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
A.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北美洲、亚洲、非洲
C. 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 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2、在四张图纸上分别画一幅大小一样的四个区域地图,比例尺最大的则是( )
A.中国政区图
B.江西省地图
C.南昌市地图
D.八一广场地图
3、王军和同学们组成的地理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周末到某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图是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活动小组测得乙地气温是24℃,据此推算甲山峰的气温约是( )
A.28℃
B.25.6℃
C.22.4℃
D.-16.4℃
【2】登山过程中,同学晓凯报告自己的位置海拔约380米,且附近有一条小河,其位置最有可能在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有关图中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B.甲、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9米
C.若③④两地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千米
D.④处位于山脊
【4】2022年4月5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途中王军看到有人在山区附近踏青扫墓。你认为清明祭扫应该提倡的是( )
A.鲜花祭奠
B.焚烧各种祭品
C.燃放炮竹
D.修豪华墓地
4、当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00开始播放时,伦敦时间是()
A.昨日11时
B.昨日23时
C.今日11时
D.今日23时
5、关于地球仪、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的形状与真实地球的形状完全一致
B.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地球上真实存在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并且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并且长度相等
6、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板块内部
D.大陆边缘地带
7、读“巴西示意图”和“美国农业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两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
B.亚马孙平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
C.巴西高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D.亚马孙地势平坦,人口稠密
【2】关于美国经济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
B.乳畜带分布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C.近年来,经济的增长得益于钢铁、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
D.高新技术产业最早兴起于东北部地区
8、日本著名的活火山是( )
A.乞力马扎罗山 B.落基山
C.富士山 D.天山
9、下图经纬网中有①、②、③、④四点,其中位于西半球、中纬度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某校同学进行了日影的观测活动。图为绘制的校园秋分日与冬至日正午日影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同学们发现,一天内日影长度( )
A.越来越短
B.越来越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2】据图可知,华容县冬至日比秋分日( )
A.日出早
B.白昼长
C.正午日影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11、北半球的寒极是( )
A.漠河镇
B.奥伊米亚康
C.圣彼得堡
D.雷克雅未克
12、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水资源丰富的国家
B.我国水资源南丰北少,季节分配均匀
C.跨流域调水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3、因新冠疫情推迟的第32届奥运会将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9日在东京举行。据此并结合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第32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2】第32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为(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夜最长昼最短
【3】奥运会中有场精彩比赛于当地时间7月25日18:00举行,北京观众则需要在北京时间7月25日17:00观看,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本初子午线 B. 回归线 C. 赤道 D. 极圈
16、 下图中所示的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17、下列选项中,所示的地形部为山峰的是( )
A.
B.
C.
D.
18、M地位于(15°W,22°S),N地位于(120°W,40°N),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地位于东半球的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
B.N地位于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C.M地位于热带
D.N地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9、下面有关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南亚的高架屋--上层通风防潮,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有关
B. 西亚的房屋墙厚窗小--能防风御寒,与当地冷湿的气候特点有关
C. 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适于居住,与黄土直立性强和干燥的气候特点有关
D. 因纽特人的冰屋--有利于保温,与当地终年寒冷的气候特点有关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C.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21、地球是一个 ________ 球体.平均半径为 ________ ,赤道周长约________ ,表面积约 ________ .
2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__,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
23、地图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4、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
25、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_高原。
26、中东处在联系 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 洲三大洲,沟通________ 洋和 ________ 洋枢纽地位,自古以来中东就是 ________ 交通要道,备受关注.
27、五.一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旅游,途中看到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但破坏了环境,也损害了自身形象。因此我们应该( )
①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自身素质 ②减少外出旅游,维护自身形象知底
③提倡文明出游,传播中华文明 ④学会自我保护,掌握旅游知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8、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
29、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_____________(也叫_______);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为_____________。
30、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图”和“美国人种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本土只与两国国家接壤,其中南面是_________,美国与该国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称为“_________”。
(2)从左图中可以看出,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________化,其中C处是________(填:农业带名称,该区域这样布局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美国的首都是________,靠近________(选填:①、②、③)海域。
(4)从右图中可以看出,美国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国家,人种构成十分复杂。
31、越来越多的“驴友”倾向户外运动,他们在朋友圈交流见闻、提供活动景点等。如图为某“驴友团”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徒步活动的目的地是海拔最高的①点,其海拔估计不超过____米,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他们如果要体验攀岩乐趣,会选择在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地。
(2)在②③处,他们发现____处有流水,判断两地的地形部位名称②____③____。
(3)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米;他们在同一时间测得A、B两地的气温,气温更高的是____地。
(4)在③处投放的漂流瓶,会沿河漂向____(方向)。
(5)甲村拟在乙河上游修建一小型水库。请帮他们在图上用标出水库大坝的理想位置,理由是____。
(6)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甲村区域一般用____色表示其地形类型。该村今后发展为城镇的优势有____。(一条即可)
3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年均气温值是________,C地年均气温值是________。
(2)将ABCD四地按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
(3)仔细观察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可得出世界各地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递增/递减)
(4)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明显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读图可知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最寒冷的大洲是________。
(6)我们北方地区冬季靠暖气取暖,夏季开空调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北方的人们穿的衣服普遍厚,夏季则相反……这说明气温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生活体验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实例说明气温与我们的密切关系?请列举一例。________。
33、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图中支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
(2)若测得甲村与乙村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
(3)图中①山的海拔高度应不高于____米;②山与甲村之间的相对高度范围在____米之间。
(4)从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可判读出:其地形类型以____为主。判断依据有两点:一是____;二是____。
34、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
(2)在图中标注一处火山地震带并填出另一处火山地震带: 。
(3)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国”,每年的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甲、乙两地中代表日本的是 。
(4)①处是 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 。
35、材料(一):世界人口容量主要是根据人的食物要求和地球上所支持的食物生产能力进行估算的。大多数学者认为,未来世界人口容量在100亿人左右,世界耕地面积约14亿公顷,世界粮食单产可望达到7300千克/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应达到1000千克/年的水平,所以可供养的人口为102.2亿人。因此,人类必须学会控制自己,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地球的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随着人ロ的急剧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水、矿产、森林资源都出现了危机。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地球上的森林资源遭受到空前的破坏,现在平均每分钟就要毁掉2万平方米的森林。森林这个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物资源、涵养水源、防止沙化和保护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变得越来越脆弱了。1950年,世界人均森林面积还有6800平方米,但到2000年却下降到3300平方米,号称“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竟有40%濒于毁灭。
大规模的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了严重威胁,每年从工厂大量排放的废气和废渣,一方面给自然界造成毒害,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居民的健康。在现代城市,工业污染、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直接危及市民的居住环境。占世界总人口3/4以上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自身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经济开发和城市发展的力度,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损害。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是直接破坏生态环境的“元凶”,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引发了人类的许多疾病,而且给子孙后代的生活也造成不利的影响。
材料(二):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材料(三):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材料(四):人口老龄化指人口中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而青年人和儿童的比例缩小的渐进过程,结果使人口的平均年龄上升。人口老龄化主要是由于出生率下降和期望寿命延长的结果。一定程度的老龄化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寿命延长的反映,也表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水平的提高。但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齡化又会造成人口抚养系数增加、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老龄人口指65岁以上的人ロ。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就叫作老龄化社会。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61.5岁,到1998年则上升到66.8岁、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典型的老龄化社会。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瑞典,老龄人口占总人ロ的比重超过了15%,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了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会加重社会的负担,并引发许多老年人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种种措施,尊重、关心和爱护老年人,使他们安享幸福的晚年。
(1)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如果超过人口容量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人口问题。阅读材料并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世界人口的剧增,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
(2)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一个国家是不是人口越少,就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呢?谈一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