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郡名 | 建置时代 | 郡治 |
陇西郡 | 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 | 今甘肃临洮 |
辽东郡 | 古燕置,始皇因之 | 今辽宁辽阳 |
南海郡 | 始皇置 | 今广东广州 |
A.分封诸侯,巩固统治
B.推行郡县,中央集权
C.严刑峻法,君主专制
D.全国统一,消除差异
2、在中国历史上,清朝呈现出消灭地方分裂势力和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双重特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抗侵略的是()
A.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
B.组织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
C.打败郑氏集团,统一台湾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稳定新疆
3、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 )
A.赵匡胤和铁木真
B.赵匡胤和忽必烈
C.赵构和成吉思汗
D.赵构和忽必烈
4、“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级不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而自发发动武装起义来进行反抗。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黄巢
D. 李亨
5、“曩(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段记载与下列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最符合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宋朝的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均高于武将,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尚武轻文政策
7、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B.汉高祖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D.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8、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表述错误的是
A.诸侯争霸带来了种种灾难
B.战争期间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C.当时的争霸战争只有利没有弊
D.争霸战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9、《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说明当时使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社会安定 C.北人南迁 D.生产工具改进
10、中药“清肺排毒汤”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方由《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而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司马迁
11、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最新战况
B.日军在南京的残暴行径
C.万家岭的捷报
D.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进展
12、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基础。秦始皇首创的是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13、如图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示意图,根据这种制度,图中第二层的人要为最上层的人尽的义务是
A.修建城池,制定制度
B.管理土地和人民
C.监察百官,镇守疆土
D.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14、“田氏代齐”、“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5、“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歌词中的“马嵬坡下魂断红颜”和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16、七二班历史老师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卡片,下图王小明的作业存在错误的是
A.变法时间
B.变法目的
C.变法者
D.变法结果
1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度量衡
B.秦朝修建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道教开始传播
D.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8、“尊王攘夷齐称霸,退避三舍晋天下。楚王问鼎中原后,卧薪尝胆成佳话”诗中提到的“齐”“晋”“楚”等诸侯国的产生来源于
A. 行省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19、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粟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20、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下列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经历了“知道使用火——长时间保存火种——懂得人工取火”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早期人类顺序是( )
A.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B.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D.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1、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_______事务。
22、造纸术的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______的伟大贡献之一。
23、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
25、唐朝末年,___________领导起义,以“洗涤朝廷”为号召,处斩贪官,深受民众拥护。明朝末年,___________领导起义军,以“均田免赋”为口号,队伍很快壮大到100多万人。
26、( )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被誉为“诗圣”;南宋(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7、春秋时期,晋文公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
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
28、半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9、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__,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清朝设立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0、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距今年代 |
| 所处的 大河流域 | 种植的 粮食作物 | 居住的 房屋样式 |
6000 | A |
|
|
|
7000 | B |
|
|
|
请分别写出A和B所对应的居民,并根据表格的提示,将表格补充完整。
3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启迪智慧。请将以下人物的序号,填入与之相应的括号中。
①董仲舒 ②王羲之 ③越王勾践 ④孔子 ⑤秦始皇 ⑥诸葛亮
A.卧薪尝胆(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秦王扫六合( )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E.三顾茅庐( ) F.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矢志不渝,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____。
(2)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前往天竺取经﹣﹣____。
33、隋朝、唐朝是我国文化兴盛的朝代,社会逐渐形成了尊师重教,读书风气浓厚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部编七下历史教科书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拔看重什么?
材料二:唐朝时,新罗、日本全面学习唐朝,都曾通过考试选官。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文帝和隋炀帝如何创立与前朝不同的选官制度?
隋文帝: 隋炀帝:
材料三: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gòu比喻牢笼、范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为完善科举制做了什么贡献?
材料四:武则天爱惜人才,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做了什么贡献?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的创立有何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