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2、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现有其中的四种X、Y、Z、W,它们的分子中均含甲基,将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其实验记录如下:
| NaOH溶液 | 银氨溶液 | 新制的Cu(OH)2 | 金属钠 |
X | 中和反应 | 无现象 | 溶解 | 产生氢气 |
Y | 无现象 | 有银镜 |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 产生氢气 |
Z | 水解反应 | 有银镜 |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 无现象 |
W | 水解反应 | 无现象 | 无现象 | 无现象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四种物质的结构简式X:_______,Y:_______,Z:_______,W:_______。
(2)Z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 ,B ,C ,D .
(2)写出②、④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 ,反应类型 .
④ ,反应类型 .
4、2019年,西班牙马德里市议会重新启动了二氧化氮(NO2)高污染议定书。该议定书旨在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从而加强对公民健康的保护,使其免受高污染事件的有害影响,特别是对患有呼吸问题的人和孕妇的有害影响。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①
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②
①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在反应②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②由反应②判断二氧化氮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性氧化物。解释原因: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消除污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①请写出NO2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1.4 mol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②现有NO2和NO的混合气体3 L,通入3 L(同温同压下)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钡固体 ②KHSO4 ③HNO3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气体 ⑥铜 ⑦碳酸钠粉末 ⑧蔗糖晶体 ⑨熔融氯化钠 ⑩CuSO4·5H2O晶体。请用序号填空: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与②在溶液中反应使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政府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利用如下反应:KIO3+KI+H2SO4— K2SO4+ I2+H2O。
①将上面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反应中转移0.5mol电子,则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6、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Fe
B.FeSO4
C.FeCl3
D.Fe2O3
(2)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___________性。下列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Cl2 B.O2 C.FeCl3 D.KMnO4(H+)
(3)工业盐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C来缓解中毒状况,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___性。
(4)配平离子方程式: Fe2+++H+=Fe3++Mn2++H2O,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列填空
(1)质量之比为16∶7∶6的三种气体SO2、CO、NO,分子数之比为___;氧原子数之比为____;相同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
(2)标准状况下,1.7gNH3与标准状况下___LH2S含有相同数目的氢原子。
(3)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标准状况下,1.28g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
8、I.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12C和13C C.CH3—CH2—CH2—CH3和 D.
和
E.甲烷和庚烷
(1)_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Ⅱ.汽车尾气中排放的NOx和CO污染环境,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和CO的排放。为了模拟反应2NO(g)+2CO(g) ⇌N2(g)+2CO2(g)在催化转化器内的工作情况,控制一定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 (mol·L-1) | 10.0 | 8.0 | 7.0 | 6.2 | 4.0 | 4.0 |
c(CO)/ (mol·L-1) | 8.0 | 6.0 | 5.0 | 4.2 | 2.0 | 2.0 |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_____。
(2)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上述反应的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充入He C.移走部分CO D.使用催化剂
(4) 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CO2)=2n(N2)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气体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
(5)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平,开始时压强为P始,则P平∶P始=______
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比为________;
(3)若氨气和硫化氢(H2S)气体的氢原子数相等,则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_。
(4)由氨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氨气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10、萃取和分液在天然香料、药物的提取及核燃料的处理等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将横线上补充完整)
加萃取剂: 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
(1)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此操作的目的使___,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2)静止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呈___ 色,下层呈________色。
(3) 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__打开,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__流下。
(4)通过分液获得碘的四氯化碳混合液,还需采取_____(填操作方法)进行分离获得碘。获得的碘在整套装置中的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
11、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质量是16g。此混合物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比是___,CO的体积分数是______,CO的质量分数是___,C和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
12、已知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Ⅰ.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Mg和SO2的实验,其中A是制备SO2的发生装置。用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制取SO2 。
(1) 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
(2)你认为该装置不足之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室制Si”的研究,它们以课本为基础,查阅资料得到以下可供参考的信息:①工业上在高温时用C还原SiO2可制得Si ②Mg在点燃的条件下即可与SiO2反应 ③金属硅化物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盐与SiH4④Si和SiO2均不与稀H2SO4反应 ⑤SiH4在空气中自燃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记载着“……选用合适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再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称量……在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其产率也只有预期值的63%左右”。
(3) 该小组“实验室制S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估计“用稀硫酸溶解固体产物时,发现有爆鸣声和火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3、将一定质量由Cu和CuO组成的固体粉末加入到100mL 11mol/L的浓HNO3中,充分反应后,固体溶解完全,收集到NO、NO2混合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将该混合气体与2.24L O2(标准状况)混合并通入到足量水中,恰好生成HNO3.
(1)固体粉末中Cu单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向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当Cu2+恰好沉淀完时,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升?
14、NaNO2(亚硝酸钠)常用作肉类食品的防腐剂,若添加过量,易导致人体中毒。亚硝酸盐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正常携氧的亚铁血红蛋白转化成三价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导致中毒。成人摄入0.2~0.5g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g即可致死。
(1)NaNO2的毒性源于NaNO2具有________性。
(2)设计实验验证NaNO2确实具有该性质(已知: NaNO2与HI反应生成I2和NO),将离子方程式配平:
____NO2-+_____H+ + _____I -=_____I2 + _____NO↑ + _____
(3)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预测NaNO2还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说明预测的依据(已知:HNO2是一种弱酸)。按照因为…所以…进行表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救治NaNO2中毒病人的方法是静脉注射亚甲蓝(一种有机物),其解毒原理是__________。
15、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Ⅰ、Ⅱ、Ⅲ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实验室中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阴离子主要有___________;试剂X是___________。
(3)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生成固体C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用固体F制备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