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中国北纬36°剖面示意图,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C.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关于我国地理国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面积广大
B.人口众多
C.经济发达国家
D.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开幕,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本届冬奥会。关于主办城市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利于场地维护和比赛项目开展
B.拥有长城、故宫、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利于吸引更多观众
C.多达91个国家和地区参会,体现了北京的政治职能
D.我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和重要的港口,为冬奥会提供交通之便
4、垃圾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中学生要积极参加垃圾分类。我们用过的书本,属于( )
A.有害垃圾
B.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
D.可回收垃圾
5、这种聚落多分布在( )
A.山谷地区 B.平原地区 C.沙漠地区 D.绿洲地区
6、夏季最凉爽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 B.巫山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7、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不利于种植业发展;②地形多山地,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合多汁牧草生长;④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放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列自然灾害中,在蚌埠地区不常见的是
A. 干旱 B. 洪涝 C. 泥石流 D. 寒潮
9、读“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平均海拔为( )
A.500米以下
B.1000-2000米
C.4000米以下
D.4000米以上
【2】地势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B.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
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加强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
【3】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中部高,四周低
D.东、西高,中部低
【4】①代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10、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 )
A.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
B.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经过多年演变成了海峡
C.砍伐的树木被丢到海中
D.海底森林死亡
11、下列各省区中,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
①辽宁 ②河北 ③山东 ④天津 ⑤江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④⑤
12、材料:贵广高铁途经21个站点:贵阳北、贵阳、龙里北、昌明、都匀东、三都、榕江、从江、三江南、五通、桂林西、阳朔、恭城、钟山西、贺州、怀集、广宁、肇庆东、三水南、佛山西、广州南。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贵广高铁途经的21个站点中,属于省区行政中心的是( )
A.广州、贵阳
B.佛山、广州
C.贵阳、阳朔
D.贺州、桂林
【2】贵州、广西位于我国西南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西南、西北地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
B.广西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C.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小杂居、大聚居
D.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
13、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 )
A.10 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B.一吨活鱼从唐山水产批发市场运到保定市区,选择铁路运输方式
C.汶川地震时,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选择航空交通运输方式
D.送几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场销售,选择水运运输方式
14、我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干湿状况分区是(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湿润区
D.半湿润区
15、我国水电站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A.某一阶梯内部
B.两级阶梯交界处
C.平原河道上
D.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6、读“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城市路灯照明时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公转
D.地球自转
【2】①、②、③、④四天中,冬至日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这是因为( )
A.阿拉伯半岛海拔高
B.我国江南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阿拉伯半岛深居内陆
D.我国江南地区河湖众多
18、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改写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没有铁路的历史
A.青海 B.四川 C.新疆 D.西藏
19、“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源趋于枯竭
B.科技力量不足
C.交通相对落后
D.劳动力数量少
【2】④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劳动力不足
D.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20、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 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21、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没有河流流入____洋。内流河主要位于我国____地区。
22、据2000年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_________,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________人)的3倍多。
23、我国的34个省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________,2个特别行政区;自治区中,临海的是__________。
24、我国位于亚洲东部,________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5、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
26、在下面方格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省级行政区或省级行政中心的名字。
27、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马六甲海峡是沟通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8、___________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___________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9、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3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盆地A是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
(2)从地理角度看,四个自由贸易区有许多相同点:①相同地势条件是:位于第______级阶梯;②相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3)连接了天津自由贸易区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铁路线D是___________线。
31、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用“”图例标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2)我国幅员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东临 洋,背靠 大陆.
(3)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领土的最南端在南海中的 .
(4)我国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
(5)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① 、② 、③ ;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 ;
半岛:⑤ 、⑥ ;
岛屿:⑦ 、⑧ .
(6)我国领土最东端所在的省的行政中心是 ;北回归线穿过的四个省区中,有二个简称的省区是 省;纬度最低的省区的简称是 .
32、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已形成,它带动了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工业密集区是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海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某工业密集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1)该地区为环____海①经济带。
(2)该区域发展具有很多优势条件:一是资源丰富,除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之外,A处是我国最大的盐场____;二是地形平坦,有中国第二大平原____;三是交通便利,铁路干线四通八达,其中铁路B是____线。
(3)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是____工程,该工程缓解了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33、我国地域辽阔,山河壮丽,守护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是新时代的主旋律。读图1、图2、图3,回答问题。
(1)从图2看出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36°N经过图1中的山脉有②____,⑤____。受板块碰撞影响,⑤以及东部的大多数山脉走向为____。
(2)中国地形构成特点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影响较大,下面是中国地形构成特点及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结构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数码内容。
①____;②____;③____。
(3)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合称山区,我国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3,列举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的主要不利影响(至少2条):____。
(4)梯田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杰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上梯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图3梯田主要分布于我国____(地形类型)地区,其主要生态作用是____。
34、下图示意中国的疆域及邻国,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领土陆地面积约______平方千米,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均位于①____省,最西端位于________高原。
(2)A为______海峡,位于我国_____海;B为_____海。
(3)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②国家是_____,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③国家是_______,与该国相比,我国海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我国是一个_______的国家。
35、读“中国山河图”,完成问题。
(1)图中山脉①为______,其东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为______。
(2)山脉③为_________,长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在此处修建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为_________水利枢纽,此处_______资源丰富。长江流域的L处是____________地形区,被称为“水乡”。
(3)图中山脉④为__________,其走向为__________。
(4)图中山脉⑥为________,⑦为______,⑧为_______;盆地A为______,B为_______,上述地形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填省区)境内,由此总结该省区的地形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5)图中C为_____高原,被称为“_______”。由于地势高,所以该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________的地区之一。
(6)图中河流D为______江,该河流为我国与______国家的界河。
(7)图中山脉②____________⑤为_______
(8)图中山脉⑩为_______是________(哪两个)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