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李”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传说皋陶曾任尧帝的大理官,其子孙以官名为姓,即理氏。
B.周朝末年,理氏改为李氏。
C.唐朝时,“李”为国姓,大量的别的姓氏改为“李”姓。
D.全国“李”姓人口总数超过一亿。
2、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篝(gōu)火 点缀(zuì)
B.无垠(yíng) 巍峨(é)
C.萌(méng)动 旖(yǐ)旎
D.浩渺(mǎo) 瑞(ruì)士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侄子(zhí zí) 手帕(pā pà)
扳不动(bān bāi 别扭(bié biè)
4、语言感悟
1.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_______)
2.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_______)
3.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_______)
4.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_______)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这句话是课文的______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这句话既点明了荷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也强调了本文重点描写的是________。
(3)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1)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喻成______,写出了草原_______的特点。
(2)我们还可以把草原比喻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dǎo yŭ sui xiāo yao
( ) ( )头 ( )
zhòu wéi gān xùn shùn
( )雨 ( ) ( )
7、四字词语填空。
养(______)处优 摩(______)(______)掌 一声不(______)
一(______)见血 兴(______)勃勃 (______)有成竹
8、小小魔术师(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涡____(______) 爆____(______)
僻____(______) 透____(______)
缄____(______) 墨____(______)
9、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________,“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
【2】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10、丝绸之路
这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张骞在此之前,于公元前138年曾 出使过西域。公元前119年他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汗朝与西域各国的 ,从那以后,一对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来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 、变得美伦美奂。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1】在横线上填下恰当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来看,古代中国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中国输出的是_________,而西域各国输出的是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点的字具体指什么?
“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假如安息国的国王几年后来了中国,他会对汗朝的皇帝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请写出来。(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一句话赞美一下狼牙山五壮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给予的故事
①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②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就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失望到了极点。
③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灌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④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他思索再三,决定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灌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又加了两 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第①自然段中画线字的正确读音是哪个?
(1)濒(pīn bīn) (2)仍(rēng réng)
【2】在第②自然段中,用“____”画出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并分析人物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的“小心翼翼”一词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三个这样的(ABCC式)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中画“___”的句子属于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它反映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
【5】请把第④自然段中“如果把水倒进去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 改为意思相同的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说说你怎样理解题目中的“给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泥人张
冯骥才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②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③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里吃客们的模样。这当儿,打外边进来三个人。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①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④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chù)三分。
⑤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⑥但是不一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⑦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⑧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泥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⑨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⑩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⑪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但天津卫的事没有这样完的——
⑫第二天,北门外估衣街的几个小杂货摊上,摆出来一排排海张五这个泥像,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产,足有一二百个。摊上还都贴着个白纸条,上边使笔墨写着:贱卖海张五。
⑬估衣街上来来往往的人,谁看谁乐。乐完找熟人来看,再一块儿乐。
⑭三天后,海张五派人花了大价钱,才把这些泥人全买走,据说连泥模子也买走了。泥人是没了,可“贱卖海张五”这事却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儿个。
(注)①撂高的:天津方言,意思是伙计。
【1】(整体感知)《泥人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泥人张”这个俗世奇人“奇”在哪些方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出的泥人惟妙惟肖。
B.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C.几个手指飞快捏弄那团泥巴,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
D.泥人张“贱卖海张五”的故事传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天。
【2】(品析句子)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1)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泥人张的__________。
(2)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海张五丑陋的外表和蛮横的个性。
【3】(品读感悟)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再把相关词语填到合适的位置。
(1)中间一位穿得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赶紧吆喝着:“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稀客、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边请!”
这段话描写了海张五的______、_______,突出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团泥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①在上面的段落中圈出描写泥人张捏泥人的动词,这些动词突出了泥人张的__________。
②“戳”属于______描写,写出了泥人张对海张五______和_____的心理。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
据说作为一个英雄最大的悲哀并( )被别人打败,( )在征战的疆场上没有一个可以与之一试高低的对手。
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做英雄,我们只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但和那些威名显赫的英雄一样,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有强烈的愿望,那就是给自己找个对手,让平淡的生活激荡出一些清亮亮、蓝盈盈的波浪。
瀑布寻找深潭作为对手,它在纵身飞跃的刹那,才创造出银瓶乍裂、金迸玉溅式的美丽和壮观。
钻机寻找岩石作为对手,才在寂寞、枯燥的工作中谱出流热溢火的壮歌,才能在单调乏味的日子里释放出自己的能量、闪耀出自己的辉煌。
给自己找个对手,就如同刀寻找剑,歌词寻找旋律,__________________。
……
给自己找个对手,并不是盲目地寻找“挑战者”。在这儿必须弄清楚的一点就是:我们在给自己寻找“对手”,而不是寻找“敌手”。我们并不想逞一时之能而四面树敌,八方威风。我们也绝不想把对手打倒在地,然后气喘吁吁地决出胜负、分出高低。
给自己找个对手,说白了就是自己强壮自己、自己锤炼自己。让那颗历经风霜的心在跌宕(dàng)起伏的岁月里,能够不断地迎接机遇与挑战,并且把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作为自己不断成长的营养。
给自己找个对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又何尝不是在检验自己的那根名叫命运的弹簧,到底能够承受住多少来自生活的重量?
【1】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加个合适的题目。
【2】在第一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凡夫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跌宕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5】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让你选择,你将把什么当成你的“对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悠然(挥去 摆去),如同(跟伴)着鼓点,(和 随)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用“/”划去括号内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平平整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6、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长(zhǎng cháng)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___________ 秘诀——___________
反义词:否定——___________ 丰衣足食——___________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人们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人们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可以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种,比绳结容易分辨。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
不但如此,在文字创造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样,他们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误会成别的意思。
从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送给相邻的一个部落首领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
【1】读第二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这本‘书’”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自然段中,部落首领的信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已经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各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想一想,有了文字之后的信,跟没有文字的信相比,进步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文第一段,按照________顺序,主要描写了傍晚荷兰_________的特点。
【2】选文画“ ”的部分属于_______(静 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B.“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表现出荷兰每天的生活过于平静而显得单调。
C.选文中画“﹏﹏﹏”的句子营造出一片安然与宁静的境界。
【4】“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购买上帝的孩子
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有的说没有,有的嫌他在捣乱,都不爱搭理他。
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爱德华,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___________ 。”
邦迪喜出望外 将饮料抱在怀里 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 叔叔 我把上帝买回来了 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帕特普鲁出院时,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他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休后开了家商店打发时光。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言。
【4】“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小男孩邦迪心中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真正的上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射门进球对球迷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改成反问句)
(2)晏子对楚王说:“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成转述句)
(3)用三个恰当的关联词,分别将下列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①人们保护环境。 ②能避免一些灾难的发生。
(4)田野边,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摆。(写成拟人句)
(5)工人高高地举起汽油灯,逐一介绍着洞内形状各异的景物。(缩写句子)
(6)老爷爷讲故事。(把句子扩写具体)
(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8)“风一更,雪一更, 。 。”
“水有源,故 ;木有根,故 。”(补充完整)
21、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小艇穿过石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对鲁肃说:"我来请你一起去取箭。”(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百花园。
同学们,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这次习作请根据下面所给漫画,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仔细看看漫画画的是什么内容;
2.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思考漫画的含义,获得启示;
3.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
4.要记着给文章定一个合适的题目,书写工整,干净,字数400字左右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