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及自己的理解填空。
(1)看到落花,我想起了龚自珍曾经处境艰难,却报国之心始终不变,发出的感慨:落红_____,化作_____。
(2)祖国是我们伟大的母亲,邓小平曾经深情地说:我是_____,我_____我的祖国和人民。
(3)诚者,_____;诚之者,_____。这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4)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但存_____,留与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dǎo méi yōu shāng shū jí chǔ jìng
( ) ( ) ( ) ( )
kuān wèi shēn zhòng kùn jìng yān zhī fēi fú
( ) ( ) ( ) ( )
4、辨字组词。
俱________ 聊________ 袭________ 栅________ 籍________
惧________ 仰________ 聋________ 册________ 藉________
5、名句名篇积累。
(1)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①春来思乡时: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②品尝鲈鱼时: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虽年老但并不消极悲观时: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
(2)默写杨万里的《稚子弄冰》。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长歌行》,回答问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理解词语。
①曦: 。
②少壮: 。
③朝露: 。
④阳春: 。 布: 。 德泽: 。
⑤焜黄: 。
⑥徒:白白地 。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这首诗借物言理,由眼前( )想到( ),鼓励青年人( )。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补充诗句。
【2】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
【3】诗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__________;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__________。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8、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样的山_____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______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______,山间_______,江上________,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按原文把文段补充完整。
【2】请找出概括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整体感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10、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敬爱的老师,回顾6年的历程,我们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的帮助和教诲。是您,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地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小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老师啊老师,您以自己的言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聚(___________) 教诲(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创造(___________) 热爱(___________)
【3】这段话从三个方面写出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和帮助:
⑴ ;
⑵ ;
⑶ 。
【4】“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读着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句话用了 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学生们对母校老师 的思想感情。
请仿照这个句子,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 ,您是 ,您是
11、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画横线句子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句子这样表述的好处是( )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使句子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许多科学家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最后发现真理,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
A.只要先发现问题,就找到了真理
B.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12、阅读乐园
我的老师
他,已是我初中两年的语文老师。记得开学的第一节课便是语文课。他西装革履地迈着大步走向讲台,“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姓郑!”大家都为这洪亮的声音鼓起掌来。随后,他走出教室,不知道去了哪儿,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不会是太紧张了吧?”“不可能吧,我觉得可能是去拿什么东西了,难道语文书忘记带了?”正在这时,郑老师进来了。他的手里捧着一盆花。同学们更加困惑了。他说:“这是一盆具有馥郁香气的花,有谁闻到了花香?闻到了的同学可以举手。”有三四个同学举了手。“再仔细闻闻。”又有几个人举起了于,他看了看用学们,脸上很失望似的( )瞧这花多美丽( )多香( )你们都没到吗( )有的同学用力地吸,有的甚至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吸。又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
其实,我由于患了感冒,根本没闻到。我以为是我自己的问题,也随着大多数人举了手。好几个同学又把手举了起来,只剩下一个女同学了。郑老师走到她身边,把花凑到她的鼻子那边,说:“你再仔细闻。”那个女同学不好意思地说:“我……我真的没闻到。”她的脸羞得红扑扑的,但她却始终没举起手来。郑老师露出了开心又严厉的表情。
他用力地扯花瓣,可花儿怎样也没有落下来。大家似乎都恍然大悟,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啊!是假花!”很多同学都低下了头,我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郑老师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真理。真理,就如同那花儿一样。并不是大多数人坚持的都是真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理念,才有可能成功。而不是一概地随波逐流。自信一点儿!说不定自己才是对的。”
郑老师的这番话让我们沉思了很久。他的语句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他的“真理观”永远是指引我前进的明灯!
【1】这位语文老师以“_________”为教学内容,为我们上了一节“______”课。
【2】老师为引导学生们辨别花是否有香气,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不包括( )
A.先入为主
B.大肆渲染
C.以身示范
D.故作失望
【3】“七嘴八舌”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同学们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第2自然段的“( )”内加上标点符号。
【5】读画横线的部分,文中“________”这个词语能形容“我”此时的心理和行为。
【6】结合文章的主题,请为文章换一个题目,并谈谈自己更换的理由。
题目: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抄写《春蚕》中表现母亲养蚕很劳累的其他三个句子,标出重点词语。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丢失的玩具
雕塑家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
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雕塑家从来不答应,只是说:“你自己不能动手试试么?”儿子就很气愤。但时间一长,他拗不过爸爸,便不再哀求、纠缠,试着按自己的想象制作起来。期间,雕塑家对儿子的“工作”不管也不问,放任自流。孩子常常造出些奇形状的东西,自己很快活,但不久便玩腻了,重新制作。
为了制好自己的玩具,孩子开始注意父亲的工作,常常站在大台边观看父亲如何运用各种工具,然后模仿着运用于玩具制作。父亲也从来不向他讲解什么,依然放任自流。
一年后,孩子好像初步掌握了一些制作方法,玩具造得颇像个样子。这时,父亲偶尔会指点一二。但孩子脾气倔,从来不将父亲的话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父亲也不生气。
又一年,孩子的技艺显著提高,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各种人和动物的形状。孩子常常将自己的“杰作”展示给别人看,引来诸多夸赞。但雕塑家总是淡淡地笑笑,并不在乎似的。
忽然有一天,孩子存放在工作室的玩具全部不翼而飞!他十分惊疑!父亲说:“昨夜可能有小偷来过。”孩子没办法,只得重新制作。
半年后,工作室再次被盗!孩子很伤心,决定将自己的玩具全部搬进卧室;但父亲不允许,说会弄脏家里。又半年,工作室又被盗了为生了如此多次,孩子已渐渐长成一个少年。他有些怀疑是父亲在捣鬼:为什么从不见父亲为失窃而吃惊、防范呢?
偶然一天夜晚,儿子从外边归来,见工作室灯亮着,便溜到窗边窥视:父亲背着手,在雕塑作品前踱步、观看。好一会儿,父亲仿佛做出某种决定一转身,拾起一把斧子,将自己大部分作品打得稀巴烂!接着,将这些碎土块堆到一起,放上水,重新和成泥巴。孩子疑惑地站在窗外,这时,他又看见父亲走到他的那批小玩具前!只见父亲拿起每件玩具端详片刻,还用脸颊贴贴它们,像亲吻似的!然后,父亲将儿子所有的自制玩具扔到泥堆里搅和起来!
当父亲回头的时候,儿子已站在他身后,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
父亲有些羞愧,温和地抚摸儿子的脸蛋儿,吞吞吐吐地说:“我,不是,哦,是因为,只有砸烂较差的,我们才能创造更好的。”
又十年,父亲和儿子的作品多次同获国内外大奖。
【1】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看,儿子的玩具是怎样丢失的?丢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要爸爸给他做几件玩具,爸爸从来不答应,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态度发生过哪些显著的变化?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
【5】“好一会儿,父亲仿佛做出某种决定”,你觉得父亲做出的“某种决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6】你怎样评价文中父亲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6、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 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雪覆盖了这座美丽的城市。(“被”字句)
被白雪覆盖了的这座美丽的城市。
B.桃花心木不是一种普通的树。(肯定句)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
C.这场电影,我不能不去看。(反问句)
这场电影,难道我去看吗?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感叹句)
此刻,他的心情激动吗?
21、2020年的春天,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封城、封路、宅家……一幕幕难忘的场景,一个个感动的瞬间都记忆犹新。请回忆防疫期间居家学习的那段生活,选择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将它写下来。要求:自拟题目,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