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弈秋,_______。使弈秋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____。
(2)人总是要死的,___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_______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两(____)斑白 欢呼(____)跃 (____)然大怒 (____)(____)不安
(____)表堂堂 和(____)可亲 慢条(____)理 (____)尽脑(____)
(1)描写心理: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神态: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动作:__________________(4)描写外貌:________________
3、按拼音写词语。
zhē wǎn | líng lì | pái huái | bó wù | zhēng róng | nuó yí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___哼___你不认识___我可认识他______侦探冷笑着___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______看好___别让他自杀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zī xún | nuó yí | shū jí |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āi sī | chú chuāng | chōu yē | bó bó shēng jī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 )
A.让,致使 B.奉使命办事的人
C.出使 D.使用
【2】结合地域特点和唐代的交通特点可知,“使安西”必定是一段( )的行程。
A.风光无限 B.通畅无阻
C.繁荣热闹 D.充满艰辛
【3】解释字词。浥:____________ 客舍:___________
【4】从诗中可知,诗人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柳”往往让人想起古人的“折柳相送”,诗句中的“柳”是______________的象征。
【6】下列哪一项不是诗句所表现出的画面?( )
A.设宴饯别 B.把酒话别
C.对酒当歌 D.殷殷相送
【7】请你用自己的话替诗人向元二说说这两句诗表达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______。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词语。
无声: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 独明:___________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字眼。
【3】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9、阅读短文。
人生无乞丐
①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②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 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③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④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⑤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⑥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⑦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⑧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⑨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第④ 段中“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①“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________)
②“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________)
③“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________)
④“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第⑦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文章最后一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这天上午,我和莎利文老师为“杯”“水”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利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片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利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那个被我摔坏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我对再塑我生命的人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选自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海伦遇到的挫折 | 海伦对待挫折的态度 | 莎利文老师帮助海伦战胜挫折的方式 | 莎利文老师教育方式的特点 |
不能区分 “杯和“水”” | ____ | _______ | ______ |
【3】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伦称莎利文老师是“再塑我生命的人”,结合选文,说说你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为什么呢?”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
(2)“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
(3)“他的这个见解”中的“这”指的是____
【2】简要概括,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______
【3】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这个中心意思。
A.放洗澡水形成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2、复制偶像
1941年,他出生于日本的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名木匠。这位大叔常带他玩,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的“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自己当一名建筑师的理想。高中毕业时,他想报考大学建筑系,但由于家庭贫困,只好放弃了大学梦。后来他干上了家具制作和室内装潢的工作,建筑师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他非常苦恼,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一天,他偶然在一家旧书摊上发现了瑞士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集,立刻被这位大建筑师独特的设计风格所吸引。但是,他太贫穷了,根本没钱买书,只好饿了几天的肚子,才攒够钱买下了这本书。柯布西耶的书不仅让他知道了什么是建筑,而且还让他找到了人生的出路;柯布西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通过自学成为建筑大师的,而他自学的方式除了读书,便是“旅游”,只要有机会,他就到世界各地参观建筑杰作……于是,他决定,把柯布西耶作为自己的偶像进行复制。
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将大学建筑系的教科书研读完毕。接下来,他就要像柯布西耶那样去世界各地“旅游”了,但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又摆到了他的面前——他没有钱!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朋友告诉他:“做拳击手可以赚钱,还有机会出国比赛。”于是他采取了迂回的策略,仅仅用了两个多月就拿到了职业拳击赛的执照,然后利用出国比赛的机会到世界各地去。
从1962年开始,他遍游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在漫长的旅行途中,全世界的建筑杰作都跳到了他的眼前,成了他活生生的老师。
1969年,他回到日本,开设了一家建筑事务所。但在日本这个学历至上的国家,不仅没人承认他是建筑师,反而都觉得他异想天开:“一个没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建筑师?”面对质疑,他没有退缩,经过整整7年的不懈努力,他设计的一处建筑让他在建筑界崭露头角,他的事业也由此走向了成功。
此后,又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奋斗,他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87年开始,他先后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聘为客座教授;1995年,他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后来他与“鸟巢”设计者赫尔佐格央视新址设计者库哈斯一起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师”,他就是被誉为“清水混凝土诗人”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1)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 )
(2)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2】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说说安藤忠雄从柯布西耶的书中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
【3】文中安藤忠雄采取的“迂回的策略”指的是什么?______
【4】根据第六自然段的内容,说说安藤忠雄最终取得了哪些成就?(每条不超过15个字)
(1) |
|
|
| ||||||||||
(2) |
|
|
| ||||||||||
(3) |
|
|
|
|
|
| |||||||
(4) | 被 | 誉 | 为 | “ | 清 | 水 | 混 | 凝 | 土 | 诗 | 人 | ” |
|
【5】读完本文,你从安藤忠雄的身上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______
13、书的王国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病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让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幸幸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上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边,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 zhǒnɡ zhànɡ)不堪,硬得跟石头一样。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己深迷其间,无法自拔了。对我,真是一种极大心灵享受。
就这样,我由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许多份书报杂志之外,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 肯做 在三尺宽长的病床上, 能为自己开创出一片阔的新天地。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zhǒnɡ zhànɡ
(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是(______) (______) (_______)
【3】“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享受,”“这”指的是( )
A.书 B.看书 C.休息 D.写作
【4】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表现母亲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却供不上“我”看,来衬托“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映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14、课外阅读
甘露的秘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 )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 ),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 )地把它们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1】选择“A.不辞劳苦 B.川流不息 C.饱食终日”中恰当的序号填入上文的括号中。
【2】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蚂蚁是蚜虫的“保姆”,谈谈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捞取”一词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体现了作者对蚂蚁怎么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甘愿落后呢?
(2)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中国的历史难道还不够悠久吗?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应该发挥广大干警的充分的作用。(修改病句)
(2)孔明说:“周瑜让我三日之内把箭造完,一点都不难。”(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别人 退路 着 堵塞 断 自己 的 意味 生路。 (连词成句)
(4) 狼气急败坏地堵上那个小洞。(改为把字句)
19、句子练习。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
改为陈述句: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人们以为赫胥黎发疯了。因为在人们看来,恐龙早已灭绝。
因为 ,所以 。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
20、改写句子。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父母、老师、同学相伴,有幸福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有时,即使是一次失败、一点挫折、一次批评,也给予我们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心存感激。学会感谢,懂得感激,你的内心会感到无比温暖。让我们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择一件具体的事例写清楚,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②书写规范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4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