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邯郸________ 惊_______动_______ 专心________
勃勃________ 无_______无_______ 养______处______
2、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_________;课文写其他老师的“烦恼”和邻居的“惊讶”从侧面烘托出________。
3、巧填诗词名句。
(1)我们读书学习不能光学书本上的知识,还必须亲身实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逢年过节,远离家乡的游子给家中的亲友发电子邮件,常常用“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3)《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对兄弟相残不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4、把词语补充完整。
随( )所( ) ( )歌( )舞
( )面( )刀 行( )积( )
别无( )( ) ( )无分( )
( )堂大( ) 地广( )( )
( )( )游哉 ( )( )鼻祖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____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____)
3.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_____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____)
6、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__________不住,________出墙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______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和柴扉久不开。
【2】“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 )
A.主人没有在家
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
C.主人担心自己的本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4】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出墙来。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
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
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
8、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1】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孔子游春》)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说话含蓄,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________
②看惯了不觉得奇怪。________
【2】“施”有三种解释:①施行;②给予;③施舍。“善施教化”中的“施”选________。
【3】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句?孔子从哪几个方面叙述了这一观点?请用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讲水有志向,我会自然的联想到一句成语________,孔子讲水流必向下,我又会自然想到一句谚语________。
【5】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子的这段话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精彩回顾。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 )粥,( )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线句是一句(俗语 歇后语)(二选一,用“√”标出),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的最后一句话把 比喻成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八粥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4】理解“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博览会”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句话的力量
我家住在汉水边。
那天外婆从河对岸来到我们家,恰好看见村上有出殡的。
外婆和妈妈坐在家门口看。外婆触景生情,对妈妈说了许多话。许多话妈妈过后都忘记了,妈妈只记住了外婆的一句话:“你死了谁会哭?”
妈妈在村小学当老师。一天,妈妈在课堂上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讲了外婆说的那句话。妈妈说:“人的生和死同样只有一次,但死比生更珍贵,人在活着时做了什么,在死时最能体现出来,一句话,你死了谁会哭?”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眼圈红红的,因为外婆刚刚离开人世。
我们家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有还在学校读书的我和姐姐,妈妈照顾着我们,拉扯着我们,可妈妈不说苦。妈妈在我生日时穿着旧衣裳和我照相,她不说苦。妈妈为了到镇上听一节好课,骑车走40里路,她不说苦。妈妈白天上课晚上到鱼塘里守夜,她不说苦。妈妈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给缺钱读书的孩子,她不说苦……
妈妈终因积劳成疾,离开了我们……我和姐姐泪流满面地跪在妈妈的面前,妈妈临死时紧紧地拽着我们,嘴巴微微张开着,似乎还有什么要说……妈妈呀,你要说什么,我和姐姐都明白!
全村人都哭了,三百余人拉成一长溜队伍,送妈妈上路……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积劳成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的题目是“一句话的力量”,这句话具体是指哪句话?结合这句话,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4自然段中妈妈的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5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表现了妈妈可贵的品质。请用2~4个字分别概括出这五个方面: 、 、 、 、 。
【4】第6自然段中写道:“妈妈呀,你要说什么,我和姐姐都明白!”“我”和姐姐明白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短文的内容想开去,你会想到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爱因斯坦小时候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喜欢钻研问题,做那些需要动脑筋、花气力才能做好的事情。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从兜里掏出个指南针给他玩。他拿着摇来摇去,发现里面的小针总是指着一个方向。他想看看是什么东西吸着小针,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发现。难道是小针在作怪吗?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兴趣 爱好。
爱因斯坦上了小学,因为他很少说话,有的同学笑他笨,老师也不太喜欢他。有一天,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业交给了老师,老师在一大堆泥鸭子、布娃娃、蜡水果等作业中,拿出了一个很不像样的小板凳,生气地问:“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糟糕的板凳吗?”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他站起来小声地说:“有的。”
同学们_____惊奇 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___摆在桌子上___说___老师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___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___
【1】选择恰当的词语。
兴趣 爱好
他开始对科学产生了________。
惊奇 奇怪
同学们________地看着爱因斯坦。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__ 渺小——________
【3】老师不太喜欢爱因斯坦,是因为________后来,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是因为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同学们奇怪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从书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小板凳________摆在桌子上________说________老师________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________交给您的是我第三次做的________老师看他这样认真________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________
【5】“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爱因斯坦却低下了头”,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爱因斯坦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
A. 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做手工。
B. 爱因斯坦从小喜欢钻研问题,动手实践。
C. 爱因斯坦从小很少说话,不喜欢与同学交往。
13、阅读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两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是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怦怦地跳!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下面这句话,你能理解妈妈的心理感受吗?请写出来。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它写出了小男孩什么样子?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聪明乖巧,试找出一个这样的细节,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完成下面的点评。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点评:这是小男孩的一个______的愿望。(填上一个短语或短句)
14、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1】“奄奄一息”的意思是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老班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老班长最后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型练习。(4分)
(1)托德刻薄地说:“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修改病句: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17、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把”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部分
以《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为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