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蔬菜(shū) 捣乱(dǎo) 和谐(xié) 乒乓(pīn)
B.挣扎(zá) 率领(shuài) 琥珀(bó) 澎湃(pài)
C.曝晒(bào) 看门(kān) 吭声(kēng) 倔强(qiáng)
D.海啸(xiào) 脸颊(jiá) 遗憾(hàn) 慷慨(kǎi)
2、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奇关 不仅 甚致 重围
B.光芒 夺目 重荷 清静
C.范围 渐渐 油烔 清静
D.仿佛 拥济 石璧 仰卧
3、(反义词)下列词语中,与“局促”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慌张 B.从容 C.催促 D.狭小
4、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模仿(mó mú) 哀悼(dào diào)
汹涌(yǒnɡ rǒnɡ) 枯竭(ɡū kū)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天气严寒,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B.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C.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还会造成不可复原的脑部损坏。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冠(ɡuān) 稀疏(sū)
B.绿荫(yīnɡ) 催眠(mián)
C.应和(hè) 踏实(tā)
D.兴奋(xìnɡ) 剥皮(bō)
7、下列词语中,最适合填入画线处的一项是( )
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用力往上—— ,没能—— 到葡萄。它又想沿着架子 上去,但也失败了……
A.爬 够 蹦
B.蹦 够 爬
C.钻 摸 攀
D.蹬 摸 跳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______)
2.猫满月,已经学会了淘气。 (______)
3.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______)
4.可是它又那么勇猛,遇上蛇也是敢斗一斗。 (______)
9、课外阅读。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美文欣赏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巡道工的故事
暑假里,我乘火车到外婆家去玩。我靠着车窗,看见绿色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溪流……从窗外匆匆闪过。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
“呜------”前方传来了一声汽笛长鸣,我探出头往前一看,车头正带着我们转弯,弯道旁站立着一位老工人,他虽然戴草帽,可是身上的汗水仍然像许多条细细的小溪往下淌,那光着的上身显得油光滑亮,好像是用紫铜铸成的,他的手里,举着一把铁锤,正微笑着向我们致意。‖
我敢肯定,他就是巡道工,因为爸爸曾经给我讲过巡道工的故事-------
有一次,爸爸坐火车到远方去出差,在一个漆黑的深夜,列车在倾盆大雨中飞驰。突然,车厢“咯噔”一声猛响,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停下来。
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打开车窗,只见在列车的前面,一盏红灯在一晃一晃,借着车头的光柱大家看到了,雨幕中有个人提着红灯在走,浑身像刚从水里出来的一样,他就是巡道工。
后来才知道,这里山洪突然爆发,路被冲坏了一段。要不是巡道工冒着瓢泼大雨巡查路线,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他们就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爸爸的话在我耳边又一次响起。‖
列车呼啸着向远方奔去,我却情不自禁地回过头来,注视着那位平凡的老工人,渐渐地远了远了,最后消失在我的视线中。然而听着列车有节奏的“咯噔”声,看着列车上的张张笑脸,巡道工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留在我的脑际……‖
【1】从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写在横线上,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巡道工外貌的语句,这样的描写说明 。
【3】写出这篇短文中各段的大意:
①
②
③
【4】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意思,并写出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老家的菜园
①在我家的老宅上,有一块菜园。作别老家二十年来,它始终像一幅精美的工笔画,深深地嵌在我记忆的画框里。
②菜园很美。园内绿色的叶,各色的花,丰硕的果实,都是那样的饶有情趣,都是那样的沁人心脾。看,——春风浩荡时,萝卜缨子在婆娑起舞,那水灵灵的嫩绿,那乐颠颠的样子,直让你的五脏六腑都变得清新舒爽;夏日炎炎中,青辣椒和红辣椒们机灵地藏到低矮的枝叶里纳凉,那份聪明,那种可爱,让你一次次忍俊不禁;秋月朗照下,高大的甘蔗把腰板挺得笔直,俨然守卫菜地的哨兵;冬季到来后,“抱头白”则枕着白雪铺成的棉被酣然入睡。一畦菜一种美学风貌,一畦菜就是一首清新隽永的诗。
③菜园侍弄起来需要真功夫,种菜如绣花,但谁也不能否认,种菜的过程确实是一种绝妙的享受,是一种真正的快乐。用铁锹开挖菜地,轻嗅泥土清香的时候,是快乐的;把菜籽撒在园内,播种无限希望的时候,是快乐的;肩挑水桶,听桑木扁担咿咿呀呀唱个不停的时候,是快乐的;舀水浇园,看白亮亮的弧线一道道出现的时候,是快乐的;挥汗如雨,把杂草锄个精光的时候,是快乐的;打起粪水,给蔬菜施用农家肥的时候,同样也是快乐的。种菜的种种快乐,其实是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④如今,我蜗居县城,整日面对表情呆滞的钢筋混凝土,远离了老家菜园带来的种种乐趣。而老家的那块菜园呢,也早已建满房屋,变得面目全非了。但不知怎的,我常常梦见自己又回到那块菜园,——也许,那里才是我的精神乐园啊。(有删节)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二段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景色。
【4】第③自然段是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②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③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1】第①段中第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提出两种人生态度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两句话概括①②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③段中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5】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综合训练。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节选)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童年的我做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qiú)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的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梢的身影。四月的芬芳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
④我的童年时代,没有洋快餐,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⑤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⑥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洋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⑦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__________)
(2)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__________)
【2】“我”童年攀树时也“吃过不少苦头”,请用“______”画出“我”吃的苦头。
【3】第①段说树枝很细,可能承受不住“我”的重量,可“我”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既写了“我”童年攀树的快乐,也写了攀树时吃的苦头,是为了(______)。(多选)
A.表现攀树留给“我”的痛苦回忆
B.对比突出攀树带给“我”的乐趣
C.反映“我”童年生活的艰难
D.侧面烘托“我”对攀树的喜爱之情
【5】短文最后一段中画“ ”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美林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美林
(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3岁,体重10—15千克,一次4毫升;4—6岁,体重16—21千克,一次5毫升;7—9岁,体重22—27千克,一次8毫升;10—12岁,体重28—32千克,一次10毫升。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
【1】下列对美林药品主要治疗病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治疗儿童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热。
B.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C.可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D.可缓解儿童轻至重度疼痛。
【2】11岁的亮亮体重32千克,因感冒持续发烧不退,她服美林一次的用量最好是( )
A.10毫升 B.20毫升 C.30毫升 D.40毫升
【3】依据美林药品说明书,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毫升的美林。
【4】(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词语“一丝不苟”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体育课上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应得是感谢的。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9、习作。
“小书虫”“乐天派”“故事大王”“昆虫迷”“急性子”“热心肠”“运动健将”“智多星”“笑星”“帅哥”等,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她)?题目自拟,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写一写有关他(她)的故事吧。
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2.表达真情实感。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