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本内容填空。
墙角__________, _______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_______。
2、给字加偏旁,再组词。
例:舟+殳=般(一般)
采+_____=________________ 吉+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中(______) 少(______) 木(______) 主(______)
种(______) 炒(______) 柳(______) 住(______)
冲(______) 吵(______) 桃(______) 注(______)
4、照样子,写一写。
例:纟+文=纹(波纹) 艹+冖+豕=蒙(蒙骗)
扌+军=______(_______) 辛+瓜+辛=______(_______)
石+角=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树(_______)
______+______=锋(_______) 女+束+攵=______(_______)
5、仿写词语。
1.例:四面八方(带数字的成语)
____ ____ _____
2.例:昏头昏脑(ABAC式词语)
____ ____ 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xǐ huān hǎo xiàng tái tóu shuō huà
tóng huà ā yí duì àn yóu xì
fā míng zì mǔ shàng shēng dì di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眼睛。____
【2】妹妹骑的“马”是爸爸在柳树下拾起的枝条。____
【3】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情谊浓。____
【4】“春雨惊春清谷天”-旬中包含的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____
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粗糙、似的、陶醉”这组词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平舌音。____
【2】“春雨惊春清谷天”中有“清明”这一节气。____
【3】姐姐今年10岁属兔,弟弟今年9岁属龙。____
【4】沟渠里的积雪南面化得快,北面化得慢。____
9、请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______
【2】中国有56个民族。我知道汉族和回族是少数民族。______
【3】一年有24个节气。______
【4】“珠”的部首是“王”,带这个部首的字大多与“玉”有关。______
【5】《千人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______
10、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 (______)
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为我们介绍了三种天然的“指南针”。(______)
3.《雷雨》一文描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 (______)
4.“千人糕”得名于它需要很多很多人劳动才能做成。 (______)
5.老牛不想帮小马过河,所以才说水很深。 (______)
11、春节前,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1.数一数,文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文段主要讲了哪一个春节习俗?( )
A.贴春联 B.贴“福”字 C.贴窗花
3.人们为什么要倒贴“福”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后面练习
美好的东西
有一年,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十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栽(zāi cāi zhāi)了好些花,不久就跟着妈妈回国了。
春天,儿子栽下的花盛(shèng chéng)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外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意思是这样的:“你走了,但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该是多么愉(yú yù)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朋友,你喜欢这封信吗?我愿每个小朋友都能随时随地做好事,给别人留下像鲜花一样美好的东西。
【1】用“√”选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第二自然段中“我望着它们”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给人东西比拿人东西愉快。
B.送给人家东西比要人家东西愉快。
C.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随时随地做好事,永远比得到要愉快
13、读短文,完成练习。
凉爽的秋风溜进树林,抱住大大小小的树摇晃。一片片树叶,从大大小小的树上飘下来,有圆形的、巴掌形的和马齿形的。有的穿着红衫,有的穿着黄衫,有的穿着橙色的衣服,有的穿着紫红色的衣服。
【1】文中的AABB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秋风 ______的衣服
【3】一片片飘下来的树叶都有什么形状?用“____”画出来。
【4】一片片飘下来的树叶都有什么颜色?用“﹏﹏”画出来。
14、阅读
盛会开始了。有体育比赛,有文艺表演,还有游艺活动。
体育比赛中最受欢迎的是摔跤比赛。摔跤手穿着摔跤服,个个都是彪形大汉身手不凡。获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而且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骑马是蒙古族同胞的拿手本领,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因此,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手有老有小,那马在马鞭的指挥下,像箭一样飞驰,精彩极了。
【1】“那达慕”盛会上,人们进行的是(_________)和(______)。
【2】“那马在马鞭的指挥下,像箭一样飞驰”,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把马比作( ),写出了马跑得( )的特点。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古族为什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用“ ”从原文中画出答案。
15、课外阅读。
春天的味道
春天的味道,
是甜的,
如甜蜜的花汁,
又如甜蜜的生活。
春天的味道,
是香的,
如芳香扑鼻的花香,
又如香甜的空气。
春天的味道,
是五彩缤纷的,
瞧!
这儿,
那儿,
花开朵朵。
【1】春天的味道是 、 、 。
【2】我们在哪里能够找到春天的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请你写几个吧。(至少写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禾苗 一(____)窟窿 一(____)马
一(____)羊 一(____)画 一(____)小河
17、共同建设班级图书角。
(1)将下面同学们建立图书角的“金点子”填入合适的横线处。(填序号)
图书借阅公约 借阅时间:_____ 借阅时长:_____ 借阅流程:_____ 借阅规则:_____ |
①遗失或损坏后照价赔偿 ②每周五
③不得在图书上乱涂乱画 ④一周
⑤登记借书时间和借阅人
(2)你还能为图书角贡献什么“金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1.选词填空。
平常 常常 往常
①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她(______)帮助别人。
②(______)总是奶奶来接我,可今天怎么没来呢?
③这就是我(______)吃过的米糕嘛!
2.照样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组成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露出了 的 脸上 邓爷爷 笑容 满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例子,写句子。
例句: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用加点字仿写句子)
① 难道今天_________________?
例句:路的一边的田野,葱葱茏茏的,非常可爱,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① 天上的白云,________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平静的湖面,________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
20、快乐写话
小朋友,请仔细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他们在于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发挥想象,把图上的内容写具体,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