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
(1) 除了黄果树瀑布以外,我还知道 瀑布、 瀑布、 瀑布、 瀑布,世界著名的 大瀑布。
(2)两首描写庐山的古诗。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绝句(宋·王安石)
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里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水浒传》里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请诸葛亮”和“三气周瑜”的故事。此外,还有一部名著是《 红楼梦 》。
(4)我还知道书名带“三”字的作品: 《三个火枪手》、《三字经》、《三国演义》
2、补充词语,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突( )森( ) 水平如( ) 如( )如醉 美妙绝( )
神( )气( ) 塞外边( ) 银( )素裹 ( )大无朋
1.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早晨起来,屋外成了一个 的世界。
2.我们可以把整个地球想象为一块 的磁石。
3、学习遇到挫折,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纤: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作: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钥: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蠡: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查字典。
6、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 淡墨痕:_________
夸:_____ 满乾坤:____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_______ , ____ 。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节操。请你默写一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梅花的古诗。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
(1)休: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哪一句批判了统治者的苟且偷生、不思进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
9、烧炭工与绅士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爱的教育》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加点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效果。
①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中说“(烧炭工)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请揣摩烧炭工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它表述出来。(3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小木屋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子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是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 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说明灯的数量最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请用“ ”画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3】在选文第二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当然,( )、善于发问 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 )的人,给那些具有( )精神的人。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见微知著 B.锲而不舍 C.独立思考
【2】科学发现有“偶然的机遇”说明( )
A.科学真理来自于偶然的灵感。
B.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C.科学真理很难寻求,并非人人都能得到。
【3】能够抓住“偶然的机遇”的人应具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中的____、_____、______都是能够抓住“偶然的机遇”的人。
12、现代文阅读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①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在孤独和绝望中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②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③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7年第10期)
(注释)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坷垃]亦作"坷拉"。东北、河南、河北方言,就是泥土块(土坷垃)的意思,结在一起的泥干后就成为坷垃。③[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 →悚然一惊→(______)→(______)→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划横线的句子中,先写蚊子的声音不大,后又写蚊子的声音“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这样矛盾吗?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五段运用的记叙顺序是________,这段文字在全文的内容与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
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shǔ)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莽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kàn)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桐(tóng),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pì)美。
丛莽中无数的动物,更给这个世界带来 力和生气。在小径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可掬(jū)的小熊,在树下蹒跚;群鹿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踯(zhí)躅(zhú);黄嘴的绿鹦鹉、绿啄木鸟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yì)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叫。
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guō)噪:鸟喙(huì)啄击橡树干的笃(dǔ)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动物吞噬食物或咬碎果核的咂(zā)咂声;潺(chán)潺的流水、啁(zhōu)啾(jiū)的小鸟、低哞的野牛和咕咕叫的斑鸠———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guǎng)的和谐。如果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邃的丛林,摇动这些飘浮的物体,使白色、蓝色、绿色、玫瑰色的生物混杂交错,使所有的色调融合为一体,使所有的声音汇成合唱,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多么奇伟的声音!可是,对于没有亲临其境的人,这一切是无法体味的。
【1】东岸的风光是怎样的?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描写?
。
【2】说说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植物)?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
。
【3】说说这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动物)?这些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
。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尽管(jǐn jìn) 旋转(xuán xuàn) 遮挽(zē zhē)
闪过(sǎn shǎn) 蒸融(róng yóng) 游丝(sī shī)
【2】点“_____”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
【3】给第一自然段划分层次,在划分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4】把语段中表示叙述、描写顺序的语句依次写在括号里。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掩面叹息。
【5】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艺术的比赛是无法同体育比赛等量齐观的。(换说法,不改变原意)
________
(2)红火,粉霞,白雪。(改成排比句或比喻句)
________
(3)星期六我们去看足球赛。(换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4)爷爷走路。(改成夸张句)
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另选三个人物和三种品质。
我喜欢鲁滨逊,是因为他不畏艰难。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习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