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故事不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是( )
A.倒拔垂杨柳 B.煮酒论英雄 C.千里走单骑 D.火烧赤壁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的是( )
A.每当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句子,外公总要落泪。
B.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
C.祖父戴大草帽,我戴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D.我终于知道了严监生为什么咽不下最后一口气?
3、“真个好所在”中的“所在”指( )
A.存在的地方
B.地方
C.处处
4、比一比,再组词,最后一组按要求做(6分)
梁( ) 敝( ) 惠( )( )( )( )
粱( )敞( ) yáo( )控 ( )言 歌( ) 动( )
5、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如苦 深情厚谊
B. 迫不及待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C. 风雨无阻 艰贞不屈 奄奄一息 全心全意
D. 艰苦卓绝 百折不扰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6、把下列ABB式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白______ 金______ 急______ 雾______
清晨,推开窗户向外一望,四周______的,马路、高楼和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9点钟后,______的阳光穿过云层,_______的大雾散了,犹如一个小孩子______地溜走了。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神机(_____)算 一(_____)而尽 半信半(_____) 一(_____)见血
(_____)然起敬 胸有成(_____) 哭笑不(_____) 养(_____)处优
喜不自(_____) 得(_____)扬扬 龇牙(_____)嘴 心惊胆(_____)
(1)上面的词语中,含有人体器官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 ”的词是ABA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词是ABCC式词语,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词填空。
①《三国演义》中我最佩服________的诸葛亮,不管遇到什么难题,他看起来都是________,一点儿也不慌张。
②他平时虽然不爱说话,但发言时却总能___________地指出问题所在。
8、经典诵读
1.《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_____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回写_________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_____________。
2.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______,百变猴头__________,憨厚老成__________,阿弥陀佛是________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3.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
4.《水浒传》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__,行者________,花和尚_______,黑旋风_______。
5.《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
6.《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_______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________,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___________。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轻放
①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②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 “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 “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③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④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⑤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⑥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⑦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 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⑧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 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⑨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⑩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⑤段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请你写一下你和父亲之间的一件事情,至少运用3种人物描写方法(不少于2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口罩
材料一:口罩的自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医用外科口罩。我呢,扒光了,掏空了,里里外外也就三层。所有材料组装后,我还需要7—14天的解析消毒。市面上的“三无”产品,千万不要相信,说不定就没有消毒呢!
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
外出一趟,我的外衣布满了病毒细菌。
你可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啊!
如果主人没带我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千万不要用清水洗我,千万不用热水烫我,千万不要用酒精喷我!如果,我已破烂不堪或无法使用,那么请将我带到我该去的地方。毕竟我是充满仪式感的口罩君,所以呢,请在扔掉我之前分几个步骤操作——如果主人您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要用开水将我浸泡30分钟或者用酒精喷我,最后一定要密封好再将我丢弃。
深藏功与名,我去了……
材料二:口罩二问
如何节省使用口罩?
如果你是独处,没有与外人密切接触,可以不戴口罩;一家人健健康康宅在家里,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可以不戴口罩。如果你要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佩戴普通医用口罩,也叫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的通风环境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而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和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降低更换频率,但如果口罩出现损坏、密封性变差或呼吸阻力增大时,则必须更换。
低风险区域还需要戴口罩出门吗?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对于个人来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每日通风清洁,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以上材料均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1】医用外科口罩能阻隔带病毒飞沫的是( )
A.鼻夹
B.中层
C.外层
D.内层
【2】以下哪种做法不能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 )
A.佩戴时鼻夹朝上
B.放置在通风环境下
C.用滚烫的水浸泡
D.不触碰口罩外衣
【3】如果需要重复使用口罩,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
A.避免人群聚集
B.检查是否损坏
C.不用酒精喷
D.洗净自然晾干
【4】佩戴或不佩戴口罩,以及佩戴什么样的口罩,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
A.疫情流行特征
B.区域风险程度
C.自身所处环境
D.个人卫生习惯
【5】关于佩戴口罩的类型选择,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商场里的保安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B.到超市去购物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C.乘坐公共交通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D.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6】下面是处理不能使用的口罩的步骤,请你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在方框里填写相关信息。
【7】上面两个材料分别用自白和提问的形式对口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2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的字选正确读音下面画“√”。
【2】找出在文中划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①“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②“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樱桃情
①在乡下外婆家,我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童年。就在那段难忘的日子里,我与樱桃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岁月随风飘逝,然而那树、那人依然令我醉心回首。
②外婆家门前有三棵樱桃树,树干粗细比碗口小一点,一身粗皮很难看。每当早春时节,光秃秃的枝条上便长出一点点芽苞来。不几天,那些芽芭便绽开一部分,长成了嫩嫩的叶子。又仿佛是一夜之间,剩下的那部分芽苞便成了白色的小花,点缀在枝头。
③这时候,我那被关闭了一冬的心便开始萌动,继而雀跃起来。我开始围着那棵樱桃树转呀转,外婆则总是将一只脚放在门上,侍着门框慈爱地望着我。
④有一天,我在树下发现了一片花,我知道,要开始结樱桃了。于是我开始抱着树干拼命地摇,看着那花瓣飘落下来,我更得意忘形了。那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想吃樱桃的急切心情,现在想起来,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实在美丽。
⑤外婆可不依,一发现我摇树,就捡一根棍子开始追我,她踮着一双小脚当然是跑不过我的。我也有不注意被抓住的时侯,她凶神恶煞般地扬起手,却总是轻轻地将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地说:“你不想吃樱桃啦?”我总是满不在乎地说:“咋不想呢?我把花摇落了就会快点结呀!"外婆无可奈何,摇摇头,笑了。
⑥从樱桃只有一丁点儿大到樱桃成熟,我每天都要去摘几颗。开始,外婆总是不许,我只得偷偷摘。渐渐地,外婆也就不管了,随便我怎样想方设法地摘樱桃。外婆还是倚着门,一只脚放在门上,微笑着望着我。
⑦暮春时节,樱桃真正成熟的时候到了,可是,那剩下来的红透的樱桃尽管随着枝条,在风中摇曳,我却只能望而兴叹。这时候,外婆一边搬来椅子,一边唠叨:“这回好,剩下的全归我啦!”然后将椅子放在树下,颤巍巍地爬上椅子,踮着脚,将身子伏在树干上,费劲地将有樱桃的枝条拉近,将樱桃小心翼翼地摘下放在身前的口袋里。当外婆从椅子上下来后,却将樱桃全部给我。偶尔,她也会摘下一颗轻轻地放在嘴里,眯着眼一吮一吮的,似乎在细细品味……
⑧时光一去不复返。每当我想起童年,就想起那几林樱桃树,想起外婆……
【1】阅读第④自然段,那满天飞花乱坠的情景是怎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婆非常疼爱“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外婆对“我”的___________ ,以及“我”对外婆的___________之情。
13、阅读
①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②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回说:“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③独有宝玉的美人儿,再放不起来。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1】从第①段宝玉吩咐人把风筝给嫣红送回去,可见他( );从第②段宝玉一连“损失”两个风筝也不生气,可见他( )
A.没有贵族公子的架子 B.心地纯善
【2】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第③段中“只起房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宝玉见美人儿风筝做得精致,马上就_______起来;他想放美人儿风筝,却放不起来,被众人一笑,他___________。宝玉的这些言行举止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里。(扑 掀 撺 搭)
【2】根据选文内容,填写武松和大虫的搏斗过程。说说你从武松的“闪、躲”中体会到了什么。
大虫扑来 ______ 虎尾倒竖、剪 | 武松______ 躲在一边 ______ |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事选自《水浒传》,写出你知道的《水浒传》的其他故事名称。(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苹果里的五角星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说:“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中。
(1)原指遵守规矩。现多指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_________)
(2)很少有人知道。(_________)
【2】写出下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清晰(___________) 生疏(____________)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你见过那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欢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只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了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渴。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种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应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给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在括号中写出序号。
败:A、失败 B、打败 C、搞坏 D、解除;清除
① 清热败火 (______)
顶: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代替
②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 (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朴实 ( ) 普通 ( ) 依然 ( )
惦记 ( ) 顽强 ( ) 用途 ( )
【4】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花美得 ,美得 。野菊花的 很强,有 的功能,还能 , 。
【5】写出第2、3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
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 nán( ) 转 zhuǎn( )
nàn( ) zhuàn( )
2.用“ ”画出诗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 )
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 B.国民党反动派
4.“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清丽迷人的阿里山
提起阿里山,我就不禁想起台湾民歌《高山青》。我一直喜欢这首歌:“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我喜欢它单纯得犹如真理。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比喻,然后单刀直入地道出:“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因为喜欢这首歌,所以很早对阿里山有了憧憬。于是又知道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花的海洋是要在春天才能看得到的,当春神在阿里山迈开她的脚步,足迹所到,便是遍山盛开的樱花。这次来阿里山已是夏天, 所以“花的海洋”是错过了。至于“林的世界”,原来台湾因为山多,所以森林也多,岛上森林覆盖面积曾一度达三分之二——现在仍达到52 ,是我国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省。阿里山因为山势平缓,树木更显茂盛,所以便有“林的世界”的盛誉。在我们上山途中,两边一律是森林,而且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森林带。换句话说,就是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在阿里山山脚,是热带林区, 有龙眼树、姜花丛等;山腰是温带林区,有竹林、杉林等;到了近山顶的地方,则有柳杉、红桧,甚至有寒带的针叶类的植物。在同一座山而囊括了全球各气候带的植物,这自然很难得,起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此山必须坐落在热带地区,这样山脚才可能有热带植物;其次,此山必须够高,这样才可能有寒带植物。这两者阿里山都具备了,因此变成了植物研究者的乐土。山上辟有研究植物的林区,专供有关人士进行研究之用。
阿里山的森林虽有不同气候的差别,但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律郁郁葱葱。极目望去,阿里山的峰峦,无论高低远近,全是静止而又汹涌的绿,广阔而又深厚的绿,活跃而又执著的绿。
【1】本文中重点介绍了 。
A.阿里山的水 B.阿里山的森林 C.阿里山的热带植物
【2】下列对阿里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里山的姑娘像水一样,少年和山一样壮。
B.阿里山是花的海洋,林的世界,云的家乡。
C.阿里山是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
D.阿里山的山很绿。
【3】下面句子中的引号各属于什么用法?请选择。
A.直接引用 B.特殊含义 C.突出强调 D.特定称谓
【4】怎样理解“阿里山竟具有整个地球各气候带的原始森林”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着概括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一自然段:_____
第二自然段: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
19、捉贼
①那是一个飘雪的冬夜。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气愤地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偷稻草的贼。”
②我和父亲钻进我家的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不一会儿,推了一整天磨的父亲传出了轻微的鼾声。
③不知过了多久,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④“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母子俩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⑤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
⑥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呼呼的北风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劈头盖脸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⑦父亲也似乎明白了什么,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二柱三柱,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望着矮婶母子远去的背影,父亲长长叹了一口气。
⑧回到家,父亲对母亲说:“你这就起来,给矮婶送稻草去……”母亲一听,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一个女人家,手不方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⑨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⑩又是一个大雪夜,送草回来,我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中依稀看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片连着一片,郁郁葱葱……
【1】结合图表,理清文章脉络及父亲心情的变化。
【2】读语句,结合问题谈谈体会。
(1)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用了描写人物的什么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推了一整天磨”和“鼾声”我们读懂父亲非常辛劳,请照例结合父亲的两处言行,写出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选项对文章结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我”对矮婶一家的祝愿,希望他们能早日摆脱困境。
B.结尾照应前文,点明中心,表达“我”继续为矮婶家送草的决心。
C.结尾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表现了“我”希望矮婶家早日摆脱困境,这样“我”就不用冰天雪地去送草了。
20、以“八月,天多热啊!”作为开头,再写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月,天多热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会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_______
(2)蚂蚁团结自律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
(3)我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_______
(4)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_______
(5)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_______
22、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23、习作风景线。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会伴随我们一生。你的童年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经历?请选取其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突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