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福建福州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词语补充完整。

    技高一( )       暴露无( )       全神( )

    ( )自受       大步( )       斩钉( )

  •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可划分为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_____”“顶峰歼敌__________五部分。

    2.我们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守护,不能让敌人侵占,正所谓:______

  • 3、辨字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填空题

    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tuí rán

    tí gōng

    yīn s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cāi cè

     

    jǔ sàng

    shì d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很多人用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为了国家,诸葛亮践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曹植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的牺牲精神;作为军人的李纲,立下了“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铿锵誓言;诗人陆游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终时仍心系国家,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遗言。

    (2)刘禹锡在《浪淘沙》中赞美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只有一个,我想借用一句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保护环境的心声。

    (4)春天五彩缤纷,我想用朱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来形容。杜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在古诗中遇见梅花别样的美。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更著风和雨。  

     

    卜算子·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1将两首同调同题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2古人自古爱梅花,革命伟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成就了与宋代词人陆游不同的梅花,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

    A. 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感情基调在字上,毛泽东感情基调在字上。(

    B. 词中的梅花处境不同,一个在意外断桥边,一个在悬崖峭壁之上。(

    C. 词中的梅花的形象不同,一个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一个是凌寒独放,俏丽多姿的形象。(

    D. 作者的词情感基调不同,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3毛泽东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比较两首咏梅的杰作,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包含着(       )(多选)。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

    B.美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_____

    【4】诗人杜甫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喜极而泣,他的深深爱国情让我们为之动容。我还积累的爱国有______

  • 8、阅读。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综合运用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读到这首诗,我们不禁感慨万千。宋朝的李纲说:“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代一代爱国人士像陆游感叹的那样“位卑_______”。为了保家卫国,英勇的革命者前赴后继,“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和平时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时刻缅怀先烈,为建设新中国,在各自岗位上鞠躬尽瘁。

    【2】信息整合

    “两军夹江上,泸定决分晓”和《长征》中“______________”这句诗描写的是同一个历史事实。

    【3】分类整理

    除了《长征》这首诗,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诗词?从中选两句你印象深刻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除了这首诗中写到的各种艰难,你还知道长征中,红军将士们遇到的哪些艰难?请选一个,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________日,到2019年是建国_____周年。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áo  bó  bò)的水蓝色纱衣A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B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piān  biǎ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

    3但是一词放在“A”“B”两处的_________处最合适。

    4文中 的句子使用了____说明方法。画 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

    5选词填空,填写序号

    文中人类的母亲写出了地球的_____ 水蓝色纱衣写出了地球的____一叶扁舟了地球的_____

    A、渺小  B、美丽   C、和蔼可亲

  • 10、胜在多想一步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尽情地享受着日光浴。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移,渐渐地,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也许感觉不到阳光的温暖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另一个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儿。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却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是光和热。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光和热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闪了一下。可就是这一闪之念,引发了斐塞司博士的灵感。之后不久,日光治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明了日光治疗法呢?所以,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能比别人多想一步。

    1.“司空见惯的意思是   ;在文中指  

    2.  画出文中斐塞司博士的发现, 画出他思考的句子。

    3.“这个想法在文中指的是  

    4.斐塞司博士为什么能成功发明日光治疗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斐塞司博士能够从生活中细致观察,而且认真思考,不懈研究

    B.斐塞司博士非常聪明

    C.斐塞司博士遇事能够积极思考,凡事深入去想,比别人多想一步

    5.读了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 11、课外阅读。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然骑在车上,旁若无人的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哨兵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唆。”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哨兵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军人,他身材魁梧,背略微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直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哨兵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3自然段中,她不屑的态度、“瞥”的动作以及“下车?”这一反问的语气都表现了她的傲慢。

    B.短文中她的情绪变化是:满不在乎——气恼——得意——生气——羞愧。

    C.从“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哨兵的敏捷和忠于职守。

    【3】倒数第2自然段中,哨兵的脸“涨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中对司令员的描写,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她明白了什么?根据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命的选择

    在我住的这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多好的一片空地。花工们在花坛里种些什么呢?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人们一如既往地走过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可是有一日,有几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间,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

    第二天,赶紧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___姹紫嫣红___楼后___月光下___洁白如雪___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坚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柔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⑩段中的“___”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仔细阅读短文,思考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类文阅读

    天堂音乐(节选)

    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爱丽丝。她的邻居雷德尔老爹已身处弥留。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他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就升不到天堂。

    “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贝多芬问。

    “他想去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乘船出海……”爱丽丝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大衣掩着小爱丽丝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他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地走到墙角打开了那架几乎已经快要朽掉的旧钢琴。当这位青年音乐家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美妙的音乐在他脑海中旋转着,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地弹奏着,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在飞翔……

    老人静静地听着。他好像看到了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突然海面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风,越来越大,浪,一阵高过一阵,巨浪不断冲击着船舷,好似要吞噬一切。就在这时,曲调又有了变化,天空中的乌云突然散去,海面又开始变得平静,微风吹来,轻抚起阵阵的涟漪。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爱丽丝,你找到了一位天神,他带我找到了天堂的路……”老人老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美丽的大自然。”

    “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丝。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献给你,我想永久地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以后的路。”说完,贝多芬起身吻了爱丽丝之后,又走进了圣诞夜凛冽的寒风中。

    (选自《科学思维总动员》,选入时有删改)

    1(字词理解)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病重将要死亡。_________

    (2)形容处境困难,失意颓丧。_________

    2(语段理解)(1)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第一幅画面: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

    第二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资料袋中的内容,联系第4自然段内容想一想:老人至少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_______

    资料袋:《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 结构是ABACA的形式。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B段出现一个新的曲调。伴奏采用重复音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音乐从弱起,渐渐变强,情绪亦随之紧张,然后再松下来。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C段多用和弦,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来,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

    A.温柔而亲切热烈而紧张优美与温和

    B.严肃而稳重温柔而亲切热烈而紧张

    C.热烈而紧张温柔而亲切优美与温和

    D.老人的联想与音乐的旋律无关

    3(整体感知)贝多芬为什么要把这首钢琴曲命名为“献给爱丽丝”?下面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贝多芬被爱丽丝的美丽所感染,忘情地创作出了这首音乐,命名为“献给爱丽丝”。

    B.爱丽丝、老人的穷困让贝多芬深感同情。以“献给爱丽丝”为名,是为了激励自己发奋努力,改变命运。

    C.爱丽丝的善良打动了贝多芬,经过长期的酝酿,他创作出这首优美的曲子。以“献给爱丽丝”为名,向爱丽丝表示感谢与崇敬。

    D.爱丽丝的善良打动了贝多芬,使他能够即兴创作出这首优美的曲子。以“献给爱丽丝”为名,不仅是为了向爱丽丝表示感谢与崇敬,还是为了将爱丽丝的善良传播到全世界。

    4(迁移运用)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吧,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的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走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_______

    【4】“破绽”在这段话中指__________,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他学棋不够专心。(用关联词语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困难他_________,面对失败他________ ,面对欺辱他_________。(填写近义词)

    (5)在老师的教育下,王强端正了学习目的,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愉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联欢会上扮演了节目,有详有略的朗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被这位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改为字句)

    我珍藏着这个秘密。(改为反问句)

     

  • 19、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们家(   )没有什么名贵的花,(   )常见的花却应有尽有。(填关联词)

    (2)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使用的修辞方法)

    (3)难道课文不是描写夹竹桃万紫千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吗?

    (改为陈述句)  

    (4)难道课文没有抓住事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表达,展开充满情感的想象吗?(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30分)

    题目:我真的很棒

    未来的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善于推荐自己将是迈向成功的起点。请你以我真的很棒为题目写一篇习作。用具体事例告诉大家你在什么地方。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