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陕西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请默写《寒食》,写清作者及朝代。

    _________________

  • 2、按课文《蜗牛》内容填空。

    ①它爬得慢极了,脖子________,背上________的壳像________向下坠着。

    ②我以为它会________,会________,会放弃爬墙的________,然而,它又爬上了墙壁,一点儿一点儿地________往上挪动着。

  • 3、读句子,写出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我多么喜欢珍珠泉啊!________

  • 4、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1)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______

    2)难道我们不应该留恋童年吗?_____

    3)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________

    4)骆驼在树旁跪下,树枝在风中慈祥的抚摸着它,一切都那么安详。_______

  • 5、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璀璨的明珠,除了这首,你还知道有哪些写送别的诗?写出几句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文阅读。

    春光好・天初腰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从文学体裁上看,《春光好·天初暖》是一首词,春光好是这首词的________,句末押_____________韵。

    2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偎雪坞浓香字用得极妙,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______,“清平乐”是______名。

    【2】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之情。

    【3】本词语言轻巧,词味隽永,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4】这首词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使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我能行。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

    B.青、绿、白、红、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

    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潜心会文。

    永生的眼睛

    1965 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疫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 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gěi  jǐ)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万分,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早已决定先后捐赠器官了。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l980 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xí xǔ)栩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lǚ  lǒu)屡得奖。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

    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这一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   妈妈   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令你骄傲吗  我问   当然  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  我死以后   也要学外公  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是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那一天我紧紧地拥抱着温迪。

    没有想到,两周以后,我漂亮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我又一次为器官捐赠组织签署了同意书。在我签字的时候,她的话儿仍然萦(láo  rào)在我耳际:?

    失去温迪三周以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力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经重见光明。他们已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着她的美丽……”

    这时,我仿佛看到,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然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里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1“____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完整:近义词( ) 反义词( )  

    酷爱:近义词( )   反义词( )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华横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绐文中第 5 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按要求填空。

    请你仔细读文章,回答三次捐赠器官的各是谁,并说说每次。

    1)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3)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感受:______________

    6请概括文中写的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鲇鱼跑了

    余霁月

    傍晚,爸爸回来了,喜滋滋的。他买回了3条活蹦乱跳的鲇鱼,说是小贩要回家,廉价卖给他的。晚上,爸爸说:鲇鱼聪明得很,它会不顾一切地设法溜掉,一定要严加防范!爸爸把装鱼的桶提进离卫生间很远的厨房,用一个篮子盖严桶口,再压上一块大砧板,还仔细看了看,这才放心地走出厨房。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叫:鲇鱼跑了!我连忙从床上蹦下来,跑去看。只见篮子、砧板横躺在地上,桶里空无一鱼,两条正在挣扎的鲇鱼已经靠近卫生间。另外一条遍寻不着,大家分析它已经通过卫生间的下水道跑掉了。妈妈埋怨爸爸:都是你,昨晚说的话都让鲇鱼听见了。我却暗暗赞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1故事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短文第二段,回答问题:在盖紧的桶里,鲇鱼逃跑容易吗?第二段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苏叔阳

    春天又到了。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这时候,我就会情不自尽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入天空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有的人甩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添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学生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他的课讲得极好。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大学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他喜欢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倘若有同学说得流畅、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大声地说:!满分!”倘若有同学说得不好,他便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一些鼓励。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

    当一天的功课做完,暮色还没有笼罩校园上空的时候,常常有成群的学生到操场上来看他放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让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便不断扯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窜入云霄。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飘起得意十足的稚气,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年过五十的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离开他已经近三十年了,但他仍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飞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永远陪伴着我的心,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章第2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刘老师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线的句子使用的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留给的印象最深?

    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

    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  忙碌),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A.不受约束,随便   B.广阔,长 C.到处都是

    天风沙_______ 长夜_______ 无目的_______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吐鲁番人用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白杨,可以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________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这种冰屋,是用大小冰砖垒成的。建造时,先在避风的地方选好地基,挖

    一个坑;再在坑上垒成半球形的冰屋顶;然后,开一个小窗,使光线能够射进屋

    里。

    1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然后……”说句子。

                          ,先                 ;再              ;然后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啦。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也不敢回。

    ②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我真不记得什么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曾经离开过我,就是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个时候的情景,留在我记忆里最鲜明的感觉,也还是一片饥饿……

    ③吃那些没收进主人家仓房里的东西,我还一次也没有被人家抓到过。倒不是因为我的运气格外好,而是人们多半并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可有一次,我在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被他的大管家发现了,他立刻拿着一根又粗又直的木头棒子,毫不留情地紧紧向我追来。

    ④我没命地逃着。我想我一定跑得飞快,因为风在我的耳朵旁边呼呼直响。不知是我被吓昏了,还是平时很熟悉的那些田间小路有意捉弄我,为什么面前偏偏横着一条小河?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地纵身跳进那条河。

    ⑤河水并不很深,但是足以没过我那矮小的身子。我一声不响地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好难受,我几乎背过气去,而河水却依旧在我身边不停地流着,流着……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笑声。

    ⑥我简直不知道我是怎么样才爬上对岸的。更使我丧气的是脚上的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只。我实在没有勇气重新回头去找那只丢失了的鞋子,可我也不敢回家,我怕妈妈知道。不,我并不是怕她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的、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

    ⑦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张洁《挖荠菜》)

    【1】第①段从“馋”字谈起,“我”到底“馋”到什么程度?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财主家的胖儿子羞“我”的动词有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把下列句式改成陈述句。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从描写方式上看主要是什么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为什么“不敢答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这种“可怕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句子,

    (1)高大挺拔,叶子油亮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都佩服敢于犯颜直谏、公正扩法的狄仁杰。(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说:你放心吧,这里对我太重要了,我哪能轻易离开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天祥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有志气的青年。(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书面表达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围绕题目,选择恰当的内容写下来。要求重点写出你是怎么感爱到幸福的。(字数不少于400字,不要超出所给的作文线)

    幸福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