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操自江陵顺江东下 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③丈夫不耕 ④能谤讥于市朝
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⑥宿将爪牙,若李广 ⑦宫女左右莫不私王 ⑧牺牲玉帛
⑨金就砺则利 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⑩ B.①/②③⑤⑨/⑧⑩/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 D.①②/③⑨/⑧⑩/④⑥/⑤⑦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Siri是许多人的解闷良伴,它不会不耐烦,不会嫌人蠢,于是想方设法用各种问题调戏Siri,这甚至发展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小爱好,让人哭笑不得。
B. 中国近来一直在向世界释放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水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力量。
C. 和现代医学技术所具备的巨大潜力相比,医疗资源的普及现状非常落后,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以上人口无法获得世卫组织认定的最基本医疗服务。
D.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但一场小雨却不期而遇,淅淅沥沥,既洗去了笼罩在宜宾的雾霾,也带给人们清凉滋润的感觉。
B. 带着沉甸甸的提案,带着人民的嘱托,“两会”代表们齐聚北京,就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问题,道民生之盼,谋发展之道。
C. 每站列车发出后,都会有旅客咨询各种问题,“最美列车值班员”刘卉总是满脸微笑,不厌其烦地解答,带给旅客细心温暖的服务。
D. 国际人权治理,需要的是来自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性的正能量,应该摒弃的是美国颐指气使的老做派。
4、下列诗句所写的节气,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②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③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④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2④①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朝。唐代分化出国子监,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B.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立的用于祭祀其祖先的礼制性建筑。
C.霸陵,汉孝文帝刘恒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河上有桥,名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灞桥两边杨柳掩映,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也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D.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天(一说为前两天)。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 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 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 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 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 本身 1000 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B.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C. 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 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C. 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D.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
【3】《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作者描写自己孤苦无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作者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两难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
(3)《陈情表》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是化用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治理好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3)复兴中学举行古典诗词大会,张老师让学生抢答高中教材中运用典故来借古讽今的古诗词,小李同学脱口而出,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当时的人们一味投机取巧,践踏社会规则。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将士们骑着骏马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的壮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一句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样子,“___________”则说明她只弹了两三下就显示出高超的技艺水平。
(2)苏轼的《赤壁赋》中以水中之龙和船上寡妇来侧面烘托箫声艺术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 一句运用典故来写将士们一心报答国君恩德,“_________”一句则表明他们血战到底的决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价列子乘风远行时的状态,而苏轼的《赤壁赋》3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想象来表现小船在宽广江面上自由漂流的状态。
(2)《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把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态对比,动静结合表现鱼的活泼。运用比喻手法写水声清脆动听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中原一恨杳难论。却似长江万里,忽有孤山两点,点破水晶盆。为借鞭霆力,驱去附昆仑。
望淮阴,兵冶处,俨然存。看来天意,止欠士雅与刘琨①。三拊当时顽石②,唤醒隆中一老,细与酌芳尊。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
【注】①士雅与刘琨,均为东晋爱国将领。②顽石,指当年诸葛亮堆成八阵图的石子。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起头两句以问句开头,点明“中原一恨”的原因是南北分裂,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B. “却似”三句是说长江本如水晶盆那样完美,却因两点孤山而白璧有瑕。暗指金瓯有缺。
C. “鞭霆力”和“昆仑”都借喻抗金力量,表达了词人要驱逐金人、一雪国耻的决心。
D. “看来”两句是说天意不让我们拥有士雅和刘琨这样的将领,表达了对收复大业的悲观。
E. 词人借拊顽石,想象与诸葛亮这样的战略家酌酒细论,其对统一大计的关切溢于言表。
【2】“孟夏正须雨,一洗北尘昏”的精妙之处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案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B.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C.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D.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鼎,相传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
B.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非华夏部落统称,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C.“以鼎与楚”的“以”字,与《论语》中“仁以为己任”的“以”意思相同。
D.子,是古代对人的一种敬称,多指的是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您”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错和张仪对秦国的扩张与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张仪高瞻远瞩,提出了“伐韩”的策略,为秦国设计了走向强大的有效途径。
B.在张仪看来,据有传国之宝,并按照地图户籍,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人都会俯首听命的,这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根本。
C.在司马错看来,对地盘狭小而百姓穷困的秦国而言,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才更有可操作性,所以他选择了以攻蜀国来强秦的道路。
D.秦惠王可谓是一位善于纳谏,兼听则明的君主,他果断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攻蜀,蜀地划归秦国的版图后,秦国越发强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2)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是优化产业结构的三大举措。其中老字号指的是传统老牌产业,原字号主要包括石化、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及深加工行业,而新字号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和未来产业。
在新时代里,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统筹兼顾,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通过三个“字号”的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