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周分封制至今还能找到它曾经存在的影子:如“鲁”是山东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时至今日,仍然有“齐人”、“鲁人”、“楚人”这样的表述,这都与西周封国的国名有关。”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分封制的原因 B.分封制的内容 C.分封制的影响 D.分封制的经过

  • 2、在他统治下东汉一朝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中兴时代。文中“他”是指

    A. 齐桓公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 3、甲骨文,或称“龟甲文字”“殷墟文字”,是我国可识的汉字中最古老的文字。从记载的内容可以推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4、西汉时期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是( )

    A.

    B.

    C.

    D.

  • 5、“……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上述材料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哪一事件?

    A.签订《马关条约》 B.发动九一八事变 C.发动七七事变 D.进行南京大屠杀

  • 6、促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澶渊之战

  • 7、明朝开始的,从文化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的做法是(  )

    A. 八股取士   B. 废丞相,设三司

    C. 焚书坑儒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8、“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以上诗句描述的历史人物分别对应的是

    A.苏轼、朱元璋、岳飞、郑和

    B.李白、赵匡胤、李自成、文天祥

    C.杜甫、赵构、鉴真、郑成功

    D.杜甫、赵匡胤、戚继光、郑成功

  • 9、假如你是宋代东京的居民,你的邻居不可能是 (  )

    A. 契丹族人   B. 女真族人   C. 回族人 D.党项族人

     

  • 10、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书博士

    D.丞相

  • 11、强国必强语、强语助强国。近年来,各种级别的汉字听写、书写等比赛活动使国人又掀起一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下列文字中,最早具备了汉字基本结构的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12、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守

  • 13、下图"开元通宝"钱币出土于重庆市云阳县明月坝寺庙遗址中。该钱币铸造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 14、密云地区在历史上是军事要地,秦朝时属天下三十六郡之一的

    A.渔阳郡

    B.南阳郡

    C.云中郡

    D.右北平

  • 15、我国疆域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演进形成的。如下图所示疆域图反映了(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 16、如果我们想研究唐朝时期中亚和印度的历史,最好的书籍是(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史记》

    D.《全唐诗》

  • 17、南朝时,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其中人口达百万,商业最为活跃的城市是(     

    A.建康

    B.长安

    C.成都

    D.洛阳

  • 18、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文景时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里体现了文景时期(     

    A.政治清明

    B.经济发展

    C.文化昌盛

    D.社会安定

  • 19、元朝设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僧徒和“吐蕃之境”。“吐蕃之境”就是(  

    A.云贵地区

    B.陕甘地区

    C.新疆地区

    D.西藏地区

  • 20、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图图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一现象体现的秦朝暴政是

    A.赋税沉重

    B.社会治安混乱

    C.法律非常严苛

    D.法制观念淡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了当时高度文明。

  • 22、黄巾起义的原因: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______________,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______________频繁发生,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

  • 23、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________,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周平王把都城迁到________,东周开始。

  • 2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大诗人是_______。被称为

    的是_______。

     

  • 25、完成填空。

  • 26、公元前60年,_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新疆正式归中央管辖;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________

  • 27、将下列尊称雅号前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A诗圣     杜甫(     

    B诗仙     孙思邈(     

    C药王     李白(     

  • 28、制作: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其代表有著名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 29、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 30、公元200年,曹操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用实线把左右相关的两项连接起来

    老子   《韩非子》

    韩非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道德经》

    祖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大明历》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中国古代史上与之相对应的内容。

    (1)瓷都——

    (2)明朝抗倭民族英雄——

    (3)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4)史学两司马一一

    (5)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儒家思想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的文化变革集中表现在尊儒兴学的文化变革上。尊儒,并不是禁绝各家的著作和思想,只是在选拔人才和作为统治思想方面,不取“百家”,而草儒术……尊儒必兴教。董仲舒继承儒家注重教化的传统,建议式帝“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摘编自徐杰年《汉民族史记》

    材料三   儒家文化在传统的宗族治理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几乎从一开始,家风、家训、谱煤、族规的修订就自觉、半自觉地接受着儒家先圣和经典的影响。反过来,因为长期浸润在宗族与家庭生活之中,儒家文化也获得进一步的落实,更加微观化,更加深入人心。

    ——摘编自余治平《耕读传世家,宗范立善德——以淮安余门京风族规、辈分字谱为个案的儒学考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属于儒家思想的有哪些?(写编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领域活跃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是怎样尊儒兴学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何会采纳董仲舒尊儒兴学的建议。

    (3)据材料三,归纳儒家文化与宗族生活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