台只需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必尊重商家的权益
B.刘某为赚钱,不必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C.刘某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D.网络销售假货横行,只处罚刘某有违社会公平
6、“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洋洋的这篇小论文想表达的观点是( )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秩序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C.社会秩序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8、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小阳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慎失足落水,他立即寻求附近大人帮忙救援 | 小阳做到了见义“智”为 |
② | 献爱心活动中,家庭并不富裕的小梦要求父母必须给予“赞助” | 小梦懂得关爱他人,十分有爱心 |
③ | 小美和朋友约好去博物馆,却因为堵车迟到,她及时向朋友说明情况并道歉 | 小美真诚对待朋友,对他人负责 |
④ | 下午放学回家,妈妈问小丽:“今天累不累?”小丽却不耐烦地挥手说:“别烦我!” | 小丽应尊重妈妈,学会换位思考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对此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说,以下适合采纳的是( )
①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③相互尊重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④要重视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对个别初中生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小林情绪低落,小明便上前询问,小林却什么也不想说,小明也没有再追问 | 这是不重视他人、没有给予热情帮助的表现。 |
② | 公交车上,满身泥土的农民工一直不敢坐椅子。小美对他说:“您坐吧,椅子脏了我擦。 | 小美懂得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 |
③ |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后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 卖方的行为既违反了诚信的原则,也是违法行为。 |
④ | 小王家里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多次交涉,小王却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 | 小王的行为不道德,却不违法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体现了业缘关系的有( )
①小赣和小鄱是老乡②小吉和小辰是兄妹
③小阳和小景是同事④小于和小九是同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下列四个案件的违法性质及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①邻居收养流浪狗,每晚不停叫,影响大家休息——行政违法,给法院打电话
②某商家沿街促销,围观群众占道导致交通阻塞——行政违法,向城管部门举报
③赵某与贾某因占座发生矛盾,将贾某打成重伤——刑事违法,向公安局报警
④某培训机构未经高考状元同意将其照片作宣传——民事违法,向检察院起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泛网络视听领域市场规模超7000亿元,有42.7%的用户在最近半年内因观看网络视频或网络直播而购买过商品,短视频平台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及学习相关知识的首要渠道。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④网络无限突破了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成都大运会期间,活跃着一群辛勤奉献的大运城市志愿者,他们用热心、舒心、暖心的服务,织就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为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B.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各种关系
15、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同学的做法能体现对他人尊重的有( )
①小美总是喜欢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②小亮模仿腿脚不便的人走路
③小青见到长辈,总是主动打招呼④小丽蹲下来与坐在轮椅上的同学交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3年6月15日晚,一位球迷从看台跳下冲入球场拥抱梅西,并在球场中奔跑,后被工作人员带离,导致比赛一度中断。次日,朝阳公安分局通报,该男子已年满十八周岁,已依法对其行政拘留。这则材料说明( )
①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自由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自由永远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存在的④法律社会的自由是不超越法律法规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的一种____状态。( )
A.无序化
B.平等化
C.有序化
D.自由化
18、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面名言警句中体现尊重的有( )
①不学礼,无以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④敬人者,人恒敬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一则视频获众多网友点赞:一外卖员摔了一跤导致延迟配送,主动给顾客买了一杯奶茶并道歉,顾客发现外卖员的伤口就拿着创口贴和酒精帮外卖员消毒,还给他五星好评。众人点赞给我们的启发是( )
①换位思考,理解包容他人 ②平等待人,赢得他人认可
③互相尊重,促进社会和谐 ④自信自强,助力人生绽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不断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过程。下列行为不属于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 )
A.老师为我一对一授课
B.从不迟到,从不旷课
C.上课认真听讲并回答
D.能够言必行,行必果
21、张强同学认为:“博客”属于私人空间,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任何言论,任何人对其内容都无权干涉。请对他的观点进行辨析。
22、八年级同学王鑫因学习基础差,经常逃学、旷课:他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就不去,别人管不着。”这种观点对吗?
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3、同学们围绕“文明的差异”进行了一场辩论。
甲:“世界文明,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息息相通。”
乙:“在漫长的实力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文明的差异已经成为我们不可逾越的鸿沟。”
24、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奋进新征程、实现中国梦,2022年4月30日,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发布2022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胡兴盛、成红霞、王学勇、亓传周、刘书杰、熊朝永、吾买尔·库尔班、龙兵、张硕和中铁建工集团北京2022年冬奥会奥运村及场馆群工程项目经理部集体光荣入选,他们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有的在高水平科技前沿阵地勇攀高峰,有的积极承担“急、难、险、重”攻关重任,有的通过技术创新大幅降低生产线工位工时,有的驻守黄河水闸管理一线保护生态环境,有的助力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步入超深水时代,有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全力保障物资供应,有的在个人发展同时不忘帮助乡亲脱贫致富,有的克服困难确保北京冬奥会期间各项基础设施平稳安全运行……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充分展现了劳动者的时代风采,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1)谈谈对“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句话的理解。
(2)我们怎样才能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25、材料: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一例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行为。
(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6、什么是社会规则?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27、 小明星期六去到书店看书,惊奇的发现自己的一篇文章收录在一本作文书里,并署有自己学校班级姓名。
请问:
(1)你觉得那本作文书的出版社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你认为小明会怎么做?
28、尊重人身权利
在众多的公民权利中,有一类权利与我们的生命历程形影不离,这就是人身权。人身权赋予我们维护生存与尊严的力量,是我们灵与肉的守护神。我们一定要珍视人身权,既尊重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又注意尊重爱护他人的人身权。
⑴请你列举两个侵犯人身权利的事例。
⑵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⑶你认为公民应该怎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⑷我们青少年如何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