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

    B.盖亦反其本矣

    C.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D.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每年到了这时候,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特意来韶山参观的人都不绝如缕

    B. 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一起奋战的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C. 在电影《头号玩家》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效,让观众们体验了一场游戏狂欢。

    D. 大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出门时关好门窗,以免小偷登堂入室,实施偷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五 九

    老 舍

    张丙,瘦得像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地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像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 1931 年 10 月《齐大月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于现代小说以人名、物名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显得较为陌生化,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读者思考小说的主题。

    B.小说开篇描写张丙的外貌,并重点突出对眼睛的刻画,“深而很黑”,暗示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黑眼睛开始发光”,表明他内心的激荡、不平。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我”与张丙虽然十分熟悉,但交谈时主要是倾听,并没有流露出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D.小说将视角放置于底层市民的日常生活,呈现他们的生存状况,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而且笔触有所延伸,深入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2从全文看,小说借张丙那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3小说主体部分由人物对话构成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________________,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適《燕歌行》)

    (3)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_________________,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

    (5)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 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文章最后一段卒章显志,接连使用三个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生于毫末;九层之台,______

    (2)见贤思齐焉,______

    (3)______,任重而道远。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

    (5)______,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

    (7)《过秦论》的主旨句:______

    (8)自伐者无功,______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与琵琶女相见的情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急切的心情,同时描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

    (2)韩愈在《师说》中体现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 8、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杜牧)

    (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六国论》苏洵)

    (4)_____________,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司马迁)

    (5)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屈原列传》司马迁)

    (6)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李白)

    (7)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孔子)

    (9)《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_____。”(《礼记》)

    (10)自伐者无功,_________________。(《老子》四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礼记·儒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儒者推举贤能要以国家利益为念,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使是亲属和仇人也不回避和计较。

    (2)《论语·雍也》用辩证观点阐述“文”“质”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月夜捣衣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多用来表现征人思妇远别故乡的思念惆怅情绪,如“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①雉雊:野鸡鸣叫。②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句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了田园生活的景象,《归园田居》反映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经历,《渭川田家》描绘了田家暮归的图景。

    B.两首诗的写景部分都采用了朴素的白描手法,自然清新,并且两首诗的景物描写都刻画了具体细节。

    C.两首诗都在结尾处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渭川田家》更是借用“式微”的典故,独抒胸臆。

    D.近人龚望评《归园田居·其三》认为“陶公本色,于诗可见”;明代唐汝询评价《渭川田家》为“右丞妙于田家,此是其得意作”。从体裁看,《归园田居》是五言律诗,而《渭川田家》则为古体诗。

    【2】“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一句在描写田园景象时,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下诗句也用到这一手法的是(     

    A.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评价《渭川田家》认为:“真实似靖节,风骨各别。”同样是描绘田园生活,两首诗相比,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又充河东朔方试覆屯交兵使。有郑延祚者,母卒二十九年,殡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齿,天下耸动。迁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杨国忠怒其不附己,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蘖,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廪实。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帝还奏,慰答曰:“朕子每出,谆谆教戒,故不敢失。崇嗣老而蹇,卿姑容之。”百官肃然。

    李希烈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耳。”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子预、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B.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C.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D.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隋文帝开皇二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

    B.出:指任命官职。《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被任命为河间王的相。除、拜、擢等也有任命官职之意。

    C.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如:僭越、僭妄、僭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

    D.再拜:指拜了两次,是最高礼节。也就是先跪下,磕头三次,然后起身,整理着装,接着再跪下,磕头三次,起身。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叫再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真卿办案细心,关心百姓。在担任河东交兵使期间,在五原冤案久而不决的情况下,他到任后立马公正判决。被当地百姓称赞。

    B.颜真卿胆大心细,高瞻远瞩。当他预料安禄山定会叛乱后,假托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之名,一面挑选丁壮,增加人手,一面充实府库,准备物资。

    C.颜真卿刚正守礼,敢于弹劾。广平王在宫门前不敢乘马,急步走出宫外设置的木栅樘桓后方才骑上。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于广平王上马,颜真卿上奏弹劾他。

    D.颜真卿忠贞不渝,视死如归。李希烈威逼他屈节,颜真卿宁愿赴火自焚也不改其忠贞的志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禄山逆状牙蘖,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

    (2)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

    5颜真卿在安禄山发动叛乱之事件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行为?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托尔斯泰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维特根斯坦

    这两句表达形象、寓意深刻的名言,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