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门泊东吴万里船。
A. 日出江花红胜火 B. 平明送客楚山孤
C. 姑苏城外寒山寺 D. 窗含西岭千秋雪
2、下列成语中哪一项不是出自寓言故事?( )
A.精卫填海 B.自相矛盾
C.刻舟求剑 D.杯弓蛇影
3、“小燕子的翼尖或尾巴,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从“沾”字体会不到( )
A.小燕子动作敏捷
B.小燕子身体轻盈
C.小燕子飞行速度快
D.小燕子很调皮
4、根据情境,下列填入句子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 ),贼顺势一( ),( )到树上。
A.蹿 歪 纵
B.纵 歪 蹿
C.纵 蹿 歪
D.歪 纵 蹿
5、填诗句、名言。
(1)居住在国外的爷爷,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便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动植物总是给我们传递些信息,正如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告诉我们春天到来的信息。
(3)小明跟爱学习的小东在一起学习进步了,而小强自从跟爱打游戏的小陈一起玩后,也迷上了游戏。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8字成语)。
(4)妈妈经常教育我们,犯了错要及时改正。就像《左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示例的特点写成语。
示例: 南辕北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落落大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三番五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童年的水墨画》中,通过对溪边孩子_____________、江上孩子___________、林中孩子___________的生活情境描写,表现了童年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bǎo cún zhì huì shè jì
ōu zhōu shì jiè wén míng
9、阅读《花钟》片段,回答问题。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鲜花盛开的美丽可以用四字词语 、 和 ___来形容。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
A.“左右”这个词不是一个准确的表达,这样表达不科学。
B.“左右”这是一种准确的表达,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反映。
【3】让我们也认真观察身边的话在什么时间开放,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de dé)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气味确定路线。
【1】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经常——______ 特别——________
反义词:经常——_______ 特别——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出。
【5】短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了蚂蚁的趣闻。
【6】蚂蚁是如何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又是靠什么认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海滨仲夏夜(节选)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仲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中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照在浪峰的霞光,又红又亮,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明星。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芒,活像一盏挂在夜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起来了,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画出来。
【2】短文按照________顺序描写了海滨夏夜的景色。
【3】短文从天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山坡上的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 )。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 )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 )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 )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 ),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 )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语段中的括号里。
(奔 跑 甩 扯 扑 挂)
【2】“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中的“这个机会”指什么?用“____”画出来。
【3】读画“ ”的句子时要用_______的语气。这是鹿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角和腿的价值:鹿角虽然____________,却让鹿差点儿_____________;鹿腿虽然__________,但是却让鹿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后,一位同学说:“美丽的鹿角一点儿也不重要,只有鹿腿才有价值。”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 !”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1】从这段中找出枣核动作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文回顾。
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 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 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 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 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选自《肥皂泡》)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轻轻地 慢慢地 轻轻地 慢悠悠地
【2】请将“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吹肥皂泡需要用到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肥皂水和________肥皂泡的过程。
【4】读了短文,我知道吹肥皂泡的技巧是:( )
①慢慢地吹 ②快速地提 ③使劲地吹 ④轻轻地提
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①④
15、课外阅读。
蜻蜓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周扩散。见到这般景致,我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个成语,它是用来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的。对于人来说,空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于 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为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蜻蜓卵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荡荡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孵化,蜻蜓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做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呈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小蝎子。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渐渐长大。等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又进行一次蛟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它长着两只贺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衣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又有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个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们。
【1】蜻蜓生长要经过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_______
A.雄蜻蜓 B.雌蜻蜓 C.水虿 D.蜻蜓卵
(2)“蜻蜓点水”对蜻蜓来说是________,做为成语来形容________
A.做事肤浅,不深入, B.要深入下去,测量水的深浅。
C.为了繁育后代,把卵产在池塘里。 D.为了显示飞行技术高
【3】蜻蜓产卵的时间是( )
A.秋冬
B.春天
C.夏天
D.初秋
【4】为什么说蜻蜓是益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益虫呢?试着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①我们要虚心帮助同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择端 画 名扬中外 一幅 的 了 画(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李叔叔出门总不戴口罩,认为戴口罩很麻烦,你会怎样劝告他?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叶圣陶先生被一池荷花陶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蚂蚱的膜翅非常好看。(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几只飞倦了的燕子在电线上休憩。(调序,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宋庆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学习成绩优秀,深受同学们的爱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们必须养成爱读书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
(2)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情感,如母子情、父女情、师生情等。请你以“关爱”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