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一种有机烯醚 ,可以烃用 A 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4O
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
C.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水解、取代
2、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阿乐丹”的结构如图,若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则此两种有机物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
B.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C.均易溶于水
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将m1g锌加入到m2g 20%的盐酸中放出nL H2,则转移电子数为nNA/11.2
B. 0.1 mol/L的100mL 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NA
C. 1molSiO2中含有共价键数是2NA
D. 120 g由NaHSO4和KHSO3固体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为5NA
4、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正确的是( )
元素 | I1 | I2 | I3 | I4 |
X | 500 | 4600 | 6900 | 9500 |
Y | 580 | 1800 | 2700 | 11600 |
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2价
B.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
C.元素Y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YCl
D.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5、区别1-丙醇和2-丙醇的方法是( )
A. 加金属钠
B. 加银氨溶液
C. 在铜存在下和氧气反应
D. 在铜存在下和氧气反应后的产物中再加银氨溶液
6、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存在H2O、ClO-、CN-、HCO3-、N2、Cl-6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当有3molClO-参加反应时,则有1molN2生成
B.HCO3-作为碱性介质参与反应
C.当有5molClO-参加反应时,则有1molN2生成
D.若生成2.24LN2,则转移电子0.6mol
7、能把Al2(SO4)3、(NH4)2SO4、KCl、MgCl2四种溶液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氨水 D.硝酸钡溶液
8、奥密克戎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的特点,做好杀菌消毒。个人防护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消毒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75%
B.二氧化氯泡腾片可用于自来水的处理
C.超市中的食品包装袋原料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纯净物
D.高锰酸钾溶液与酒精混用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甘油和水可以任意比例互溶
B.H2O的沸点高于HF, 是因为前者的氢键作用较大
C.氢氟酸水溶液中氢键的类型有 F—H•••F、F—H•••O、O—H•••F、O—H•••O
D. 比
熔点低的原因是前者形成分子内氢键
10、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滨田博喜和研究员富良德等通过实验发现,桉树叶子的培养细胞能够消除有害化学物质双酚A的毒性。双酚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此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2 mol Br2
B.该物质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
C.该物质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D.该物质与足量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化学式为C15H28O2
11、某温度下发生的反应:2C2H2(g)+5O2(g)⇌4CO2(g)+2H2O(g) △H = -2599 kJ·mol-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增大c(O2),K增大
C.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可通过Qc与K之间的大小关系判断反应的移动方向
1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的水解方程式:HCO
+H2O
H3O++CO
B.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SOH++SO
C.CO的水解方程式:CO
+H2O
HCO
+OH-
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H2O+CO2↑
13、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空间构型皆相同的是
A. CO2和SO3 B. CH4和SiH4 C. BF3和PH3 D. HCl和NH4Cl
14、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W、Y、Z为同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 X | W | Y | Z | Q |
原子半径(×10-12m) | 37 | 64 | 66 | 70 | 154 |
主要化合价 | +1 | -1 | -2 | +5、-3 | +1 |
A. W的最高正价为十7
B. 由Q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 Z与X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还原性
D. 由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15、草酸(H2C2O4)又叫乙二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25℃时,其解离常数Kal=5.9×10-2; Ka2= 6.4×10-5。下列与草酸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H2C2O4(aq) ⇌H+(aq) +HC2O4-(aq) △H >0;升温有利于提高草酸的电离程度
B.草酸中的碳为+3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25℃时,KHC2O4溶液呈弱酸性,有时用于清洗金属表面的锈迹
D.同浓度的KHC2O4和K2C2O4混合溶液中:2c( H2C2O4) +2c( HC2O4)+2c( C2O42-) =3c(K+)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油脂的分子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
B. 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17、常温下,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存在:Fe2+、Cu2+、Mg2+、SO32-、Br-、SO42-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不存在Mg2+、Cu2+ B.溶液中一定不存在SO32-
C.溶液中一定存在Fe2+、Br-、SO42- D.沉淀B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镁,肯定含有氢氧化铁
18、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①BF3 ②CH2=CH2 ③ ④CH≡CH ⑤NH3 ⑥CH4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9、下列物质中既属于醇又属于酚的是
A.
B.
C.
D.
20、可用来鉴别己烯、四氯化碳、甲苯的方法是( )
A. 酸性高锰酸钾 B. 溴水
C. 液溴 D. 硝化反应
21、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c (NH4+)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 等浓度的Na2CO3与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a+)>c(HCO3-)>c(CO32-)>c(OH-)>c(H+)
C. 0.1 mol·L-1的CH3COOH与0.05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H+)+c(CH3COOH) < c(OH-)+c(Na+)
D. 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c(Na+)-c(F -) = c(K+)-c(CH3COO-)
22、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
B.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C.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1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2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B.A、B、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C.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 A的同时生成3mol B
D.2υ正(B)= 3υ逆(C)
24、有下列两组命题
A组 | B组 |
Ⅰ.H—I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 | ①HI比HCl稳定 |
Ⅱ.H—I键键能小于H—C1键键能 | ②HCl比HI稳定 |
Ⅲ.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 ③HI沸点比HCl高 |
Ⅳ.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 | ④HI沸点比HCl低 |
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 )
A. Ⅰ① B. Ⅱ② C. Ⅲ③ D. Ⅳ④
25、囧烷(E)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1)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
(2)E的分子式_____;A可用于合成一种重要的合成橡胶的单体,写出由A制备该单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
Ⅰ.含有1个苯环,无其它环状结构,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面积比为3:3:2:2。
26、完成下列各空:
(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FeCl3溶液 ⑤Cl2和NaOH溶液 ⑥Fe和HNO3溶液 ⑦Fe和H2SO4溶液 ⑧Na和O2
a 由于温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
b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
c氧化还原反应不受浓度、温度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
(2)用适当的方法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物质 | 所加试剂或方法 |
Na2CO3(NaHCO3)固体粉末 | ________ |
Na2CO3(NaHCO3)溶液 | ________ |
NaHCO3(Na2CO3)溶液 | ________ |
27、已知下列有机物: ①CH3—CH2—CH2—CH3和 ②CH2=CH—CH2—CH3和CH3— CH=CH—CH3
③CH3—CH2—OH和CH3—O—CH3④和
⑤CH3—CH2—CH=CH—CH3和
⑥CH2=CH
—CH=CH2和CH3—CH2—C≡CH。
(1)其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其中属于碳链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其中属于官能团位置异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其中属于官能团类型异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其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8、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了在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目前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电极材料是LiCoO2和石墨。
(1)基态Co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
(2)Co2+与CN-结合形成配合物[Co(CN)6]4-,其中与Co2+结合的C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
(3)NH3分子与Co2+结合成配合物[Co(NH3)6]2+,与游离的氨分子相比,其键角∠HNH__________(填“较大”,“较小”或“相同”),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Li2O熔点为1570℃,CoO的熔点为1935℃,解释后者熔点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图(a)所示石墨晶体按ABAB方式堆积而成,图(b)为石墨的六方晶胞。
每个晶胞中的碳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__,在下图中画出晶胞沿c轴的投影(用“●”标出碳原子位置即可)。___________
29、氰化钾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贮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已知:KCN+H2O2=KOCN+H2O,回答下列问题:
(1)OCN-中所含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基态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H2O2中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___(填“σ键”或“π键”),其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分子中4个原子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与OCN-键合方式相同且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任举一例);在与OCN-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中,由一种元素组成的阴离子是_______。
30、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 800 | 90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0.5 | 0.6 | 1.0 | 1.6 | 2.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 ,△H ______ 0(填“<”“>”“=”);
(2)900℃时,向一个固定容器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初始到2s内A浓度变化0.05mol•L-1.则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______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______ ,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c(A)不随时间改变 d 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若向另一相同容器中充入0.30molA、0.40mol B、0.40mol C和0.50molD,此时v正 ______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1、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空航天。如图1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作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正极生成的O2-(O2+4e-=2O2-)。
(1)c电极的名称为___,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如图2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0.5mol·L-1CuSO4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3)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中的c(H+)=__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___(填字母)。
a.CuO b.Cu(OH)2 c.CuCO3 d.Cu2(OH)2CO3
32、银锌电池广泛用作于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放电过程可表示为:2Ag+Zn(OH)2Ag2O +Zn+H2O,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池的放电过程是________(填“①”或“②”)。
(2)该电池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电池。
(3)反应①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写出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应接电源的________极。
33、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置进行蒸馏,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实验步骤改为在蒸馏烧瓶内先加入乙醇和浓硫酸,然后通过分液漏斗边滴加乙酸,边加热蒸馏。这样操作可以提高酯的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拟分离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下列框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
则试剂a是___________,分离方法Ⅰ是___________,试剂b是___________,分离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是先加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法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
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上述实验没有成功。试解答下列问题:
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原料为和
,则乙酸乙酯中___________
(填含或不含)。
34、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0molSO2、4.5molO2,经10min后反应达平衡,此时O2的浓度为0.30mol/L。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10min内SO2的化学反应速率___;
(2)10min内SO2的转化率___;
(3)平衡常数K___。
35、为了测定某有机物A的结构,做如下实验:
①将2.3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0.1 mol CO2和2.7 g水;
②用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得如图一所示的质谱图;
③用核磁共振仪处理该化合物,得到如图二所示图谱,图中三个峰的面积之比是1∶2∶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2)有机物A的实验式是________
(3)能否根据A的实验式确实A的分子式______
(4)写出该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研究氧化
制
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Ⅰ
Ⅱ
Ⅲ
Ⅳ
已知: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
可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或变化的(
随温度变化可忽略)。例如:
。
请回答:
(1)①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_____
。
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 升高温度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增大
B 加压有利于反应Ⅰ、Ⅱ的平衡正向移动
C 反应Ⅲ有助于乙烷脱氢,有利于乙烯生成
D 恒温恒压下通水蒸气,反应Ⅳ的平衡逆向移动
③有研究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Ⅱ分两步进行,过程如下:,且第二步速率较慢(反应活化能为
)。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画出反应Ⅱ分两步进行的“能量-反应过程图”,起点从
的能量
,开始(如图2)_____。
(2)①和
按物质的量1:1投料,在
和保持总压恒定的条件下,研究催化剂X对“
氧化
制
”的影响,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催化剂 | 转化率 | 转化率 | 产率 |
催化剂X | 19.0 | 37.6 | 3.3 |
结合具体反应分析,在催化剂X作用下,氧化
的主要产物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②采用选择性膜技术(可选择性地让某气体通过而离开体系)可提高的选择性(生成
的物质的量与消耗
的物质的量之比)。在
,乙烷平衡转化率为
,保持温度和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选择性膜技术,乙烷转化率可提高到
。结合具体反应说明乙烷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