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陕西榆林六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        

    A.看到他们这么幸福,真让人心里不平衡。

    B.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C.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可真让人不舒服。

  • 2、下列选项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帐子 美餐 详细 焦燥不安 B.鸽子 描会 具备 心急如焚

    C.率岭 脱离 拥有 扬长而去 D.淹没 发愣 即将 生气勃勃

  • 3、下列成语是描写心情的一项是(  

    A.天高地阔 B.空空如也 C.欣喜若狂 D.成千上万

  • 4、下面不适合作为《奇异的海底世界》的写作素材的一项是(  

    A.海底有长得奇形怪状的生物。

    B.我来到美丽的海底世界,海底世界的国王亲自接待了我。

    C.海底一片黑暗,什么都没有。

    D.海底有会移动的树,它们能为其他的树木传播种子。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奶奶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B.读了《一百条裙子》这本书,很受启发

    C.盐城的秋天真是个迷人的季节

    D.新年到了,她穿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和一顶崭新的帽子

  • 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敬(gōng) 练(láng)

    B.奋(qíng) 学(bó)

    C.穷(pín) 心不在(yān)

    D.车(yìng) 相(féng)

  • 7、《江南春》的写作时间是(

    A. 盛唐时代

    B. 晚唐时代

    C. 宋朝初期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拼一拼,写一写。

    1.哥哥将弟弟抓来的小鸟赶紧shì fànɡ ______wéi kǒnɡ______ 它受一点儿伤害。

    2.月亮像一个xiū sè______的姑娘,在shù shāo______间躲来躲去。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读读练练。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为线索,从   起,到   终。题目以 为着眼点,诗中写出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从哪些词语可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在2011年之前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在那些麻风村的孩子看来,“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她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

    200年之前,这所已经成立了十几年的小学,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毕业生。因此,与家长“抢孩子”,就成了张平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要发现一个孩子消失,她就会跑到对方家里,“胁迫恐吓那孩子回来读书”。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很少有孩子能够坚持读完中学,“走路又远,功课会跟不上,还常常被同学歧视和欺负。”最让张平宜难过的是,愿意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正在逐年减少。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我的十几年青春,就这样献给了这里。”张平宜感叹道。她有时候,遇到一些烦心事儿,她只有请朋友抽烟斗,“借助烟草气息,放松濒临失控的情绪”。她有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常会失眠,她的手袋里总塞着几包松弛神经的药物。

    许多台湾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疯子要跑到一个山坳坳里的麻风村,去吃这样的苦。”但对张平宜来说,在这片大山里,她似乎背负着某种使命,“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张平宜这样说道。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四字词语。

    (1)衣物食物应有尽有,不用担心。___________

    (2)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张平宜原来的身份是___________,可她为了___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_____

    【3】从“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胁迫恐吓那孩子回来读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平宜并不是真正恐吓威胁那些孩子,而是哄着他们来上学。

    B.张平宜为了挣钱,采取打骂等手段。

    C.张平宜经常吓那些孩子,使他们不得不来上学。

    【5】许多台湾人都不能理解,认为张平宜是疯子,跑到那里去吃苦,很不值得。你也这样认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作者从伸长了头颈________________的姿态中,对鹅产生了“高傲”的印象,又因鹅______________的叫声等加深了这一印象。

    【3】作者先把鹅与______作类比,表现出______;然后把鹅与______作对比,衬托出______

    A.鸭 B.狗 C.鹅步调的从容 D.鹅叫声严厉、大的特点

    【4】第四自然段中用“_______________”来比喻鹅的步态,对应的图片是______,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5】文中说“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假如鹅会说话,当生客进门时,它会说些什么?猜一猜,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①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他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

    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的,更有像双锥的。

    ③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做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④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比如,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⑤有些螺的外壳还能帮助它们躲避敌害。它们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当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螺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⑥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的踪迹。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种建筑杰作。

    【1】(内容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螺壳?请你补充下面的内容。

    【2】(文意理解与辨析)根据文章内容,用“√”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章第①段将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和螺的住房进行了对比,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2)螺壳的外层是用方解石筑成,非常厚实,因此能帮助它们躲避敌害。( )

    (3)在多淤泥水底生活的螺,壳薄而轻巧,以防止自己陷到泥里爬不出来。( )

    (4)螺类动物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 )

  • 13、阅读短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选自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赞》

    1画“▲”自然段中能概括黄果树瀑布特点的四字词语是______

    2从文中找词语填空。

    ______的脸庞______的飞珠______的山谷______的生机

    3文中画“___”的句子主要是从(   )方面描写了瀑布的美。(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声音 B.形状 C.颜色

    4这两段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4、阅读理解

    我家书桌的一角摆着一盆文竹。它不像玫瑰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月季那样娇艳惹人,而是以它那绿色的美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文竹四季长绿。初春,它那油绿的枝条上抽出了几枝新芽,新芽上呈现出茸茸的绿叶。暮春时节,文竹的新枝上又伸出了许多嫩绿、纤细的新叶,显得郁郁葱葱。

    盛夏,微风偶尔从纱窗吹来,文竹轻拂绢袖,悄悄地婆娑起舞。刚浇过水的文竹,更是好看,晶莹的小水珠,含在茂密的绿叶中,阳光一照,像无数奇妙的珍珠在闪亮。

    秋天,百花开始落叶。可文竹还是那样绿茸茸的,那绿丝构成的叶子一片叠一片,形成了一块绿荫,让人感到清雅、文静。

    寒冬,许多花草都凋谢了,而文竹还像苍松、翠柏那样挺立着。它那每片苍郁伸展的绿叶上,似乎都显示着生命的活力,让人觉得它是温柔,又是那么坚强。

    每当我做在书桌前温习功课的时候都要看这盆文竹。它是我生活中的伙伴。

    1短文的题目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把 比作   ;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绿叶     )的小水珠     的珍珠

    一(   )文竹   一(   )绿荫   )地起舞

    4玫瑰的特点是   ;月季的特点是     ;而文竹,暮春显得 ,盛夏最美的是   ;秋天让人感到   ;冬天让人觉得   ,它那绿色的美给人一种感觉。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从文中       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5分层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根据语境写一写弦外之音。

    小红家楼上住着几个年轻人,是个不出名的乐队的成员。 每天晚上在家吹拉弹唱到很晚,这天,小红的爷爷走上楼对他们说:“小伙子们,你们可真勤奋啊!不唱到半夜不罢休,我们这些听众也只好跟着熬夜了。”小红爷爷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共4处错误)

    我做家庭作业时,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思路。我竟然想起了老师说的画线段、列图表。我赶紧不慌不忙振作精神,动起手来。

  • 18、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题目:________ ,我想对你说 

    要求:①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③书写工整,标点正确,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