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 )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 ),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 ),那么( )……
A.精致 亲切 难忘 破旧
B.亲切 难忘 破旧 精致
C.破旧 精致 亲切 难忘
D.难忘 破旧 精致 亲切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旖(yí)旎 污秽(huì) 神机妙算 踉跄
B.操纵(zònɡ) 妒忌(jì) 摩拳擦掌 发怔
C.迸(bōnɡ)裂 踌(chóu)躇 极目远眺 祈祷
D.拴(shuān)住 揩(kāi)泪 豆寇年华 慈详
3、下列都有一项加点字词的解释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
【1】( )
A.默而知之(记住)
B.震耳欲聋(将要)
C.不可计数(计算)
D.漫浪诵读(浪漫)
【2】( )
A.天戴其苍(苍天)
B.干将发硎(磨刀石)
C.众星拱月(拱形)
D.万马齐喑(沉默)
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______,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_______。
(2)《落花生》一文中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它们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3)在《蝉》一诗中,作者描写蝉高洁形象的句子是“_____ ,____ ” 。
5、名句积累。
1.一日无书, 。(陈寿)
2.读书破万卷, 。(杜甫)
3.黑发不知 ,白首方悔 。(颜真卿)
4.读书有三到,谓 、眼到、 。(朱熹)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 。(刘向)
6. 天宇旷, 故乡情。(张九龄)
7. 终日行, 久不至。(杜甫)
8.落叶 ,寒灯 。(马戴)
9. 有情应识我, 相见在他乡。(袁枚)
10.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 ?(卢纶)
11.江南几度 ,人在天涯 。(刘著)
12.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夏天:清江一曲 ,长夏江村 。
连雨不知 ,一晴方觉 。
秋天:银烛秋光冷画屏, 。
停车坐爱枫林晚, 。
冬季:不知近水 ,疑是经冬 。
邯郸驿里 ,抱膝灯前 。
13.世上无难事, 。
14.欲要看究竟,处处 。
15.虚心万事能成,自满 。
16.滴水能把 ,万事功到 。
17.宝剑锋从磨砺出,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看”的词语。
1.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______)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2.那本小说我只(______)了一遍,还想再细读。
3.我怀着崇敬的心情(______)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4.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______)着如画的美景,真是心旷神怡。
5.我们(______)着这些先烈的遗像,心中升起一股敬意。
6.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______)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7.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日子,来(______)的人络绎不绝。
7、给形近字组词。
址( ) 悔( )诵( )限( )衰( )琐( )
耻( ) 诲( )通( )狠( )哀( )锁( )
8、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____,____,____,____,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收获”在词典里有两种意思:A.取得成熟的农作物;B.比喻心得、战果等。句中“收获”的意思是____(填序号),我能用另外一种意思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中的____(填词语)表现出了“我们”收获花生时的惊喜,它的近义词是____,我能用它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比阅读
片段一:
①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片段二: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然而,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怎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面的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以上两个片段虽然写的都是物,但体裁不同。
片段一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片段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介绍了与太阳有关的知识。
【2】片段一①自然段用_________的修辞,赞美了白鹭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②自然段用_________的修辞,突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片段二在介绍太阳时,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把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特点说得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请将片段一第一自然段改成说明性文字。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延伸阅读
引路人
①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跟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这时我才发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手搀扶着他向前走去。
②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移开了,也不放回原处。”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你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我搀扶他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去摸手绢。
③这时,我的心猛一震,赶紧拿出自己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我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④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填空。
(1)阅读本文我大约用了_______分钟。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几句话中,哪一句最能确切地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括号里打“√”。
(1)文章赞扬了“我”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品质。( )
(2)文章赞扬了盲人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
(3)文章赞扬了盲人时时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心灵,表明了“我”要向盲人学习的决心。( )
【3】你怎样理解文章末尾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贵的蛋是“笨蛋”
①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②在三年级(1)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常(取悦 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似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
③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④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⑤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 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 因为大家都叫人笨蛋!”
⑥同学们笑了,老师却没有笑,她过去轻拍阿瓜的脑瓜说:“是的,你最贵!”
⑦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有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位踽踽(jú)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 哀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座装了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另一个人而作罢。
⑧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用老虎钳子在拆掉铁篮子……
⑨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多么笨的孩子啊,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画出。
(2)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A.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很不清楚。( )
B.孤零零地独自走路,形容非常孤独。( )
(3)短文讲了阿瓜的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文的“阿瓜”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句话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13、课外阅读提升。
卢沟桥的沉思(节选)
我不由想起刚上桥时北京朋友的介绍,想寻找当年那场战争的遗址。其实,对于每一个遗址或景点,称谓只是一种符号,无关紧要。但我相信,上卢沟桥的人大多不是来观赏什么风景的,而是奔着卢沟桥的坎坷经历来的。我宁可这样想,因为这样想更能道出我来这儿的目的和理由。
此时此刻,我依稀看见一群全副武装的中国人飞越桥墩向我走来,他们是那么高大,那么威武,那么英姿飒爽,我像一个虔(qián)诚的信徒拜谒神灵似的仰视他们。张自忠、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们来了。当年,他们无怨无悔地将滚烫的鲜血洒在祖国的土地上,拿年轻的生命,换取一方水土的和平与安宁……我似乎听见他们在说,侵略者只能烧焦我们的棉衣、头发、皮肉,洞穿我们的胸膛,但烧不毁存在于华夏子孙身上( )的精神,动摇不了中华民族( )的必胜信念!
不知怎么,我的血液犹如这桥下的流水自然萌动,开始沸腾起来。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血与血的撞击会产生如此强有力的冲击波。我仿佛不是我自己了。我就是那荡气回肠的《义勇军进行曲》,带着正义去扫视满目狼藉的战场;我就是徐悲鸿笔下那奋蹄嘶鸣的烈马,凭着一身胆略去直面在血与火中逞强的狼烟;我就是那钢铁铸造成的桥,纵使桥面被炸了,依然保持巍然屹立的姿势……
【1】文中两个括号里应填的词语分别是(____)和(____)。
A.坚定不移 B.宁死不屈
【2】从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约——(____) 英姿焕发——(____)
拜见——(____) 义无反顾——(____)
【3】“我”来卢沟桥的目的是( )
A.观赏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B.缅怀卢沟桥的历史,凭吊抗日英雄。
【4】“我像一个虔诚的信徒拜谒神灵似的仰视他们”,意思是( )
A.抗日英雄们高大、威武。
B.“我”对这些抗日英雄们怀着敬仰之情。
【5】最后一段表明了( )
A.卢沟桥的历史激励人们发扬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
B.看了卢沟桥后“我”很兴奋。
14、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读画横线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1)此句属于______(动态/静态)描写。
(2)“这情景”指的是( )
A.明亮的黑夜。
B.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C.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D.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2】选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冬天,作者明明喜欢早晨,为什么还要写中午呢?
__________________
15、类文阅读
为什么要爱国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的民族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天然的、血缘上的爱国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即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无论哪个民族①都是如此,一概不能例外。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②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伴随终身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的第一个理由,天然的无可争辩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关心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国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益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她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唾弃。
【1】(理解词语)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换成四字词语。
(1)①处画线句可以用(____)这个词语替换。
A.概莫能外 B.一概而论 C.气概不凡 D.以偏概全
(2)②处画线句可以用(____)这个词语替换。
A.含沙射影 B.如影随形 C.刀光剑影 D.形单影只
【2】(品析词句)读文中画“﹏﹏”的句子,结合下面的资料,完成练习。
《可爱的中国》的写作背景:1935年5月2日,当时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还没爆发,但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已使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而此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边奉行不抵抗政策,一边仍在大规模围剿共产党人。方志敏在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总司令,但在行军的路上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落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手中。《可爱的中国》就是方志敏被捕后在监狱中写下的。
(1)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中的“母亲”指(____),“四万万的孩子”指(____)。
A.中国 B.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C.中国人民 D.国民党反动派
(2)结合资料,理解“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这句话中蕴含的情感,下列描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
A.表达了对日本帝国主义肆意占领中国领土、欺侮中国人民的痛恨与愤怒。
B.表达了对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残酷围剿共产党人的愤怒与控诉。
C.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祖国母亲遭受苦难和中国人民遭受蹂躏的悲痛与愤怒。
D.祖国母亲痛恨孩子不争气,不能为自己增光添彩。
【3】(信息提取)短文告诉我们爱国的两个理由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个性感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运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人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茵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选自互联网有刪改)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应该是( )
A. 有用的细菌 B. 细菌发电站 C.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__________。
【3】结合全文思考利用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分三点概括。(每点不超过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而句子中对数字词所起作用的阐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效率很高) (_______)
(2)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潜力不多)(_______)
(3)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需要的细菌培养液很多)(_______)
17、阅读理解
最好的消息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德·温森多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
有一次温森多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资金。祝可怜的孩子早点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前一周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说有这么一回事,又问:“到底怎么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1)为什么温森多说自己得到了这一周来最好的消息?
(2)你觉得温森多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18、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按要求完成。
必读书目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 ,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 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 ,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 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 ,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1】以上片段选自______国______的《______》
【2】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动作,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3】蝉的歌唱源于它什么样的身体构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首关于蝉的诗,它是______朝______写的。其中赞美高洁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刮骨疗伤》节选,完成练习。
关羽决心攻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大家见关羽箭伤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关羽问华佗怎样治法,华佗说:“ 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环,把你的胳膊套入环中,用绳子捆紧,再盖住你的眼睛,给你开刀治疗。”关羽笑着说:“ 不用捆。”然后吩咐设宴招待华佗。关羽喝了几杯酒就与人下棋,同时把右臂伸给华佗,并说:“ 随你治吧,我不害怕。”华佗切开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再看关羽,边喝酒,边下棋,谈笑风生。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 我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从前一样。华佗先生,你真是神医呀!”华佗说:“ 我行医以来,从没见像你这样了不起的人,将军乃神人也。”
【1】选文运用了( )等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关羽的形象。(多选,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对“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场的人看到关羽的手臂被切开,而且流了那么多血,被吓坏了。
B.在场的人被华佗割开关羽皮肉刮骨的过程吓坏了。
C.在场的人的反应与关羽的从容淡定形成对比,衬托出关羽钢铁般的意志。
D.在场的人胆小如鼠,看到血吓坏了。
【3】选文三次写关羽的“笑”,联系上下文,将正确理解的序号选入横线上。
A.释然、开心、轻松 B.转移注意,镇定自若 C.勇敢与淡定
(1)关羽笑着说:“ 不用捆。” ____________
(2)边下棋,谈笑风生。______________
(3)骨上的毒刮完了,关羽笑着站起来……_____________
【4】《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关羽被华佗称为“神人”。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改为“把”字句:过去的日子被微风吹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小屋里射进斜斜的两三方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陈述句: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转述句。
小白蛇对海力布说:“动物说了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结合东东拍摄的金佛山画面,把句子写具体。
23、半命题作文。
题目:我最喜欢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突出“最”喜欢,说明最喜欢的原因。将其特点介绍出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