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做题.
一_____一样 无_____于事 一丝不_____ _____空而起 __________之众 聚____会____ 得_____扬扬 垂头丧_____ ________欲试 九____二____之力
1.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之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用它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聚( )会( )”意思一样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词语中,描写神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九( )二( )之力”是多字成语,请再写出两个这样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名著知识积累。
(1)弈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__;默默时,______。
(6)写出完整的一句含有“雨”的诗句:__________。
(7)古往今来,关于读书,我们的先辈感慨万千。“诗圣”杜甫的“___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认为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西汉刘向的“书犹药也,_____________”道出了读书之于健康的重要性;陈寿的“读书百遍,______________,”强调要多读书才能有所得……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8)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汝”的意思是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他和弟子们的言论,被编写成了一本书叫__________,请写出这本书中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骆驼祥子》的作者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10)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______,外国文学名著是__________。
3、辨字组词。
贷(_______) 机(_______) 忱(_______) 冠(_______) 崽(_______)
代(_______) 讥(_______) 枕(_______) 寇(_______) 筛(_______)
4、解释文言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并写出文言句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弈: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孰:___________。汝: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正确美观。
shū cài_______ fèng xì_______ fáng ài_______ chóu huà_______
xiù jué_______ liáo tiān_______ líng tīng______ hǎi ōu________
6、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春雨?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_________
【2】这首诗赋予了春雨怎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完成下面练习。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泣涕零如雨——涕:眼泪
B.相去复几许——去:离开
C.终日不成章——章:文章
D.盈盈一水间——间:中间
【3】诗中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句话体现了鲁滨逊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
A.在不幸的处境中,想到曾经美好的事物,以安慰自己失落的心情。
B.在不幸的处境中,坏事更能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更坚强。
C.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使自己能理智地面对现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的火花,从而得到内心的安慰,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4】卡耐基说:“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这正是鲁滨逊的真实写照。请你再写一句名言,用它来激励自己战胜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听老师读短文,并完成下面的习题,看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以下材料,监考老师用普通话以中等语速将下面材料朗读两遍)
期末考试时,生物学教授在发试卷前对他的20位高年级学生说:“我很高兴这学期教你们,我知道你们学习都很努力,而且你们中有很多人暑假后将进入医学院。因此,我提议,任何一位愿意退出今天考试的同学都将得到一个“及格”。
学生们将信将疑,有的欣喜万分,不一会儿,一些大胆的学生学生站起来,走到教授面前,在登记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教授果然在他们的名字后面都写上了“及格”。然后,他们带着惊喜离开了。
这样,就极大地鼓舞了其他人。不一会儿,又有几位同学签下名字,高兴地离开了教室。
教授看了看剩余的少数学生,问:”还有谁?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签上名字走了。
教授关上教室的门,看着剩余的几个学生说:“我们今天考试的题目是‘自信’,我对你们的自信感到非常高兴,恭喜你们,你们都将得到‘优秀’”。
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因为缺乏自信而失去更好的机会。
【1】文中哪些学生得了“及格”,哪些学生得了“优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你是这个生物学教授的学生,参加这次生物考试,你会选择离开还是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下一个问题是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筹莫展。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艺了,更何况没有合适的工具。我费了好几天的工夫,想找一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经不住重锤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和在面粉里。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这要容易得多。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大得我勉强能搬得动。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头砍圆; 当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独木舟那样终于把臼做成了。又用铁树做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杵。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
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做筛子想想也把我难倒了。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也就是那种有很细很细网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筛出来。这使我停工好几个月,不知怎么办才好。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连一块亚麻布也没有。虽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样纺织,即使知道,这里也没有纺织工具。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我拿了几块出来做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
( 有删改)
【1】分别用三个字概括选文中鲁滨逊所做的两件事,并结合作品的其他情节写出三件以上主人公战胜困难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本文段及小说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简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文天祥的故事
①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②1271年,元朝建立,派大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夕。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他的抗敌队伍。
③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④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⑤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文天祥被押送到大都,关在地牢里。元朝统治者劝文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力,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无法动摇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心。
⑧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⑨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词语“危在旦夕”的意思是________。
【2】“文天祥虽然是个文官,但他认为自己既然是国家的一分子,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下面词语中最恰当的是( )
A.威武不屈
B.精忠报国
C.弃笔投戎
D.兢兢业业
【3】文中画线句子是对文天祥的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_______。
【4】从文天祥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①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那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⑤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回头,却被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A)
⑥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地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⑦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⑧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⑨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就没有打伞。这时电话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 。”
⑩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⑪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⑫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B)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 选文有删改)
【1】根据提示将情节图补充完整。
时间:
母亲:
【2】第⑤自然段画横线句子(A)中,作者把母亲比作_______,通过_____这些动词描写,把母亲对“我”______的目光,融进“我”远去的背影之中,整个画面温情无比。
【3】在第⑨自然段的横线处写写“母亲在电话里说的话”,联系上下文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⑫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B)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
B.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母亲对女儿的疼爱。
C.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愧疚。
D.心被“淋湿”,看似不合理,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关爱。
【5】如果要给文章的第⑧至⑪自然段配上插图,你认为画面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哪一组景物?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说说这组景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A.晴朗的天空 灿烂的阳光 病房的电梯
B.阴暗的天空 蒙蒙的细雨 长长的走廊
我选(_____)组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爸爸和书
我和姐姐有个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一百来本书,有童话,有历史故事,还有关于作文的。其中有一本薄薄的童话集,叫《皇帝的悲哀》。
小伙伴常常来我们家借书,从来没有谁翻过这本《皇帝的悲哀》,因为它太破旧了。但是对我来说,这本书却比任何一本都要珍贵。只要一翻开这本书,当年买书的情景就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那时候我还小,爸爸所在的那家公司倒闭了。爸爸只好去做临时工,妈妈也要出去干零活。爸爸天天带着我,他干活,我就在一边玩。
有一天下班回家,经过一家旧书店,爸爸突然停住了脚步,对我说:“给你买本书吧!”我听了高兴极了。
“不过,给你买一本书,今天就不能乘汽车回家了。你愿意走路,就给你买。”
“好,咱们走回去!”我说。
爸爸走进旧书店,从一堆书里给我挑了这本《皇帝的悲哀》。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我跟着爸爸往回走。路真远啊!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爸爸问我:“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吧?”
我紧紧地伏在爸爸的背上,忍受刺骨的寒冷,大声说:“不,买书比坐汽车强!”
爸爸点了点头,用他的上衣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这样做的话,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
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那时我还没上学,老缠着爸爸,让他一遍又一遍地给我念这本薄薄的童话集。大概念了好几十遍吧,听着爸爸念书,我渐渐地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后来,爸爸病了,我们的生活更苦了。可是,爸爸的精神一直很好,只要有点儿钱,就一定会给姐姐和我买书看。每次买了书回来,他总要对我们说:“从明天起,咱们又得节衣缩食啦!”说着笑了起来。
节衣缩食 省吃俭用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和爸爸一同开心地笑起来
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全是爸爸这样省吃俭用买来的。他一心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吃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正确答案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4】爸爸省吃俭用地为子女买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路真远啊!我有些走不动了,爸爸把我背了起来。过荒山大桥时,寒风呼啸,我冷得直发抖。(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说这番话的。(为什么“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说这番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了这篇课文,你对书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与“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
②(指很自豪)
18、按要求写句子。(6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仿写句子)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搞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为陈述句:
他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缩句)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缩句)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仅有的亲人。(修改病句)
我觉得没有什么比这鱼汤更优美的了。(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一面面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鲜艳。(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仿写句子)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邓稼先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群偌大的蝶蛾闯进孩子的房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笑得用手指着风姐儿,却说不出话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得不另选一个职业,学上了驾驶飞机。(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四部分:习作。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题目:我的理想
要求: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晰,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