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摇了东汉统治,是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 )
A.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 州牧割据
C. 黄巾起义 D. 光武中兴
2、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史上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提出“治未病”预防理念的东汉名医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3、下列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欧洲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③④
4、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的权力。材料描述的是( )
A.夏朝的“家天下”
B.武王伐纣的历史
C.西周的统治现象
D.商汤灭夏的情境
5、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最早出现在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B.各诸侯听从国王的调遣
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7、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元朝设置宣政院 ②清朝设置台湾府
③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④唐朝设置北庭都护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汉武帝政治上的大一统实施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颁布“推恩令”
9、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将军主要有
A.霍去病卫青
B.窦婴霍去病
C.卫青窦婴
D.周亚夫霍去病
10、主父偃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的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11、能够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依据是
A.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B. 大月氏国和西汉王朝通好
C. 昭君嫁给单于为妻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12、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3、下列能够被誉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A. 西域人
B. 阿拉伯人
C. 印度人
D. 中亚人
14、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东晋的建康
15、《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
A.政权更迭频繁 B.北民大量南迁 C.民族关系和缓 D.经济迅速发展
16、我们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
A.符号
B.甲骨文
C.铭文
D.小篆
17、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曾“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强化君权神授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巩固“大一统”
18、《史记·平准书》记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材料所反映的是
A.统一道路宽窄 B.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19、下列属于法家治国思想的是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选贤治国 D.以德治国
20、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生产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 B.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性
C.远古人类的外貌与现代人没有差异 D.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
2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甲骨文是中国_____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1899年,清朝人_____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等地出土了大量甲骨。
(3)甲骨文使用_____、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2、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称为“百花齐放”
错误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
23、汉武帝时,派遣 _______、________发动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打败匈奴,确保了北方地区的安全。
24、明太祖是(_______)。
25、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朝, 还开创了武举。
26、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7、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_____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建造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
28、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又下令废除六国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
29、请写出科举制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对应的统治者:初步形成于________,正式形成:________。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人是______。
(2)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______主持修建的。
(3)为沟通中外文明,开辟“丝绸之路”的人是______。
31、
32、列举三例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33、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落后到开发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经济一直远远落后于北方。虽然南方拥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等优越条件,但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人口稀少的局限,江南地区还是一个林莽地带,土旷人稀,经济停滞在原始状态。
——摘编自区永折《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从西晋末年起,北方战乱连绵,中原人民涌向江南。南迁的士族,大规模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多利用自然河道,随着旱地作物和铁犁牛耕的大量传入,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矿冶业、制瓷业以及制茶、漆器等手工业也都有显著发展。
——摘编自赵常兴、安鲁《六朝移民与江南经济区的形成》
(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位于何处?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西晋末年,北方战乱”的典型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南迁士族对江南经济开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