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石灰石( )经过千锤万凿,( )经过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 )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2、填空:
(1)赵孟頫是_____著名的书法家。他的_____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结构__________,平正宽绰;整体上显得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2)《石灰吟》中,表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保持高洁的品格的诗句是:_____。
(3)苟日新,日日新,____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5)中秋节吃月饼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夸大——(______) 和睦——(______)
热闹——(______) 宽敞——(______)
茂密——(______) 隔绝——(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的身段 (__________)的形貌 (__________)的线条
(__________)的动作 (__________)的烟波 (__________)的声音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 羞成怒 同(____) 敌忾 猝不及(____) 万籁(____) 寂
(____) 谋已久 哭(____) 喊娘 人仰马(____) 大声(____) 呼
夜以(____)日 如火如(____)
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及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我最棒。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咬”字说明了( )
A.竹子生长的位置非常险恶。
B.青山上的岩石非常坚硬。
C.竹子很有劲。
D.竹子紧紧扎根在石缝里。
【2】作者通过描写竹子的生活环境之恶劣,赞美了竹子________的品质。
【3】最后一句诗中的__字,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4】本诗是一首题画诗,下列还有哪些是题画诗?用“√”标出来。
A.《墨梅》( ) B.《惠崇春江晚景》( )
C.《滁州西涧》( ) D.《江南春》( )
9、课外阅读。
病房里的故事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留下来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
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孩子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 看)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依然 竟然)挂着慈爱的笑,好像很轻松似的。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 竟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微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他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妈妈,他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往下讲,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睡了。那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凌晨3时的时候,孩子就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了言语,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起说。他们竟是醒着的。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像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孩子的眼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脸上 ……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有一个(合格 称职)的母亲才会有这样优秀的孩子。
【1】选择括号里的合适的词语,用“√”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
哽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画线的句子,文中多次出现母亲轻松的笑容。孩子生病了,母亲为什么显得很轻松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
【4】小女孩听了妈的故事,提出买蛋糕的问题,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她为什么要妈妈再讲一遍?
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这句话能省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6】“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令大家感动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古人因何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在选文中找出来。______________
【2】读第①段,说说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②作者觉得虽然“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________,但人生也正是因为有解不完的问题,所以才不至于太________了。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又是如何解的。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téng tēng)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xuàn huàn)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走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意思找出文中的词语。
(1)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______)
(2)平滑、不粗糙。(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困难(______) 粗糙(______) 难受(______)
【4】他为什么要爬到鹅背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恰就在这一瞬间”中的“恰恰”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春天
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写出了( )
A. 小雨到来的姿势
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
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4年未登上拳台的拳王阿里此时的体重已超过正常人的体重20多磅,速度和耐力也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他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拳台。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在比赛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筋疲力尽,处于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都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只有出的气了。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力气,不如说在比毅力,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他知道此时只有在精神上压倒对方,才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保留着体力。
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他将此信息传递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手臂,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拳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形,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有删改)
【1】给短文拟个题目:《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英雄层出不穷。_________
(2)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_________
(3)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
____________________
(2)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这句话中的“此”指的是什么?想一想,走出赛场的弗雷泽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阿里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阿里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不要放走一个!”窗外一声粗暴的吼声。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 充满)了这间小屋。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 抓住)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
【1】敌人派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为了抓____________,表现出他们的心虚。
【2】找出文中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用“__”画出,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3】第一段用的是什么描写(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静态描写
【4】用“√”圈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5】用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妹妹这样乖巧,我们怎能不喜欢她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这件事情必须你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论什么人到了这里,都会被珠峰巍峨壮丽的景色所迷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好语文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运用同义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19、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春姑娘不是快活地喊着吗?
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燕子在电线上排列成了错落的音符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 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