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 )
A.明天的郊游你非去不可!
B.明天的郊游你去不去?
C.明天的郊游,你还是去吧!
D.明天的郊游,你得去呀!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学生不要偏食,就可能营养不良。
B.如果太阳离我们太远了,看上去就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C.孩子的艺术天分和家庭熏陶一定可能有关系。
D.夏天的苏州是个美丽的城市。
3、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琢磨(zuó) 眼睛(qīng) 视觉(jué)
B.苍蝇(yíng) 黑绸(zhóu) 嫩叶(nèn)
C.犀牛(xī) 兴隆(xīng) 蚂蚱(zhà)
D.掌握(zhǎng) 黑斑(bān) 褐色(k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小狗的鼻子很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味道。
C.教室里很平静,大家都没说话。
D.小明学习很勤奋,每天一有空就读书。
5、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xiàn biàn huàn là zhú yuán rùn mó xíng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chéng liáng guāng máng dāo jiàn pǔ tōng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守株待兔》一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___,_____。因释其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________。”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__________。我还读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________》《_______》。
7、带着问题来读书。
1.《咏柳》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作品。前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翠绿的枝叶比作________,把柳树枝条比作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____________的赞美。
2.《春日》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的作品,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zhū yú tóng tóng duàn hún wáng wéi
hē jiǔ mù tónɡ xiōng dì jiā jié
9、课文精彩回顾。
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尴尬。但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把我知道的告诉大家: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1】“那一瞬间”是指( )
A.“我”展开想象时
B.“我”有些尴尬时
C.“我”闭上眼睛时
【2】可以概括选文第2自然段中“宇宙的另一边”的特点的词语是 ( )
A.尴尬
B.快乐
C.奇妙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想象中断了
B.省略了想象内容
C.省略了引文内容
【4】展开想象,在选文结尾处再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班造伞
①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在亭子里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②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行人不能总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③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片荷叶。鲁班问他们:“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④鲁班拿过一片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⑤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一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阳□又很轻巧□
⑥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在文中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圈出表示鲁班造伞时的动作的词语。
【3】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它把______比作______。
【4】很久以前,鲁班和木匠为大家建了许多______,大家可以在里面躲雨、遮阳。但是,鲁班想把亭子做得更______。一天,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了启发。回家后,他把______劈成细条,扎成______;又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架子上。鲁班造的______,既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
11、 蜜蜂(节选)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飞到哪里,它( )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总是…… 因为……所以……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做实验的目的是( )
A.验证女儿观察蜜蜂是否仔细。
B.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C.验证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的蜜蜂能否采到花蜜。
【3】从选文中加点的部分,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观察时提出了怎样的问题,请你用“﹏﹏”画出相关的语句,并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小屋。
蒲公英
春风徐徐吹来,好像给田野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蒲公英花站在最高处,洋洋得意地对下面嫩绿的叶子说:“瞧,我是多么漂亮啊!蜜蜂不辞辛劳地赶来为我唱歌,花蝴蝶不知疲倦地从早到晚为我跳舞。看,我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使没有味道的春风变得香甜,我还撑起一顶顶鹅绒般的‘降落伞’,把我们的子孙送到四面八方,繁衍后代,为下一个春天填色增香。绿叶子.你的本领有我大吗?”
绿叶听完,连连摇头说:“哼,别不害羞了。如果没有我们的叶绿素接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你的香味从哪儿来?没有我们绿叶为你陪衬.你会孤孤单单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想一想吧,到那时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呀?说起来,还是我们绿叶的本领最大啊!”
绿叶正在滔滔不绝地自我标榜,埋在地下的根须说话了 这是谁在上面自我吹擂啊 如果没有我为你们输送水分和养料 你们早就枯死了 你们在地上只有三寸高 而我呢 却埋在地下三尺长 我终生看不到蜂蝶 也晒不到太阳 我整日整夜不声不响 竭尽全力地顶着坚石 硬土 为你们输送着生命的汁液……”
根须把花和绿叶说得很惭愧,个个都低下了头。他们在沉默中思索、觉醒。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
【2】读句子填空。
“蜜蜂不辞辛劳地赶来为我唱歌,花蝴蝶不知疲倦地从早到晚为我跳舞。”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唱歌”指____,“跳舞”指____________。
“根须把花和绿叶说得很惭愧,个个都低下了头。”花和绿叶惭愧的是________;“低下头”表现出它们_________。
【3】选词填空。
接受 接收 接手 终身 终生 惭愧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蕴藏 储藏 羞愧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______),幸而预先走脱了。
敌人做梦也没想到会(______)到假情报。
一个成语不能只看表面意思,其(______)的含义也是非常深刻的。
每当易老师讲起名人名事,总是(______),令人大为赞赏!
他少年时候不努力,也没有远大追求,碌碌(______),老了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也没有。
【4】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春风徐徐吹来”中的“徐徐”的意思是慢慢地。(______)
第3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______)
“他们在沉默中思索、觉醒”的意思是:他们认真思考根须的话,认识到自己的错误。(______)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赞美花和绿叶知错认错的精神。(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成长
①我在意大利的一个面包房里干过两个月,认识了很多意大利孩子。其中有一个叫约翰的男孩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老是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②约翰每次来面包房,总是亲昵地拖长声音,冲着我说:“您好——”等我回答后,他便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要买意大利香肠。
③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香肠,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语地说:“不够买两根的。”这句话,他几乎天天重复着,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元钱。
④有一次,我拿了两根香肠给他:“你拿去吃好了。”
⑤他那双大眼睛闪了又闪,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
⑥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况不太好。
⑦大雪纷纷扬扬,接连下了三天。约翰也有三天没来买香肠了。
⑧第四天,大雪继续下着。我偶然抬起头,从玻璃窗向外看,只见铺着厚厚白雪的马路上,驶来一辆汽车,停在靠东的居民点。一个裹着红头巾的妇女从汽车里走出来。接着,一个穿着红大衣、戴着红帽子的男孩儿也下了汽车。男孩儿的肩上挂着一个大挎包。他走到每家每户的信箱前,投送着一份份报纸。投完这个居民点,汽车又往另一个居民点开去……
⑨第五天,雪停了,约翰穿着一件红大衣,戴着一顶红帽子,又来面包房买香肠了。我看到他的穿戴,心里一亮,问他:“昨天,不就是你在大雪纷飞的雪地里送报吗?走在你前面的那个人是……”
⑩“是我的妈妈。”他不等我说完,笑着回答,“雪太大了,妈妈不放心,一定要陪我送报……”他笑得那么甜,胖乎乎的脸颊上露出两个酒窝。
⑪“你每月送报纸,可以拿到多少报酬?”
⑫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八十元。节日时报纸多,可以拿一百多元。”说着,他像往常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两元钱,递给我,仍旧买一根香肠和一听可乐。
⑬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约翰家不是没有钱,他的父母也不是不爱他,而是为了从小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因为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1】请把第①段中描写男孩约翰外貌的句子画上“﹏﹏”。
【2】请用“ ”画出文章的过渡段落。
【3】通过文中的信息,我推测一根香肠的价格最有可能是( )
A.0.8元
B.1元
C.1.2元
D.2元
【4】请概括第⑧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5】仔细品读文章第⑬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晨风吹来,格外清爽。
星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了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晶莹的珍珠,一颗、两颗、千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的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 培育)婴儿一样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风雨那样(夸奖 炫耀)自己的威力,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上。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文中画“____”的部分把露珠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个自然段和前面哪句话呼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本文赞美了露珠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作者由露珠联想到老师,我还能由露珠联想到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
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注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
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
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
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概括第一自然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河佩服大海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却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群孩子正起劲儿地捉那些五彩缤纷的蝴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歪儿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灵大喊:“我赢了!”(补充人物的神态,使句子更加生动)
____________
【2】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改为意思相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用“/”断句并写出大意)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子上。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聪聪跃进溪里。(把句子写具体,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连马上镇静下来。(改为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穿了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帽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我班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这次演出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
(2)十五的月亮像扁扁的小船。
__________________
(3)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我能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我是一又小又黑的种子。春天来了,我用尽全力,从又黑又暗又硬的泥土里挤了出来。过了日子一段,我身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题目:找春天
要求:①要突出自己“找”的乐趣;②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③用上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