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名句用来宣传“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2、根据课文内容,对人物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牛郎:勤劳善良、乐观开朗
B.织女:向往人间、善良勇敢
C.王母:宽厚仁慈、精明能干
D.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3、给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过多久,叶子全变成了红色。②秋风扫过,那火焰般的红叶飘落在地上,像红色的地毯,美丽极了。③红得那样鲜艳,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④一阵阵凉风吹来,赶走了夏天,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杉树林也更新换貌了。⑤杉树的叶子开始由绿色变成了半黄半绿的颜色。
A.④⑤①②③
B.④⑤①③②
C.⑤①②③④
D.②④⑤①③
4、读句子,解释带线词语的意思。
1.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慕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来奸诈贪婪、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拜在后羿门下。
素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眷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太阳出来了。(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那光秃秃的枝桠,向冬日的天空伸展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做完了教师布置的所有全部作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天都要集中在操场上听校长讲话。(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róng shù jiū chán pāo kāi chuán jiǎng mù zhuāng
(____)(____)(____) (____) (____)
shù shāo méi mao gǔ tǎ mù bù xiá jiē
(____) (____) (____) (____)
7、在括号里注明运用的修辞方法。
1.高梁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________)
2.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________)
3.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要说:“谢谢!”当妨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对不起!”当别人向自己道歉的时候,我们应该回答:“没关系。”(________)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_____)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________)
8、(1)把诗文补充完整。
走进经典: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梁启超用“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表达对少年中国与天齐寿的祝福和对中国少年与国家共命运的呼唤。“由俭入奢易,______”提醒我们要自觉保持简朴;“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警示我们对待学习要实事求是。“______,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以动衬静写出了月夜的静谧。
(2)从加点的诗句中自选一句,想象景物的动静之美,用生动的语言把画面写具体:_________
9、课内精彩片段回放
圆明园的毁灭(选段)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hóng)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____) 珍贵——(____)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的作用。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4】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慈母情深》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⑦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⑧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⑨“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⑩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碌——__________ 羞愧——__________
【2】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段是“我”灵魂深处震撼之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那么,你从中能读出“我”的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 拔)水军弓弩(nú nǔ)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缓 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 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到雾散时,诸葛亮下令返回。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chén chéng)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yú yǔ)派来搬箭的五百个军士已经等在江边了。每条船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大吃一惊,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和读音并打“√”。
【2】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用“○”圈出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字词。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并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漫:①水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满,遍,到处都是;④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
漫步( ) 河水漫出河床( )
大雾漫天( ) 大水漫过桥面( )
【5】“神机妙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7】根据文章内容,用四字词语概括人物特点。
(1)诸葛亮:__________ (2)周瑜:___________
(2)鲁肃:____________ (4)曹操: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浣 熊
材料一:①这是小浣熊们的第一次外出,也是他们在野外生存的第一课,学习的方法主要是观摩。
②你有没有见过浣熊捕食呢?他们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水边站好,然后将两只前爪伸入水中,用灵敏的手指去摸索淤泥里的青蛙、小鱼和螃蟹等生物,但两只眼睛却在密切地注视着四下里的动静,既是为了防止敌人偷袭,同时也是在寻找其他机会。这就是浣熊妈妈今天示范的内容,不过孩子们似乎更关心妈妈抓到了什么好吃的,胜过注意她是怎么抓到的。
③小浣熊们一股脑儿地挤到了岸边上,想凑近点儿好看个清楚,同时自己也想体验一把。看哪!他们把小爪子伸进水里的动作是多么自然,仿佛以前做过一样。小家伙们觉得泥沙从指缝里溜走的感觉简直太奇妙了,既有点像丝绸拂过,又有点像泥鳅在游动。天生的本能让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无师自通。一只小浣熊最先捉到了一只蝌蚪,他想都没想就把手里的东西都一口塞进了嘴里,结果自然是吃了满嘴的泥沙,呛得他立刻全都吐了出来,连同里面的蝌蚪。浣熊妈妈一把抓起了正在翻肚皮的蝌蚪,认真地在清澈的溪水里涮了涮,这才递给儿子吃。
材料二:①浣熊体型较小,体长约40到70厘米。标志性的特征是眼睛周围有一圈深色皮毛。因其常在河边捕食鱼类并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
②浣熊是“游泳健将”,喜欢栖息在靠近河流、湖泊或池塘的树林中。白天它们大多在树上休息,晚上出来活动。
③浣熊是食肉类动物,但偏于杂食,喜欢容易捕获的猎物,特别是鱼、两栖动物和鸟蛋。浣熊的爪子非常灵敏,上面的触觉细胞相当丰富,在与水接触后,爪子上的适应感受器的灵敏度提高了,浣熊可以依靠爪子测量食物的重量、尺寸、材质以及温度。
【1】根据阅读材料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浣熊上的野外生存第一课是捕食。(______)
(2)浣熊捕食时眼睛四下看有防止敌人偷袭的作用。(______)
(3)浣熊很擅长游泳。(______)
(4)浣熊是食肉目动物,只吃肉。(______)
【2】请用“~~~”划出浣熊名称由来的句子。
【3】根据材料一补充浣熊捕食的过程填在()里。
在水边站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享用食物
【4】读材料一第③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在材料二中找出能解释这个现象的句子,并用“____”划出。
【5】材料二第①自然段划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我会用“作比较”改写这个句子:_________。
【6】从内容和表达上进行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异同?填写下图。
不同点: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
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②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③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④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⑤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母亲四个“立刻”的动作中,可以体会到 ____ 。“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表现母亲 _____ 。
【2】“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
【3】母亲节到了,小强打算给母亲送张贺卡,可是平时母亲爱责骂小强,如果你是小强,你打算在上面写什么?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
14、阅读。
太阳能飞机
①近日,一架来自瑞士的奇怪飞机引起了国人的持续关注。这架名为“阳光动力”2号的飞机,其翼展达72米,但重量仅有2.3吨,狭小的机舱只能容纳一名飞行员。单看这些数据指标,“阳光动力”2号简直不值一提,但这架飞机却有个绝活——不需要传统燃料,因为它是一架太阳能飞机。
②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辐射的光能为动力的飞机。与常规飞行器相比,太阳能飞机由于不需传统的石化燃料,因此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通常在白天爬升至平流层20千米至30千米的高度,将太阳能最大限度地转存到储能电池中,夜晚则逐渐降至15千米至18千米的高度,低速、半滑翔飞行。太阳能飞机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它一次飞行可长达数月乃至数年。同时,由于太阳能飞机以太阳能为动力,故其燃油,维护和维修费用基本为零。
③与常规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相比,太阳能提供的能量却十分有限。以“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例,其机身太阳能电池面积达270平方米,但全部功率只有50千瓦左右,仅相当于一辆排气量为1.0升的小汽车。同时,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还比较低。由于这些限制,太阳能飞机的巡航速度普遍较慢,一般只能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
④任何新技术的实用化都充满了无穷潜力,太阳能飞机也是如此。我们相信,只要在未来突破制约其发展的一些技术障碍,这种新能源飞行器必然会在应用中大放异彩。
【1】短文第②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列数字
B.列数字 作比较
C.举例子 作比较
D.打比方 举例子
【2】下列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阳光动力”2号是太阳能飞机,不需要传统燃料。
B.以太阳能为动力的飞机,燃油、维护和维修费用为零。
C.太阳能飞机的巡航速度一般只能达到每小时几十公里。
D.太阳能飞机的实用化在未来必将充满无穷潜力。
【3】以下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全面的一项是( )
A.介绍了太阳能飞机的由来和样子。
B.介绍了太阳能飞机的由来和缺陷。
C.介绍了太阳能飞机的优势和缺陷。
D.介绍了太阳能飞机的优势、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4】“这架名为‘阳光动力2号’的飞机,其翼展达72米,但重量仅有2.3吨,狭小的机舱只能容纳一名飞行员。”这句话中的“仅”“只”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中告诉我们导致太阳能飞机的巡航速度普遍较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叙事性作品,完成完成习题。(14 分)
丰收的秘密
那年我第一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未过,奖学金也与我失之交臂。我觉得自己的天空一片灰暗。回到家,我始终没能摆脱这种情绪的折磨,整日闷闷不乐。父亲知道后说,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接着,父亲和我谈起了小时候种玉米的事。
那时,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很穷,种的庄稼都食不果腹,只有咱家尚可温饱,还经常接济邻居。为啥?因为那时候种的玉米种子不像现在的种子都是高产种子,大都质量不好,就那还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呢。一般每家一亩地只留10斤,而咱家都是留20至25斤。人家一个坑里丢一粒玉米,咱家一个坑放两三粒。人家的庄稼稀稀疏疏有的还发育不良,而咱家的就算有一粒种子没发芽或发了芽没结果,但还有很多种子长势很好,因而咱家的产量最高。
稍稍一顿,父亲又道:“记住,这就是丰收的第一个秘密。”
从那以后,我学英语,参加演讲、运动会、歌咏比赛,虽然还会经常遭遇失败,但是总有一颗“种子”结果,我变得坦然多了。对了,我还写稿。当然了,最初的杳无音信让我也有些沮丧,渐渐的,我开始收到通过初审、二审的信。最让我高兴的是,我投出去石沉大海的稿件被采用了,在某天突然收到样刊,生活一下子充满了梦想与惊喜。大学四年,我过得充实而忙碌,收获也颇丰,证书十几个,稿费单好几十张。后来我又考研了,报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这边分数还没下来,我已经开始找工作了。几个大报社都想要我,这时我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鱼和熊掌,舍谁取谁?这让我很是踌躇。
我又一次询问父亲。父亲说,等到玉米长到齐胸高的时候,就要把每个坑里生长两三棵的玉米,挑一棵最好的留下,其余的统统拔去,以使那个长势最好的获得充足的营养。至于哪棵长得最好,得好好问问自己,这毕竟是自己的庄稼。
这就是丰收的第二个秘密。
后来,我还是去了北京,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经常写作,短短三年,便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毕业后,我又回到了母校,28岁已经是讲师了。我的专业是经济地理,却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
我现在常给学生们讲这个故事。我不断意味深长重复着这样两句话:“多多播种梦想吧,那样在一些梦想破灭后,我们才能依然从容淡定,笑对人生;也要学会删除梦想的枝叶,那样我们才能专注,才能活得精彩!”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词语意思。
(1)失之交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杳无音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填空。
(1)父亲告诉我,“丰收的秘密”在于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鱼和熊掌”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鱼”是指____________ ,“熊掌”是指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如果只抬头盯住自己头顶的那一小块四方的天空,那么天空有点儿乌云,你的世界就暗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学的是经济地理,为什么能经常去文学院教写作课呢?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被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开始织网,到凌晨四点停止工作。看来它们的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70次,呼吸20次。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而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的时候,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因此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壮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习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 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 不按时吃饭,人体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 科学家认为,“生物钟”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到夜里十一二点才睡觉,请你结合短文内容给她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后来,我计划举办一次大型时装展,但在离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时候,缝纫(rèn rènɡ)姑娘们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bō bó)下,跑光了。这回该从哪儿找到一条出路呢 看来 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 不然 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对呀 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出呢
时装展如期开幕。这真是一个与(yú yǔ)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 )我们展出的时装不是成衣,( )从中仍然可以看出这些时装缝成后的颜色和(式 试)样。这次展览,激发了顾客的兴趣,前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2分)
(2)在文中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1分)
(4)文中第二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
A、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B、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C、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5)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由原来的开不成时装展到时装展获得成功,你想到了什么?(3分)
1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不应该忘记圆明园曾有的辉煌和被侵略者付之一炬所造成的永久伤痛。请你读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王英琦《圆明园的毁灭》
材料二
有人说:“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据统计,中国流失国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全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英博物馆。馆内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但这还只是官方数据。有研究学者称,实际上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很可能超过二十万件。但由于文物的来源太有争议,以至于他们不得不藏匿真实的数据……不少中国游客刚到这里,初见这些珍品,心里都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但随着参观的深入,这份自豪又被震惊与悲愤击中……
——节选自知乎网站《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
材料三
流失之殇(shāng),感同身受。世界舞台上,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加入相关国际公约。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
——节选自圆明园遗址公园官方网站《7根圆明园石柱万里归家记》
【1】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写到“不少中国游客刚到这里,初见这些珍品,心里都会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但随着参观的深入,这份自豪又被震惊与悲愤击中……”对这句话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自豪”是因为我们的祖国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
B.“中国最好的文物不在故宫,而在大英博物馆。”所以参观者会感到“震惊”。
C.中国如此多珍贵文物遭侵略者掠夺,所以参观者会感到“悲愤”。
D.大英博物馆里也在展览中国的文物,所以参观者会感到“自豪”。
【3】材料二、三中画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中材料二的数字说明了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父爱无言
我有个在一家客运公司当售票员的朋友,他总是向我大倒苦水,喋喋不休地抱怨父亲不关心、不疼爱他,总对他不冷不热的,两个人在一起半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因此,他与父亲的关系很僵,他从来都不愿主动搭理父亲,更别说喊他一声爸爸了。
在一个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傍晚,朋友的父亲接到一个熟人打来的电话,“一个小时前,你儿子公司的一辆客车坠下了鹰子岩处的山崖,死了二十多人,不知你儿子是否也在车上……”熟人的话还没有说完,朋友父亲紧紧握在手中的话筒突然就掉到了桌子上,他的身子猛地晃了一下,差点儿倒在地上。他呆呆地扶着冰冷的墙壁站立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他来不及跟家里其他人打一声招呼,匆匆推了一辆破自行车,就拼命地向出事地点骑去……
雪花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路上又硬又滑。自行车被摔坏了,脸被摔青了,鞋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弄丢了一只,脚被尖利的山石划得鲜血淋漓,血滴在雪地上,仿佛朵朵怒放的梅花,凄美动人。他花了三个多小时才跌跌撞撞地赶到二十里外的出事地点。他一边急切地呼唤着儿子的名字,一边颤颤巍巍地翻看着那一具具惨不忍睹的死尸。
这时,儿子也赶来了,他是被单位委派来这里协助处理事故的。寒风正在毫无顾忌地肆虐着,雪落无声,父亲的头顶一片雪白。那一刻,父亲单薄、苍老的身影变得那么模糊而清晰,就仿佛是雪地中一座冰冻的雕塑,但却像烙铁一样烧痛了儿子的眼睛。他的眼角有些湿润,声音有点儿抖地喊道:“爸,别找啦,我在这里好好的呢!”
父亲一下子呆了。他停止了找寻,连话都说不出一句。过了好半天,他才恢复了神志似的,摇晃着走到儿子的面前,定定地看着儿子,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他那沧桑的脸颊流了下来,掉在衣服上,掉在雪地上。
儿子噙着泪问:“爸,你没事吧?”
父亲摇了摇头,努力地从冻得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个笑来,喃喃地说道:“你没事……没事就好!”
“爸!”儿子重重地跪了下去,抱着父亲的腿哭了…… (有删改)
【1】用横线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
【2】“雪花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路上又硬又滑。”这句话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父亲是颤颤巍巍地翻看死尸?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了好半天,他才恢复了神志似的,摇晃着走到儿子的面前,定定地看着儿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填空。
(1)刘伯承在手术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往事涌上奶奶的心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关联词语将下列句子分别合成一句话。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太阳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太阳。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先读句子,体会句子的特点,再仿写具有这样特点的句子。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____________
(2)整个胡夫金字塔相当于50层楼高,塔基面积有126个篮球场那么大。
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题目:一次难忘的___________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难忘的经历。这些经历,有的让我们伤心难过,有的令我们激动不已,有的让我们记忆犹新,有的令我们心惊胆战……请你选择其中一次难忘的经历写下来,要求:把过程写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