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的细雨 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的竹子
________的笑容 ________的树苗 ________的小鸟
2、看拼音写词语。
bǐ jiān ér lì yǒu mù gong dǔ hán lái shǔ wǎng mù dèng kǒu dāi
( ) ( ) ( ) ( )
3、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止→______(________)田→______(________)
音→______(________)知→______(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柳____ 买____ 商____ 刻____ 艰____
迎____ 卖____ 摘____ 该____ 根____
5、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1.寻找(意思相近)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甜津津(ABB) __________ __________
3.兴高采烈(形容高兴) __________ 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shāo kǎo chǎo fàn yā zi jī dàn qié zi
7、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 (_____)
【2】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_____)
【3】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_____)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枫树上的喜鹊》中作者是不喜欢看喜鹊的窝的。 (______)
2.古时候,贝壳被当作钱币,因为它很珍贵。 (______)
3.重阳节可以赛龙舟,吃粽子。 (______)
4.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______)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从“贩”的偏旁可知,它的意思和钱财有关。(____)
【2】王小明的属相是龙,比他小三岁的妹妹的属相是羊。(____)
【3】过完重阳节后不久,就是另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____)
【4】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和乞巧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二月的美丽景色。______
【2】“冠必正”的下一句是“纽必结”。______
【3】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4】《悯农》的作者是李白______
【5】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______
【6】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______
11、阅读理解。
比利时的于连
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一个街角,竖立着一个小男孩的铜像。这座铜像只有半米高。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满脸调皮的样子。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这尿,好像永远也撒不完,都流在铜像下面的水池里。
为什么要造这么一座铜像呢?
原来,这个撒尿的男孩叫于连。有一次,入侵的敌人想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就把炸药安放在市政厅的地下室里,点着了导火线。火花像一条火蛇,飞快地向炸药包爬去。小于连看见了:“哎呀,不得了!”他想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可是打水的地方太远了,等把水打来,炸药包早爆炸了。怎么办呢?小于连灵机一动,有了!他调皮地笑笑,解开裤子,一泡尿“哗—”地撒在导火线上。火花被浇灭了,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非常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这个小英雄,就为他塑了一座铜像。至今,小于连站在那儿已经三百多年了。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怕他冻着,给他送来各式各样的衣服。其中有国王的王服,有士兵的军服,有工人的工作服,还有世界各国小朋友送的漂亮衣服。我们中国小朋友也给于连送去了一套衣服呢。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调diào(________) tiáo (________)
撒sā(________) sǎ(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尿,好像永远也撒不完,都流在铜像下面的水池里。”这句话是比喻句。(________)
(2)“火花像一条火蛇,飞快地向炸药包爬去。”这句话是比喻句。(________)
【3】比利时人民为什么为于连塑造了一座铜像?文章中有明确的答案,请用“ ”画出来。
12、短文阅读,完成练习。
盲人摸象
有一群盲人在摸一头大象,他们都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
一个盲人摸到象的尾巴,大声说:“原来大象像一根粗绳子呀!”
摸到象腿的人说:“不对,大象像一棵大树。”
摸到象身子的人说:“不对,大象像一堵又高又长的墙。”
摸到象牙的人说:“胡说!大象像一根又粗又大的萝卜。”
最后一个盲人说:“大象是圆圆的、长长的、软软的橡皮管。”原来,他摸到的是像鼻子。
他们争论了很久,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1】全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写了_______个盲人摸象的事。
【2】这几个盲人觉得大象像一根粗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实他们摸到的分别是大象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小朋友们,你觉得这个故事中这的几个盲人错在哪里呢?( )
A.他们不应该互相争论。
B.他们错在没有找一个裁判来做判断。
C.他们错在不应该只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就做了判断。
【4】你能帮他们想一个认识大象的好办法吗?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舞春
燕儿驮着春,在柳梢儿上舞;剪着风,剪着雨,轻轻盈盈。
蝶儿驮着春,在花丛中舞;吮着香,吮着蜜,轻轻盈盈。
筝儿驮着春,在天空中舞;戏着霞,吻着云,轻轻盈盈。
燕舞,蝶舞,筝舞,舞出一个春光明媚的春!
1、文中写了春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伴着小燕子舞的有( )和( )。
3、请你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描写或赞美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课文《画杨桃》完成课内语段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选出下面字的正确读音。
相似(sì shì) 教诲(huǐ huì) 熟(shú shòu)悉(xī xì)
【2】老师一共说了________句话。老师的话文中已用“∥”分成两层,第一层讲:________。
第二层讲:________。
【3】文中父亲和老师的话十分相似,都告诉“我”在画画时,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其实他们的话不仅适用于画画,做任何事都应如此。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我要________。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天
小燕子随着温暖的春风,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了,一路呼喊着向大地报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小草听到燕子的呼喊,睁开怪松的睡眼,伸一个懒腰,钻出松软的地面。啊,阳光是多么明媚!春风是多么温暖!
桃树听到燕子的呼喊,枝头上开出了红红的花朵,散发着清香。
池塘听到施子的呼喊,融化了封冻的水面,池水映着天空。
鸭子听到燕子的呼喊,奔向池塘边。它一见到池水,高兴地笑着扑向水面。
孩子们听到燕子的呼喊,一个个活蹦乱跳地来到大自然中,在温暖的阳光下,随着悠扬的琴声跳起杂,还尽情地唱着:“欢迎你呀,美丽的春天。”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呼喊”都是口字旁的字,请你照样子写两个由偏旁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都听到了燕子的呼喊。
【4】仿写:柳树听到燕子的呼喊,摇起________,在春风中________。
16、读一读,填一填。
朋友 天敌
(1)把右边的词语填入左侧的括号中。
鸟儿是害虫的(______),鸟儿是人类的(______)。
(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鸟儿?(说说你具体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1.邓爷爷小心地移入树坑。
_________小心地_________________。
2.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_________快活地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这只铅笔很特别吗?
________________特别_____?
18、仿照例句,写一写。
例:多好的地方!有树,有花,有草,有水塘。
1.多好的书店,有故事书,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2.多好的学校,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3.多好的花园,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这个夏天会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发生呢?把你想到的美妙的故事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