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近字组词
晃( ) 挫( ) 衡( ) 谦( ) 廉( ) 骡( ) 羡( )
恍( ) 措( ) 衍( ) 歉( ) 兼( ) 摞( ) 羹( )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国籍?请说出小说中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
(2)________,行人临发又开封。
(3)________,年年相见在他乡。
(4)世上无难事,________。
(5)金沙水拍________,大渡桥横________。
(6)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在军阀割据的年代,各方势力矛盾日益jiān ruì( ),冲突不可bì miǎn( )。革命者在如此yán jùn( )的jú shì( )下,面对mó guǐ( )般凶残的fěi tú( ),他们受尽kù xíng( ),依然宁死不屈,最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5、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____________ 但爱: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叶舟: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诗。
【4】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赏析《白云泉》。
白云泉
[唐]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由“云自无心水自闲”中的“闲”字看不出泉水具有怎样的特点( )
A.从容奔流
B.自由奔泻
C.清澈见底
【2】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的画面不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形容( )
A.娴静雅致
B.逍遥惬意
C.从容自得
D.大气磅礴
【3】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此时白居易政务十分繁忙,很不自由,面对白云泉水,不禁产生羡慕之意。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
A.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的思想。
B.反映了诗人清净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
C.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思想。
D.表达了诗人对能够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的渴望。
【4】下列对本诗内容分析错误的是哪一项( )
A.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达坦荡淡泊的情怀。
B.此诗描绘了一幅线条明快简洁且充满生机活力的淡墨山水图。
C.句中连用两个“自”字,只为了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得其乐。
D.诗人十分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其中重点摹画了白云与泉水的神态。
【5】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
9、选考题
《汪曾祺读本》片断
杨花萝卜
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因为是杨花飞舞时上市卖的,我的家乡名之曰:"杨花萝卜" 。这个名称很富于季节感。我家不远的街口一家茶食店的檐下有一个岁数大的女人摆一个小摊子,卖供孩子食用的零吃。杨花萝卜下来的时候,卖萝卜。萝卜一把一把的码着 。她不时用炊帚洒一点水,萝卜总是鲜红的。给她一个铜板,她就用小刀切下三四根萝卜。萝卜极脆嫩,有甜味,富水分。自离家乡后,我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或者不如说自我长大后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最好吃的。
除了生嚼,杨花萝卜也能拌萝卜丝。萝卜斜切为薄片,再切为细丝,加酱油、醋、香油略拌,撒一点青蒜,极开胃。小孩子的顺口溜唱道: 人之初, 鼻涕拖, 油炒饭, 拌萝菠。
油炒饭加一点葱花,在农村算是美食,佐以拌萝卜丝一碟,吃起来是很香的。
萝卜丝与切细海蛰皮同拌,在我的家乡是上酒席的,与香干拌荠菜、盐水虾、松花蛋同为凉菜。
北京的拍水萝卜也不错,但宜少入白糖。
北京人用水萝卜切片,氽羊肉汤,味鲜而清淡。
烧小萝卜,来北京前我没有吃过(我的家乡杨花萝卜没有熟吃的),很好。有一位台湾女作家来北京,要我亲自做一顿饭请她吃。我给她做了几个菜,其中一个是烧小萝卜。她吃了赞不绝口。那当然是不难吃的:那两天正是小萝卜最好的时候,都长足了,但还很
嫩,不糠而且我是用干贝烧的。她说台湾没有这种小水萝卜。
【1】这篇短文选自《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文章写了杨花萝卜 、 、 、 四种吃法。
【2】除了杨花萝卜,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 )等美食。
A. 鸭蛋 干丝 豆汁儿 B. 炒饭 凉皮 小笼包 C. 扁豆 腊肉 拌豆腐
【3】汪曾祺家乡的美食让他口水直流,家乡的人更使他难忘。家乡的哪些人使他难忘?为什么?(列举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描写。从这两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法庭上的父亲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
资料 李大钊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拷打和折磨,敌人惨无人道地把竹签敲进他的指缝里,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
(我知道)父亲“没戴眼镜”“头发蓬乱”是因为____________。“平静”说明父亲_________。
【3】针对文中父亲的________(动作 神态)描写——瞅了瞅,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瞅了瞅”写出了父亲随意的一看,表现了他因为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泰然自若
B.“瞅了瞅”写出了父亲随意的一看,显得不够正式,应该用意思相同的“望一望”,更能表现父亲对亲人的爱
【4】请你按照上一题正确选项那样在下面横线上批注你对画“﹏﹏”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A)就拿这伙人来说吧,我简直很难想象他们中间有什么人能死里逃生,也没有任何理由指望他们全体生还。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希望是被结伴同行的船只搭救。可是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我看不出任何一点被搭救的迹象。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求伴求友的强烈欲望,有时竟会脱口而出地大声疾呼:"啊!哪怕只有一个人能从船上逃出性命也好啊!那样他能到我这儿来,与我作伴,我能有人说说话也好啊!我多年来过着孤寂的生活,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渴望与人交往,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没有伴侣的痛苦。
(B)在他们和我的城堡之间,有一条小河。这条小河,我在本书的开头部分曾多次提到过;我把破船上的东西运下来的时候,就是进入小河后搬上岸的。我看得很清楚,那逃跑的野人必须游过小河,否则就一定会被他们在河边抓祝这时正值涨潮,那逃跑的野人一到河边,就毫不犹豫纵身跳下河去,只划了三十来下便游过了河。他一爬上岸,又迅速向前狂奔。后面追他的那三个野人到了河边。其中只有两个会游水,另一个却不会,只好站在河边,看其他两个游过河去。
【1】短文选自著名小说《_______》,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大声疾呼: _______________。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
【3】B段中“他”指谁?后来,鲁滨逊给他取了什么名字?两个人关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有关小题。
聪明人的眼光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些还没有电视等先进媒体的传播,他只要稍加改装,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看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不许往洞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组成的《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的广告很有创意,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称得上一流.颇受林肯的青睐。一天林肯处理完当天的公务.拿起一份新到的《智慧》杂志翻阅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份杂志中间有几页没有被裁开。林肯很是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到了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这本杂志的事情这既然是一本风靡世界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是决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现象的。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上钻小洞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节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着的纸最后发现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将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编辑部。”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接到了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则只是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重新调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把机遇摆在了300个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却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抓住了机遇还不到总数的2.7%。为什么只有8个人在平凡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有好有坏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年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发现机遇眼光的年代。
【1】短文叙述了林肯总统____次发现了《智慧》杂志社__________的经过,赞扬了林肯总统__________的形象。
【2】文章的第1自然段是讲__________,在内容上起着__________的作用,从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3】文章第2自然段中括号中的句子的“不许往洞里看!”改成“请向里看”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面对没有剪裁开的《智慧》杂志,林肯的情绪发生了( )的变化。
A.好奇→疑惑→扫兴→欣赏
B.好奇→扫兴→疑惑→欣赏
C.扫兴→好奇→疑惑→欣赏
D.扫兴→疑惑→好奇→欣赏
【5】请在文中用“ ”画出与“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相照应的一句话。
【6】对文中划线句子“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则只是采取了将杂志寄回杂志社重新调换的做法,”的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
【7】杂志社编辑部认为,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少年闰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fù)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bó)鸪(gū),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不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1】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 五行(háng xíng) 装弶(jiàng jīng)
颈上(jǐng jīng) 项圈(quān juàn) 畜生(xù chù)
【2】选词填空
(___________)的天空中 (__________)的圆月
项带(_________) (_________)一柄钢叉 (________)刺去
【3】句子练习。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写连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节选自(_________)的短篇小说《(________)》,写了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闰土给我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的少年。
【5】理解句子的意思。
(1)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一些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想想“高墙”指的是什么?“四角的天空”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想象一下:“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时我们说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一只手套
雪花在城市的上空欢快的舞蹈,寒风在四处流浪。受天气影响,一家小百货商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女店主无所事事的为自己的双手美容,修了修指甲,又涂了红色的指甲油,然后望着漂亮白皙的手陶醉了。
这时,店门上厚重的棉门帘被掀开,一股寒流裹着一位妇女和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进入店里,他们身上陈旧且笨重的衣服上堆了不少的积雪,看上去是一对母子。女店主从自己修长的手指甲上移开目光,热情的迎向她大半天才等来的第一批顾客。
母亲问有没有手套卖。女店主说有,便热情的介绍有羊皮的、绒线的、针织的。母亲说拿几双男式手套看看。女店主很快把几种男式手套摆在了他们面前。母亲和少年左挑右选,逐一问明价格。好一会儿,少年说:“妈,就买一双绒线的吧,便宜些。”母亲说:“天这么冷,你的手都冻裂了,还是买羊皮的吧,羊皮的既暖和又好看。”她选了几款羊皮手套一一给儿子的左手戴上,看了看款式,试了试大小,惟有一款不大不小正好合适,母亲便说:“挺好,就买它了。”一问价钱,146元一双。母亲便解开上衣衣扣,从贴身的衣兜里掏出一摞零钞,先是10元,后5元,再2元、1元,直到硬币一一点给女店主,结果钱不够。母亲说:“姑娘,我还差5元钱,能不能便宜一点儿,这5块钱就算了?”
女店主一口回绝说:“不行,一双手套本来就赚不了几个钱,我一上午才等来你们这么一个买主,你再少给5元,我今天吃什么?”面对这位母亲几近哀求的游说,女店主始终无动于衷,一分钱也不肯让。儿子见母亲为难,说:“妈,就买绒线的吧,还能省好几十块钱。”
母亲固执地说:“不,我不能委屈了你的手。”她见店主不肯降价,又试探着问:“姑娘,我钱不够,能不能给一半的钱,你卖一只手套给我?”
女店主十分纳闷:“哪有买一只手套的?”
母亲解释道:“哦,是这样……我儿子原来的手套丢了一只。”女店主直摇头:“绝对不行!剩下的一只我卖给谁?”母亲无奈,便遗憾的从儿子左手上脱下那只羊皮手套,放在货柜上,对儿子说:“咱们到别的店看看吧。”她拉着儿子向店门外走去,当他们掀开厚重的门帘时,一股冷风“呼”的一声灌进店里。女店主忽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
女店主陡然一惊,身上的某一处神经被深深触动,就在他们迈出店门的那一瞬,她大声喊道:“请等一等!”母亲和少年回过头来,女店主说:“我卖给你们一只手套。”
母亲付了73元钱,让儿子心满意足的戴上了一只羊皮手套,然后千恩万谢而去。
店主再次端详自己的双手,那双手健康而且修长。她猛然发现,这双可以创造无数财富和人生意义的手是多么宝贵,尤其那些失去了一只手的人,剩下的一只手更需要加倍珍爱和精心呵护。惟利是图与富有同情心是人性的两个层面,一个死抠的是价钱,一个展示的是价值。女店主虽然赔了钱,却感到十分欣慰。人往往挣再多的钱都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为行一件小小的善事,却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便是价钱与价值的区别。
(1)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全文,请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写到女店主的手,请选择一处用波浪线划出。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看待文中女店主的行为?请做简要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说:“我相信你不会知错还犯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花的秘诀是在传承中得到创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天真”的其中一个词义写一句话。
天真(心地单纯,性情直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真(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聪明机智的大卫,出其不意地打败了狂妄自大的歌利亚。
缩为最简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温柔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柔嫩的柳丝。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都……”。
。
21、题目: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