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題部可以说是无关緊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杨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选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对文段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所以前途无量。
B. 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C. 人类具备探索宇宙的精神和条件,而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D. 人类对宇宙及其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己经做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
2、对《琵琶行》中的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添酒回灯”表现了诗人的兴奋喜悦;“千呼万唤”四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热情相邀与急于相见的心情。
B.诗人“千呼万唤”,对方“始出来”是因为琵琶女不想见但又盛情难却,“半遮面”是因为琵琶女腼腆。
C.“转轴拨弦三两声”是琵琶女校弦试音,“未成曲调先有情”则显示出琵琶女演奏的才能 和丰富的感情。
D.“低眉信手”是琵琶女演奏时的神态,“轻拢慢捻抹复挑”则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演奏技艺精湛。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中的“六艺”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经》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指学校,其中,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始于西周的“太学”则是封建时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C.“如何四纪为天子”中的“纪”是纪年单位,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
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中“句读”是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朝鲜领导人无视国际法的准则,肆意进行氢弹试验,理应受到世界各国的强烈谴责。
B.应师母的邀请,我们六位同学作为代表,于9月10日前往班主任马老师舍间做客。
C.今天是外祖父的生日,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参加祝寿活动,聊表敬老之心。
D.李大爷觉得对面这位老头儿有些面熟,于是上前搭讪:“老哥贵姓?芳名怎样称呼?”
5、对“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要防备其它强盗出去进来和意外的事故,所以就派遣了军队把守函谷关。
B.因为要防备其它强盗进来和意外的事故,所以就派遣了将士中把守函谷关的人。
C.之所以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强盗进来和意外的事故。
D.之所以派遣将士中把守函谷关的人,是为了防备其它强盗出来进去的和意外的事故。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40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这部电影颇具观赏性。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
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战狼》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既有改革开放40年科技巨大进步这一“巨人的肩膀”,又有着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这一“深厚的土壤”,中国的科幻人、电影人有能力也有责任抓住机遇,为世界的科幻文艺创作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拓展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空间。
(摘自《《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2月13日)
材料二: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局下发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万块以上”的目标。这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现实基础,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由此必须明确,对于那些完成了类型化突破、产业化突破、创作主体突破、叙事题材突破、制作能力和水平突破的优秀影片,我们应该如何给予支持,如何对其形成的环境和机制予以进一步保护。
(摘编自李舫《中国电影的类型突破》,2019年3月12日)
材料三: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我国影视剧最突出的成就和最厚重的作品都蕴藏在现实主义创作之中。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创作的作品蕴藏着恒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生命力,能穿越时代和历史,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而那些脱离现实、疏离时代、回避主流和只求娱乐与眼球效应的快销产品,哪怕曾鼓噪一时,也只能是过眼云烟,转眼即被丢弃到文化垃圾堆中。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影视剧创作的经验再次证明,现实主义精神是影视创作的生命线。
今天,国家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化,百姓的喜怒哀乐,处处充满感人肺腑的故事,构成了一片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令现实主义创作大有作为。现实主义是新时代包括影视创作在内的文艺创作的主流,是影视创作这种思想艺术活动的根本特征,把握住这个根本特征,才能保证文艺创作主流不偏向,不跑题。因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善于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沉下身子,扎根群众,用现实的厚重质感来呈现生活本来的自然美、力量美、震撼美,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摘自《现实主义精神成就影视精品力作》,2018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背景宏大,场景壮观,鲜明的英雄类型主题,又加上熟悉的中国元素的使用,因此得到观众的好评也在情理之中了。
B.中国科幻文学趋热、电影创作水位提高等要素,使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就是这一需求的体现。
C.改革开放40年影视剧发展的现状告诉我们,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指导创作的作品思想价值和艺术生命力更加恒久,才更易成为经典。
D.电影创作者只要学会运用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提供的丰富素材进行创作,就一定能创造出大有作为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的成功有其时代背景,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客观上推动了对这一类电影的需求。
B.国家电影局提出的电影院银幕数量增加的目标,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国家战略和现实基础,也是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C.快销类影视作品脱离现实、疏离时代、回避主流,只追求娱乐与眼球效应,但也能够产生激励观众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D.影视工作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扎根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用现实的厚重质感来呈现生活本来的自然美、力量美、震撼美。
【3】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从哪几个方面发力可以让当下中国电影实现新的提高与突破。
7、在横线上写出古文原句。
(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羽化而登仙。
(2)《前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出客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感慨。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本词是在北宋灭亡后,作者流落江南时所作。②箨,笋壳。竹。
下列对词的上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雨湿清明”,表现了江南一带清明时节雨纷的特点
B. “燕泥寒”,是写燕子正啄着带寒意的泥土筑集的情景
C. “独自倚阑干”很长时间,侧面写出了作者因春光面陶解
D. 上片春雨飘飞、春寒料峭的景色,富有深沉动人的味
9、(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B.吾其还也 今存其本不忍废
C.夜,缒而出,见秦伯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D.以其无礼于晋 洎牧以谗诛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知人善任:举荐烛之武出使秦国,烛之武不辱使命,郑国因此化险为夷。
B.烛之武能言善辩:以“亡郑”利晋、“存郑”利秦说服秦伯,不战而屈人之兵。
C.晋惠公言而无信:为报秦君之赐,许其焦、瑕之后,竟然“朝济而夕设版焉”。
D.秦穆公知难而退:秦穆公顾忌郑国的众志成城,背弃晋侯之约,而与郑人结盟。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10、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写作。
风可以吹走 / 一张 / 无助的纸片 / 却吹不走 / 一只 / 会飞的蝴蝶
读了以上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