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烟花三月下扬州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七夕今宵看碧霄 ⑤月落乌啼霜满天 ⑥千山鸟飞绝
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2、唐僧师徒取经路上多灾多难,拿到有字真经时,已经经历了( )
A.72难
B.80难
C.108难
D.81难
3、(可多选)“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中的“临”,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盛气临人
B.临危不惧
C.兵临城下
D.居高临下
4、将下面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 )实感 呕心( )( ) ( )( )惚惚
畏( )畏( ) ( )( )积虑 不( )计( )
(1)陈老师为了将教育事业( ),退休以后仍然从事教育研究工作。
(2)我昨晚没有休息好,今天早晨感觉( )。
5、比一比,再组词。
畔(_______) 娱(_____) 噪(_______) 沮(_____)
伴(_______) 误(_____) 燥(_______) 阻(_____)
6、感知内容
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美国作家________在他八九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得到了父母_____的评价,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 )( )主 ( )( )大醉 风尘( )( )
斗( )星( ) ( )( )不见
8、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
(《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3.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4.《凡卡》是一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
5.《对岸》和《职业》的作者都是________诗人__________,两文均选自《__________》
9、阅读。
①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②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③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
④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⑤孩子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哀伤。
⑥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⑦“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⑧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⑨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⑩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 )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⑪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⑫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请给文章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下列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1)言辞诚恳,情意深长。______
(2)完全说出(心里的话)。______
(3)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______
【3】根据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4】结合语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哀伤——______ 诧异——______
【5】为什么老人说这礼物是最珍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的妈妈给过你哪些礼物?妈妈给你这样的礼物有什么用意呢?请仿照第⑩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段话。(至少写两种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松 鼠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③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④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叫声。
⑤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⑥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总是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惹人喜爱——( ) 敏捷——( ) 平常——( )光秃秃——( )
【2】第④段主要从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来说明松鼠的特点。
【3】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______”、 “______”、“ ____”等词的使用中,可看出第⑤段划线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
【5】“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这段文字介绍了松鼠储藏食物的习惯、方法,如果把这段文字放到《松鼠》第③段的最后(紧接在松鼠饮食习惯后面),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
①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都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颈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小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②美国细胞学家海弗利克发现,人体细胞从第1次分裂开始算起。毕生只能分裂50次左右,此后便衰老死亡。为什么癌细胞与生殖细胞可无止境地分裂下去?海弗利克认为, 这是因为正常体细胞之间紧密联结,闭关自守,缺乏遗传信息的交换,而癌细胞恰恰相反,它能与病毒或其他生命物质发生信息交换,从而使自身生命不息。这也许是永生的奥秘吧。
③如果我们将癌细胞或生殖细胞永生的机理弄清楚,并应用于人类,岂不是也可让我 们的体细胞获得永生吗?如果体细胞也与外界进行遗传信息交换,是否也可无限期分裂而长生不老呢?有一位细胞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 (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结合),促进了遗传信息的交换,使神经细胞分裂了100次尚未衰老,依然生机蓬勃。
1.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把这几段文字说明的中心内容写在下面。如果你觉得十分困难, 可以仔细阅读文章,或许你会从某个语句中受到启发,答好这道题。
2.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3.选文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如果你感到回答困难,就从作者看问题的态度方面想一想,你会找到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
4.用—句话概括第①自然段中所举事例的内容。作者列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
5.第③自然段中列举了一个将哺乳动物的神经细胞移植到金鱼卵细胞中的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如何?你怎样评价这个实验的价值?
12、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爱慕—( ) 分辨—( )
可贵—( )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___。
【3】这段话写出了( )。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4】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____、____这些水果相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5】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
13、课外拓展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作文,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文章,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贫乏 缺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 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 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 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要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句、好的描写。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要能够背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总是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同时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读短文,画去括号中错误的字词。
【2】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费了好大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读光想还不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具体说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5】根据徐特立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请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14、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年 龄
历史老师说,您的年龄最大,
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语文老师说,您非常年轻,
正焕发出火红的青春。
从方志敏伯伯的遗著里,
我见到您苍老、忧愁的皱纹;
在今天的山山水水中,
我却看见了您青春的笑容……
啊!妈妈,
您当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只要沐浴着阳光、雨露,
就会越活越年轻!
【1】理解词语的意思。
德高望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沐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方志敏伯伯一样的烈士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说的“苍老,忧愁”的皱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的笑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祖国会越来越年轻?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空城计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憋,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座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日:“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日:“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日:“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日:“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日:“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1】结合语境,写出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笑容可掬:______
骇然:______
【2】这篇文章的情节可以分为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1)起因(第①段):司马懿兵临西城。
(2)发展(第②段):______
(3)高潮(第③④段):______
(4)结局(第⑤⑥段):______
【3】孔明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用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
(1)不弃城逃走的原因:______
(2)敢使用空城计的原因:______
【4】文中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分析第⑤段中的“抚掌而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快乐阅读。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中第3自然段中的第一句是( )
A.中心句
B.总结句
C.过渡句
【2】这几段话写出了太阳的三个特点,正确的是( )
A.远、大、高
B.发光、发热、太远
C.远、大、热
【3】“其实”一词与第2自然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
A.觉得
B.实际上
C.抵得
【4】下面说明方法不是第2自然段中运用的有(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5】课文开头引用了一个古老的传说,这样写是为了( )
A.说明太阳本身很大
B.说明太阳很热
C.说明古人的箭法很好
D.引起下文,提出太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的问题
17、课内阅读。
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跨,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给这个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________;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________作比较,说明鲸的________。
18、快乐阅读(11=3+4+4)。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 )苏醒——( )温暖——(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小妹受伤了,( )她住进了医院。
②( )护士有时间,她( )会守在女孩病床前
③( )小女孩听到妈妈的声音,也许她( )会醒过来。
④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 )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 )要看她的造化。
(3)护士为女孩做了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褐藻门
在藻类植物中,褐藻门植物的进化程度比较高,其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胡萝ト素、墨角藻黄素、叶黄素等物质。由于所含色素比例的不同,褐藻门植物的藻体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一般是黄褐色或者深褐色。褐藻门植物储存的养分主要是海带多糖(又叫作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这两种物质常常被当作工业原料。其中,褐藻胶在纺织、造纸、橡胶、医药、食品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用途。
褐藻门的植物体有着多种形状,如丝状、叶状、树枝状等,而且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些种类的长度仅仅是几百微米,而有些种类长达几十米,虽然它们长短不同,但都是多细胞个体,根本不存在单细胞个体或者群体。褐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褐藻门植物中最常见的是裙带菜和海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裙带菜,它是温带性海藻,可以承受比较高的温度,大部分生长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属于经济海藻。由于它的形状类似于古代女子的裙带,所以被叫作裙带菜。裙带菜的孢子体是黄褐色的,由固着器、叶柄、叶片三个部分组成。它的结构类似于海带,而且与海带的生活史很相似,同样是世代交替,但孢子体的生长时间要比海带短一些。裙带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有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还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物质,而且它的蛋白质含量要远远高于海带。此外,裙带菜还能够用来提取褐藻酸。
在褐藻门植物中,由于海带的体形比较大、营养价值高,所以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海带的表面很光滑,长度大约两三米,人工养殖能够长到五米到八米。海带的颜色是褐色,形状是长带状,由固着器、柄部、叶片三个部分组成。固着器表现出假根状,柄部是圆柱形的,又粗又短,而且上部要比下部宽大一些,上部连接着长带状的叶片,生活中我们所食用的就是它的叶片。叶片中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线,中间是中带部,厚度大约是几毫米,中带部的两端比较薄,而且带有褶皱。海带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价值也很高,从海带里面提取出来的碘和褐藻酸可以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多个行业。而且,海带中碘的含量非常高,虽然碘在人体中的比例很小,但对健康有着重要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当人体缺乏碘元素之后,便会出现甲状腺肿大,只要多吃一些海带就能预防这种疾病,而且吃海带还能够预防动脉硬化,降低人体中胆固醇、脂肪的含量。(选自布封的《自然史》,新世界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文本相符的一项是( )
A.褐藻门植物储存的养分主要是褐藻淀粉和甘露醇。
B.在藻类植物中,褐藻门植物的进化程度比较低。
C.褐藻门植物细胞内只含有叶绿素、胡萝ト素、墨角藻黄素、叶黄素。
D.褐藻门植物所含色素比例不同,藻体却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2】“褐藻门的植物体有着多种形状,如丝状、叶状、树枝状等,而且长短有着很大的差别,有些种类的长度仅仅是几百微米,而有些种类长达几十米”,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B.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C.分类别 列数字 打比方 D.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3】关于海带的营养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带中碘的含量不高。
B.吃海带不能预防动脉硬化。
C.吃海带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D.海带的营养价值不高,食用价值很高。
【4】关于裙带菜和海带,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裙带菜和海带的结构完全相同。
B.裙带菜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海带。
C.它们都生长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D.裙带菜孢子体的生长时间要比海带长一些。
【5】“褐藻门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三种”,句中“主要”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的爸爸身体肥胖,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小明建议他多吃海带,你认为对吗?请联系文本阐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词句段运用。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讲台上,一向胆小的小英,这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写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太阳出来了,竹林绿色的缝隙中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竹叶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向我点头微笑。
A.放学后的校园 B.群鸟飞过湖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照样子,选择一个情景,用上人物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内心。)
收到生日礼物 焦急地等车 久别重逢 台上领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下列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根据提示,写一写自己类似的体验。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的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句子。
(1)我是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看病还用学吗?
改成陈述句:
23、习作表达。
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了基本的说明方法。下面请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完成一次成功的习作吧!
写作宝典:要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自拟题目,字数450左右。书写规范,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