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沈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 2、沂南县是诸葛亮的家乡,2018年5月第九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隆重纪念诸葛亮,杜甫诗称赞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以下不是诸葛亮的历史功绩是

    A.联吴抗曹 B.三顾茅庐 C.创造八阵图 D.淝水之战

  • 3、秦朝与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下面关于这两个王朝的相同点归纳,错误的是

    A.都结束了中国一段相当长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形成国家大一统

    B.都创新性地出台了新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都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的伟大举措,都创建了伟大土木工程

    D.都因为统治者过于残暴,所以二世而亡,政权被农民起义者替代

  •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北方农民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D.统治者施以仁政

  • 5、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在秦始皇下令修万里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余秋雨笔下的“了不起工程”是指(  )

    A.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B.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C.李春建造赵州桥 D.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 6、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7、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8、以下示意图说明

    ·北京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

    得出结论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

    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

    C.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

    D.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

  • 9、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已经能够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北京人   B. 北京人  山顶洞人

    C.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D. 河姆渡人  半坡人

     

  • 10、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纸上谈兵——城濮之战 B.退避三舍——桂陵之战

    C.围魏救赵——长平之战 D.卧薪尝胆——吴越争霸

  • 11、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窦娥冤》

  • 12、对于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造船业十分发达,船只种类繁多

    B.罗盘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宋朝造船和航海技术在当时居于世界前列

    D. 在广州、德州等港口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 13、宋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开放的民族政策

    B.短暂且繁荣

    C.民族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 14、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你认为不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

    D.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 15、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是(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 1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 春秋和战国

    B. 战国和三国

    C. 秦朝和春秋

    D. 秦初和汉初

  • 17、新学期自我介绍时,一位同学说他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同姓,而名字恰恰是其都城。这位同学的姓名是(     

    A.夏、阳城

    B.商、亳

    C.周、镐京

    D.秦、咸阳

  • 18、完全与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19、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飞沙堰

  • 20、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

    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960年___________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

     

  • 22、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 23、916年,______________建立了辽国。宋太宗为夺回_________________,发动了对辽战争,宋军大败;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双方最终签订和议,史称__________________

     

  • 24、依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3)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制度是

    (4)战国时期,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的改革是

  • 25、

    时期

    人物

    学派

    主要主张

    代表著作

    春秋时期

    _________

    道家

    “顺应自然”

    《道德经》

    _________

    儒家

    _________

    《论语》

    战国时期

    墨子

    _________

    兼爱、非攻

     

    孟子

    儒家

    “仁政”“民贵”“君轻”

    韩非

    _________

    以法治国

  • 26、2014年,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在内的三大部分十段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北至_______(今北京),南至_______(今杭州),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作用。

  • 27、两宋时,从越南引进水稻新品种________,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是________________

  • 28、唐朝的商业繁荣,都城______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朝的陶器________________闻名中外,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 29、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_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

     

  • 30、中国古代发生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

    (1)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__________以后,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孔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 世界文化名人  

    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华佗 焚书坑儒  

    秦始皇 发明了“麻沸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迄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3)西周为巩固统治而施行的制度——

    4)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在学习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这一单元后,某校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我国古代的吃住进行了专项的探究。

    【食物见变迁】

    (1)请举出我国农耕时代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住宅现差异】

    (2)请根据所学说出这两座房屋建筑的名称,并判断这是哪两个原始居民的房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