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补充四字词语,再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亡羊______
②眉开______
③恋恋______
④______无云
⑤筋疲______
⑥引人______
(1)奶奶生病了,可是见到我们,她立刻______,特别开心。
(2)雨过天晴,______,天气好极了!
2、课文回顾。
1.爸爸告诉玲玲,只要________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________。
2.睡梦中的妈妈真________,睡梦中的妈妈好________,睡梦中的妈妈好________。
3.书籍是人类________的阶梯。
4.______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nán bù nà xiē yún hǎi qún shān
(____)(____)(____)(____)
zhǎn xiàn tī tián lǜ sè chéng shì
(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
(2)日月潭_____________,吸引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游客。
(3)坐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_________那么大 ;而小鸟却认为天_____________,大得很。
(4)柳宗元在《江雪》中这样描绘冬天下雪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踪灭。”
(5)____________,八九雁来,______________,耕牛遍地走。
5、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hǎi ōu shā tān jūn jiàn fān chuán
yānɡ miáo dào tián yú tánɡ cuì zhú
7、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红的凤凰花开了,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2】“寒风刺骨、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都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
【3】“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9、判断正误,对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 )
(2)周总理1961年来到了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____
(2)《敕勒歌》是汉朝民歌。____
(3)《雾在哪里》里说“雾是个又可爱又听话的孩子”。 ____
(4)《雪孩子》这篇课文中,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 _______句话。
【2】短文写了猫身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器官。
【3】用“ ”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照样子,写句子。
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像 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
②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③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
12、课内阅读。
苏红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 )地坐在楼梯旁,给画增添了不少情趣。苏红( )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 )往往能变成( )。”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减少—( ) 难过—( )
2.苏红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 。
3.把下面的词语填到选文中的括号里。
A.懒洋洋 B.好事 C.坏事 D.满意
4.爸爸说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3、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长白山
长白山上有一个蓝色的湖,湖水很清很深, 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天池”很大,原来是个火山口,后来由于泉水和雨水汇集而形成了湖。
长白山上有处非常壮观的景象,那就是长白山瀑布。
“天池”的水流出后,从悬(xuán)崖(yá)上落下来形成了瀑布。瀑布发出隆隆的响声,把无数的小水滴洒向山涧(jiàn),真好似“银河落九天”。
长白山还有温泉。温泉的温度很高,放进一个鸡蛋,一会儿就煮熟了。
每年的七、八月,是到长白山旅游的好季节。
长白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1】这篇短文写了长白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方。
【2】到长白山旅游的好季节是哪几个月?
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长白山是个怎样的地方?
长白山是个___________的地方
【4】再读短文,体会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在正确答案后面的( )里打上“√”
(1)平静的语气。( ) (2)喜爱、赞美的语气。( )
(3)得意的语气。( ) (4)疑问的语气。( )
14、阅读平台。
鲁班造锯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上山去砍树。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 ),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 )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1】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文中的“( )”里。
果然 忽然
【2】填空。
鲁班是________时期人,他看见了___________后发明了锯,用锯去拉树,又________又________。
【3】用“ ”画出鲁班的心理活动。
【4】我还知道鲁班发明了( )(多选)
A.伞
B.刨子
C.墨斗
15、课内阅读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1】选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
【2】选段共有______句话,第______句话写人们激动地欢呼着。
【3】照样子,写词语。
一条条(一AA式) _________ 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有数字) _________ __________
【4】用“~~~~”画出选段第一句中的动词。
【5】人们欢呼什么?用“____”画出来。
16、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水洼里有那么多小鱼,你怎么能捡得完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
1._________________在操场上踢足球(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真漂亮呀(___)
3.____________都是_________(___)
4.如果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简直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1)下面是丁丁同学根据图片给大家讲的故事,你知道他讲的是哪幅图表示的内容吗?请把图片的序号填在对应“( )”里。
①为了记下儿子的身高,爸爸在树上钉了个钉子做标记。( )
②春天,院子里的小树刚刚发芽.爸爸让儿子靠着树站着,给儿子量身高。( )
③一转眼,春天过去,夏天和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小树的叶子也落光了。( )
(2)仔细观察第四幅图,你觉得儿子和小树谁长得快?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呢?你来讲一讲,再写下来吧!(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第二年小树又长出了新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1.伟大 感激 大家 英雄 非常 这位 的 治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禹 代代相传 治水 故事 的 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妈妈不在家,小红要和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大约下午四点回家。请你帮小红写一张留言条。注意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